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师范大学食堂打饭使用文明用语可以享受优惠的做法,在我看来并不值得点赞褒奖。一句小小的文明用语,体现的是国人素质水平的基本要求,竟需要物质的诱使鞭策才说得出口,这对于以礼仪之邦自居的中国人岂不是莫大的讽刺!五千年文明历程的道德礼仪积累,是金钱利益不能衡量的。当道德建设与利益相挂钩时,很可 能会因此弄巧成拙,因为这与道德的本质是相违背的。很多时候,体现我们的道德水平、文明素养的恰恰是我们能够无私地抛却自己的利益,而去奉献给别人;或者,至少也是能够以自然而然的文明言行表达对他人的尊重。试问,以利益金钱为动力建设起来的所谓道德文明是真正的道德吗? "孔融让梨"的故事家喻户晓,而它的价值正在于它蕴含了我们中华民族传统中对于高尚的道德品质的正确认知。故事中的孔融将大的梨让给了兄弟们,他本可以凭小孩的天真无知选择大梨,但他却选择了相让,而这也正是他作为小孩让大人们都会为之汗颜的弥足珍贵的道德闪光点。试想,身为学子的你 我他,能够放弃自己的利益而为别人着想的,有几人欤? 由此可见,道德无价,是不该被金钱利益所左右。所以,该校让特价菜来铺设建设道德之路,是很不可取的。如此建设,培养出来的有"道德"者将自己的利益放在首位,怎么敢称自己是有道德的人,怎么敢说建设了高耸稳固的道德大厦! 即使不是礼仪之邦,道德也应该是任何地方任何人所应具备的基本人格,但从"特价菜"中我们却并不感觉到如此。说出一句文明用语还需与利益好处挂钩,道德素质本质内核体现在哪里?这个事件应该给我们敲响警钟,我们传承的道德文化正在逐渐丢失,而如何正确的重建,发人深思…… 悠久、渊博的历史文化告诉我们,道德无价,它是不能与金钱利益所挂钩的。在利益驱使下建立的道德是不牢固不可靠的,倾覆只不过是一瞬间,在利益之前便显现出来。想方设法进行道德建设是正确的,但无论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如果诱之以利,都是不可取的,因为正是超越了物质的诱惑,道德才成为道德,文明才体现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