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中国抗日战争史上的著名战役,但是,令共产党和八路军始料不及的是,这次战役导致了特别严重的后果。二十多年后的文革期间,还有人因"百团大战"而受到批判。特别是战役的具体组织者聂荣臻,发动"百团大战"成为他搞"晋察冀山头主义"的罪状。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1937年10月,日寇占领娘子关, 11月8日太原失守,国民党军队在华北正面战场的抵抗宣告失败,山西、察哈尔、河北地区陷于混乱状态。八路军9月首战平型关,根据中共中央指示,一一五师一部在聂荣臻率领下,经五台、平山进入阜平县,11月成立晋察冀军区和中共晋察冀省委,并于1938年1月成立晋察冀边区政府。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成为敌后抗战的主力军,边区政府党、政、军、民齐心协力,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创造了抗战史上的奇迹。 山西是侵华日军重要战略物资储备基地,这些物资通过正太路转运至前线。1940年初,彭德怀、聂荣臻、左权等在晋东南就破坏日军运输线等问题展开讨论。有同志提出,应当控制正太路,将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个敌后抗日根据地连接起来,或者对正太路进行大范围破袭。聂荣臻提出,依靠当前力量,完全控制正太路是不现实的,但破坏正太路是可行的。因此,商定大规模破袭正太路。7月22日,八路军总部发布了大举破击正太路战役的预备命令。命令规定晋察冀军区负责破袭正太路石家庄至平定段,袭击重点是娘子关至井陉矿区及其两侧地区。还要求晋察冀军区对其区域内的平汉路、北宁路、津浦路、石德路、沧石路等铁路、公路、桥梁进行破坏,以牵制敌人向正太路的增援。晋察冀军区按照上述任务进行了战前准备。 8月20日晚10点,正太路破袭战发起全线攻击。此后的20多天里,至9月10日第一阶段战役结束,八路军参战部队毙、伤、俘敌伪军九百多人,攻克据点十余处,破坏铁路六十多里,桥梁十八座,缴获大量枪支弹药,正太路全线一度陷于瘫痪。自9月20日开始,正太路破袭战进入第二阶段,核心任务是破击涞源、灵丘境内的公路,并夺取这两座县城,号称"涞灵战役"。第二阶段战役进行了十八天,歼灭日伪军一千一百多名,缴获大量辎重,但在攻克县城等据点中,我军也有较大伤亡。由于两阶段战役给日军沉重打击,日军开始疯狂的"扫荡"报复,第三阶段战役以"扫荡"与"反扫荡"的斗争为主。在边区军民的英勇打击下,至11月底日军开始撤离,正太路破袭战以胜利告终。三个半月之内,整个华北战区军民与敌人进行了一千八百多次战斗,毙伤日伪军两万五千余人,缴获大量武器弹药和其他军用物资,拔除据点两千九百多个,破坏铁路450多公里,正太路中断一个月之久,牵制了日军进攻正面战场的力量,给侵华日军以沉重打击。 战斗胜利了,似乎该是庆贺的时候。但是,这次战役却在胜利的情况下出现了重大失误。除了我军战士伤亡过大外,在取得阶段性战果之后,晋察冀军区错误地根据参战单位的大体数量,在对外宣传中将正太路破袭战宣传为"百团大战"。就是这一头脑发热的错误,暴露了八路军在敌后的实力,导致日本侵略军对敌后抗战力量进行重新研究。同时,也使蒋介石对八路军共产党的力量予以高度警惕。随后,日军调整战略部署,把进攻的主要矛头指向了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从正面战场迅速抽调大量兵力向华北集解,开展了针对抗日根据地的大规模扫荡,对占领区采取残酷的"治安强化运动"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日军的报复使敌后各抗日根据地都遭受到极其严重的破坏,大量军民因此而丧生在日寇铁蹄下。1942年太行区的反"扫荡"斗争中,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牺牲,是抗战期间我军牺牲的最高将领。 "百团大战"的战果显著。但是,其所带来的副面效应也不容忽视。因此,关于战役的正确性一直争论不休。延安整风期间,毛泽东对战役中的错误宣传予以了批评。也有传言说百团大战系聂荣臻在未向中央报告的情况下擅自组织了这次战役。事实是,在战役之前,八路军总部曾向中央打过一个关于两面破袭正太路的报告。对战区内的铁路、公路进行破坏,是游击战的经常性战斗内容,是敌后抗日武装力量的日常工作。对这样的战术问题,中央军委没有理由不同意,更不会乱加干涉。但是,将"正太路破袭战"宣传成"百团大战",使战术问题成为战略问题,军委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无法指示晋察冀军区对宣传问题进行正确把握,从而使敌后形势发生了不可预料的重大变化。 常言说:"百密难免一疏",任何事情都常常会因为一个小小的失误影响全局。正太路破袭战在已取得重大战果的情况下,就因为宣传不当这一失误,严重影响了战役的效果。六十多年过去了,"百团大战"已作为著名战例载入中国抗战史册,我们在看到胜利的同时,也不应忽视它带来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