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互联网供应链金融模式研究


  张召哲 蒋九 赵静 张梨花 凌端平
  基金项目: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项目"互联网+供应链金融模式在河南省中小企业融资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018GGJS284)
  摘 要: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部分中小企业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但由于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融资难的问题而制约着企业的发展。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使互联网+供应链金融成为互联网金融和供应链金融有效结合成为一种新的融资方式,有效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的问题。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的迅猛发展确实为企业和我国的经济社会带来许多的益处,但同时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与缺陷。本文通过对互联网+供应链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给出降低互联网供应链风险管理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互联网;风险管理
  一、供应链金融的概述
  (一)供应链金融的定义
  供应链金融在我国学术界是指供应链与金融有效结合后衍生而出的一种新型的融资模式。在互联网时代的供应链是指企业在生产销售的过程中供应商连接客户的渠道称之为供应链,而连接供应链与客户之间的渠道不仅是货物的流通,其中还有与资金相关的信息、商业信息等等多方面的信息。通过供应链还能够有效地实现货物从供应商向客户传递的过程中,经专业的企业对货物进行二次加工、包装、定制个性化的运输方式等提高物品的价值,从而增加企业的经济利益。金融则是通过对有效资源进行全面整合的方式以此来提高自身的价值。而供应链金融则是银行或是金融机构通过有业务往来的企业相互联系起来,以核心企业为主真实存在并能够获取一定的经济收益从而为与其相合作的下游企业提供担保,由银行或是金融机构为供应链上的整体所需资金从而为核心企业提供有力的资金作为支持。供应链金融的特点是具有极强的灵活性的融资方式,通过提供相应的资金服务使供应链上的企业都能够获得资金的支持,从而加快了资金的流动。
  (二)供应链金融产生的背景
  1.宏观市场
  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人们对于商品的选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小企业如果想要独自完成商品的研发、设计、生产、推广、销售和配送整个流程,是具有很大的难度。因此各个企业之间为了增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更加注重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同时也包括国际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供应链关系到相互合作的多家不同行业的企業的共同参与,而全球化的思维模式是指同一个产业链中的不同国家的不同行业的企业共同参与到同一个产业的生产,供应链将来的发展结果会是供应链的全球化。
  2.微观背景
  供应链金融具有核心企业与银行或金融机构两大重点要素。由于核心企业在生产经济的过程中其产业结构会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到银行或金融机构对于资金的需求主;另外,在银行与金融机构之间也存在着相当激烈的相互竞争,当银行或是金融机构想要增加市场的竞争力,要对经营模式及业务类型进行创新,不能按照传统的金融模式开展业务。传统的存款、贷款业务已无法适应市场经济及银行或金融机构的未来发展,迫使银行或金融机构必须转型。在这种环境下,供应链金融完全能够迎合银行或金融机构的转型,在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利用企业信誉或商业背景作为资金担保,在降低企业的风险的同时还能得到丰厚的投资回报。
  二、互联网+供应链金融模式
  (一)互联网+供应链的发展
  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互联网供应链金融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和优势。互联网供应链为企业及银行或金融机构搭建电商平台,利用自身的资金和数据信息的优势为企业提供融资,从而实现无缝对接。互联网+供应链的核心企业可以通过共享资源降低企业的风险同时还能够帮助中下游企业提高企业信用。互联网供应链的优势是:一方面利用互联网技术可以公开供应链中企业的运营情况,还能够对有融资需求进行批量处理从而提高处理的效率;另一方面还能够对融资的数据进行实时监控从而降低企业、银行或金融机构的风险。
  (二)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的模式
  互联网+供应链金融模式有两种:第一种是银行或金融机构自己构建电商平台发布金融产品,通过利用互联网技术连接核心企业、上下游企业和物流配送公司的相关数据,以核心企业及项目优势制定风控方案以此形成供应链金融圈。银行及金融机构自建电商金融平台能够通过线上技术手段提高信息的传递速度及传递效率,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加优质的金融服务还能降低融资成本。另外还能够进一步优化银行或金融机构的工作模式,在降低银行或金融机构运营风险的同时还降低了运营成本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银行或金融机构的竞争力。第二种是电子商务平台企业将互联网技术融入到供应链金融行业中。传统电子商务平台利用自身的平台通过积累深挖交易数据,利用对信息流、商流和物流的各种优势,以自有资金或金融机构资金为核心企业的上下流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和各类金融产品。由于电子商务企业的电商平台具有较强的信息和先进的技术,能够保证交易的安全性,对相关数据的监控及风险管理具有较强应对能力,通过与客户系统的对接实现其灵活性。
  三、互联网+供应链金融存在的风险
  (一)缺乏完善的征信体系
  由于我国针对生产经营企业搭建的征信体系还不够完善,金融行业易受国家政策调整和干预,在一定程度上给企业带来风险,尤其是一些中规模较小的中小企业更是如此。由于我国征信体系的不完善,将会影响银行及金融机构对供应链中的企业真实数据的获取,换句说法就是征信体系的不完善无法获取到该企业的任何数据及信息,造成投资方、银行及金融机构有可能要面临无法预知的风险。而对于银行及金融机构来说,在对投资企业的真实情况不了解和不能对企业进行资金监管的情况下,投资者是不会对企业进行任何投资的。因此,缺乏完善的征信体系,容易给投资企业带来一定的险。
  (二)操作失误带来的风险
  由于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的业务均是由网贷平台进行操作处理的,包括资金往来及网络平台系统的维护维修工作,尤其是平台系统的维护升级产生的操作失误将会带来严重的安全风险。大多数的网贷平台的系统维护都交由外包公司进行负责,但与此同时,由于网贷平台系统中储存着众多用户的详细数据和重要资料,网贷平台对信息数据的安全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信息数据的泄露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经营还关系到客户的信息及资金安全。如果由于外包公司员工在进行系统维护的同时因操作失误或是被黑客、病毒的入侵,引发客户信息数据的泄露,将会带来严重的后果,不仅会引发客户资金安全的风险还会因平台的失误追究责任,严重者有可能会面临被停业的风险。
  (三)信用风险
  互联网+供应链金融中由于中下游企业的生产规模较小容易受到市场的影响产生波动。互联网供应链金融模式是由银行或金融机构的资金增加供应链的流动性,但如果中下游企业出现还款困难的问题时,就会对整个供应链的运作产生较大影响。虽然在互联网供应链中有核心企业为中小型企业做担保,但并不能真正解决中小企业还款困难的问题,再加之核心企业也需要确保本企业的正常运行,所以核心企业今后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时会产生一定的顾虑。因此,在互联网+供应链金融模式中应对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及还款能力进行全方位的评估以降低信用风险。
  (四)计算机硬件及系统带来的风险
  互联网+供应链金融需要借助计算机和网络平台开展业务,由于计算机具有超强的数据处理能力,在利用计算机处理业务时能够提高业务效率及业务质量,但是由于计算机的广泛被使用也会给金融业务带来一定的风险。这是由于计算机硬件设施设备容易损坏加之软件也容易被黑客及病毒入侵造成数据的丢失或泄漏,从而给互联网+供应链金融模式带来一定的风险。
  四、互联网+供应链金融风险的应对措施
  (一)增加第三方完善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的相关制度
  互联网+供应链金融模式在我国起步阶段,相应的法律法规及监管制度还不够完善,尤其是在互联网+供应链金融模式下广泛利用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新型的融资手段缺乏相应管理制度及管理标准。银行或金融机构可以利用第三方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第三方公司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在对中小企业提供担保前会对企业的相关信息或是还款能力展开认真仔细的调查,对于企业能力不足的不予提供担保,这样就能够有效地避免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为了能够使供应链正常运营而为中小企业提供但担保而引发的风险。所以说降低互联网+供应链金融风险需要制定相关的制度和监管措施,才能有效地维护企业的利益。
  (二)建立金融信息共享平台
  由于互联网+供应链内上下游中小企业对自己企业的实际财务信息很少对外披露,使得供应链平台无法获取到企业的真实信息和相关数据,这在无形之中增加了企业的信用风险。因此需要建立供应链行业内的信息共享平台,通过共享平台能够实现各个业务环节的公开透明化,还能够对各类交易数据进行实时有效的监督,从而避免违约的风险。
  (三)建立完善的征信管理体系
  建立完善的征信管理体系是目前降低互联网+供应链金融模式的有效途径。我国征信数据集中在中央银行,如果单单依靠央行来收集中小企业的相关数据是不可能实现的。可以通过建立民间征信机构并作为央行的补充,这样有助于完善我国的征信管理体系,凡是在互联网+供应链金融提供担保的均由民间征信机构进行调查,这样所涉及的业务范围将会越来越大,同时还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的风险。
  (四)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
  对于自建网贷平台的企业不仅需要先进的设备更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而互联网+供应链金融模式则是需要大量金融专业与互联网技术人才。在网贷平台的系统中涉及到重要信息和数据的处理时,尽可能地由企业自己搭建自己维护,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因外包公司的操作而泄露重要的信息和数据。对于平台系统后期的维修维护工作由企业的专业人才来操作,还能够节约维修维护的费用。另外,要加强互联网+供应链平台系统工作人员的培训,既能够有效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还能够有效地降低因操作带来的风险。
  参考文獻:
  [1]尚振锋."互联网+"时代的企业供应链管理模式创新[J].产业创新研究,2020(16):31-32.
  [2]林立功.从产业链金融到产业链互联网金融[J].人民周刊,2020(14):94-97.
  [3]郭玺.新形势下供应链金融的财务风险及防范[J].当代会计,2020(13):78-79.
  [4]李泽宁.互联网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J].商场现代化,2020(08):121-122.
  [5]杨农."互联网+供应链金融"行业发展的思考与探索[J].当代金融家,2020(01):119-121.
  [6]董玉鹏.论互联网金融与供应链金融的融合发展[J].时代金融,2019(33):10-11.
  作者简介:张召哲(1982-),男,汉族,陕西省西安市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经济管理;赵静,1982年9月,女,汉族,河南省沈丘市人硕士,高校讲师。研究方向:金融学、经济学;张梨花(1983-),女,汉族,河南省开封市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经济管理;凌端平(1991-),女,汉族,河南省信阳市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金融学;蒋九(1969-),女,汉族,陕西省渭南市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网站目录投稿:恨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