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红楼梦第三十三回主要内容是什么简介


  红楼梦第33回主要内容
  第三十三回 手足耽耽小动唇舌 不肖种种大承笞挞
  宝玉会过雨村回来,听到金钏儿满含冤屈、投井而死的消息,五内俱伤。正茫然不知往何处去的时候,迎面遇见贾政,赶紧垂手而立。贾政正因宝玉会见雨村时谈吐葳蕤而生气,又见他满面愁色,火气便长了三分。恰巧此时忠顺王府派人找宝玉,缉拿逃跑的优伶蒋玉菡。宝玉本想抵赖,但腰间的汗巾子却泄露了他与琪官的私交。此时贾政已气得目瞪口呆。偏偏贾环趁机告诉贾政金钏儿之死是因宝玉强奸未遂所致。贾政至此实在是忍无可忍,于是命人拿来宝玉,打了几十大板。众人劝阻不止,幸亏王夫人赶来将宝玉救下。这种情形,不禁让王夫人想起死去的贾珠;贾政也老泪纵横。而贾母看到宝玉被如此毒打,开始大骂贾政,并要带着宝玉回南京。贾政是个孝子,急忙磕头认罪不止,老太太才稍稍平息了怒气。
  红楼梦第33回解读
  "笞挞"(读chi ta)这个词儿现在已经很少见,这样的事儿,更是极少听说了。但在古代,却是个被常用的刑罚手段。简单说,就是用大板(棍)子轮起来打屁股,以达到惩罚的目的。说是刑罚手段,却不限于"公检法",适用范围远比现在的刑罚广泛的多,"执法者"一直普及到可以是每个家庭的"家长"。
  这个手段还受到一些皇帝的青睐,以至让它"登堂入室",引入金銮宝殿,名曰:廷杖。比如明太祖朱元璋就喜欢这口儿。不妨脑补一下:那些在金殿之上冠冕堂皇,道貌岸然的高官勋贵,分列朝班,正在小心翼翼地汇报工作,却不知道哪件事或者哪句话惹恼了皇帝,忽然就不高兴了,于是一声令下,朝堂之上秒变成了县太爷的"公堂",随着一阵"噼啪"作响、顿时皮开肉绽,哀嚎一片...想想都让人不寒而栗。其实,"笞刑"在古代的肉刑中还是最轻的刑罚。也不知道古人的身心承受能力到底有多强,但封建社会的惨无人道由此也可见一斑。
  这一回也是换个时空,再现了这样一番场景。本回可算是本书继元春省亲之后的又一个高潮。对宝玉来说,也是遭到的一次人生最残酷的打击。这一回虽然篇幅相对较短,而且几乎只写了这一个事儿——宝玉因为什么被他父亲"笞挞",以及被"笞挞"的令人揪心的过程,其间有声有色,波澜起伏,读来如同亲见。
  那么,宝玉为什么被"笞挞"呢?当然是因为他的种种"不肖"行为引起的。也就是在贾政看来,宝玉的种种违背封建纲常礼教的顽劣行为已经让他这个作家长的实在不能再容忍了。
  上回说到,金钏因为被王夫人打了,又被撵出去,不堪耻辱而投井自尽。王夫人为了掩盖自己的责任,采取了诸多弥补措施,最终由金钏的母亲磕头谢恩,而得到"妥善"解决。
  当宝玉奉命会过贾雨村之后,闻听金钏投井的噩耗,顿时只觉得五内摧伤,又被王夫人数落教训了一通,也无话可说。见宝钗进来,才得空出来。一时间心中茫然,低头感叹,漫无目的的走着,连对面来人也没看见,直撞了个满怀。只听那人喝了一声"站住"!宝玉吓了一跳,抬头一看,才知道"冤家路窄",原来是他父亲贾政。不由得倒抽了一口气,垂手站了。贾政说,好端端的,你垂头丧气什么?方才雨村来了要见你,叫了你那么半天才出来,既来了,又没有一点儿挥洒谈吐,这会子又是这样咳声叹气的样子,究竟是怎么回事?宝玉平时虽然口齿伶俐,但这时候因为金钏的事让他无限伤感,所以楞楞的站着,以至贾政说的什么,全都没有听见。贾政见他这个样子,原本没有生气,倒添了三分气。
  这时候,有人来报:忠顺王府里有人来,要见老爷。贾政心里疑惑,平时跟忠顺府没有来往,为什么打发人来?连忙说"快请"——来的人是忠顺府的长史官。
  长(音zhang)史官也叫长府官,是在王府里总管府内事务的人。大约相当于王府"办公厅"的人员吧。来人显然训练有素,说话虽然客气,但开门见山,软中带硬。说,我们府里有个唱小旦的,名叫琪官,有好几天不见了,我们到处去找,没有头绪。听很多人都说,他近来和你们家衔玉的公子来往密切。或者藏在您的府上,或者知道下落,所以有劳老大人帮忙解决一下。
  "琪官",就是在第二十八回中宝玉结识的那个唱小旦的艺人蒋玉菡。他本是忠顺王府中养着的戏子,这种身份,是没有人身自由的。又因为行为举止"甚合老人家(王爷)的心,竟断断少不得此人"。所以,此人失踪,必须得找回来。
  贾政听了这话,不禁又惊又气,急唤宝玉来。宝玉开始还想撒个谎蒙混过关,说不知道琪官是谁,没想到那长史官却说,现有证据,何必抵赖?既然你说不知道这个人,那红汗巾子怎么到了公子的腰里?
  伙伴们或许还记得,在第二十八回中,我们曾说到过,有宝玉与琪官交换汗巾子的重要情节,从本回的侧面描写中,也可以想见自那天之后,二人应该还有更多来往,但汗巾子这事很私密,显然知情者很少。宝玉一听说到这个,就知道瞒不住了,只得争取主动,说出琪官私自购买房舍的事儿。长史官一听,急忙按照这个线索去找人。
  贾政这时候已经气得目瞪口歪了,一面送那长史官,一面回头对宝玉说:"不许动!回来有话问你"——显然是要回来算账的节奏。
  贾政送客回来,忽然看见贾环带着几个小厮乱跑,贾政一声呵斥,吓得贾环"骨软筋酥",忙低头站住。见他父亲满脸怒气,就乘机说,本来没跑,刚才从井边过,淹死了一个丫头,实在可怕,才跑过来了。贾政很惊疑,问是怎么回事儿?又要找贾琏和管事儿的人询问。贾环趁机拉住贾政的袍襟,贴身跪下说,这事没几个人知道。"听我母亲(赵姨娘)告诉我"——因为前天宝玉拉着金钏强奸不遂,打了一顿,金钏就赌气投井死了...
  有个成语叫"虎视眈眈"。在血缘上与宝玉有"手足之情"的贾环,对宝玉的地位也一直就是"虎视眈眈"的,恨不能随时取而代之。我们看到小小年纪的贾环一而再,再而三做这样的恶意加害宝玉的事儿,而且无论是随机应变,还是巧舌如簧,都是要多老练有多老练,其心之恶,简直令人发指。
  可悲的是,贾环以及赵姨娘的如此明显的谗言,贾政竟然丝毫没有想去辨别,而是采取完全相信的态度,也可见贾政颟顸的可以。
  因为罪上加罪,以上这"种种"的"不肖"行为,致使宝玉的这次被追责,显然得算是"数罪并罚"了。贾政心中给他定的罪名包括但不限于:"在外流荡优伶,表赠私物,在家荒疏学业,淫辱母婢"——这里的"流荡",是放荡的意思,"优伶"是戏曲艺人,这里指蒋玉菡;"母婢",就是母亲的丫鬟,这里指的是金钏...
  看来贾政确实是被气得非同小可——听了贾环的话,当时就"面如金纸",随即大喝"快拿宝玉来!" 紧接着一叠声"拿宝玉!拿大棍!拿索子捆上!——一连三个"拿"字,可见之急切。"堵起嘴来,着实打死!"此时的贾政已经接近失去理智,以破釜沉舟的态度,没有审问的打算,也不给申辩的机会,甚至要求把门关上,禁止任何人通风报信。完全就是义无反顾,直接打死的决心。
  可怜的宝玉才刚满十三岁,按现在的标准,还属于未成年人。可惜那个时候没有未成年人保护法。不但没有,相反,在封建宗法观念中,子女是父亲的私有财产,有权任意处置。打残、直至"打死"也都在处置权限之内。
  贾政已经下令,小厮们不敢违拗,只得把宝玉按在凳子上,举起大板子,打了十来下,贾政 嫌打的轻,一脚踢开掌板的,自己夺过来,咬着牙狠命盖(!)了三四十下。众门客看着实在不行了,都过来夺劝,贾政仍然不依不饶...
  王夫人闻讯赶来,苦苦哀求,贾政怒气难消,甚至要用绳子勒死,以绝后患。凤姐与众姐妹也都出来了,看着也只有无可奈何的份儿。
  直到贾母喘吁吁到来,厉声怒斥,并以立即备车马"回南京"相要挟,才得以逼迫贾政罢手。
  宝玉与贾政在思想观念上的冲突,至此是一次集中的大爆发。宝玉的叛逆思想其实只是对现实世界的格格不入,而贾政认为,如果不及时制止,将来有一天会"杀父弑君",所以问题无比严重。这其实并不是贾政的"无限上纲",而是以贾政的思想观念得出的必然结论。然而如果按照正常的逻辑,宝玉所犯的这些过失,大不过是些玩乐行为,充其量不过是有失检点。与"杀父弑君"实在是很难联系起来的。这也正是这对父子思想矛盾不可调和的对立之处。
  贾政不顾一切的下死手教训宝玉,出发点当然是拼命维护"忠孝"的封建秩序。然而,贾母却并没有给予认可,甚至反认为他这样做是"不孝"。也是啊,如果按照"孝"的本义解释,应该包含有"顺应父母意志"的内容,所以,"孝"常与"顺"结合。那么,违背父母的意志,即为"不孝"。而贾母的心思是保护宝玉不受侵害,而贾政恰恰是在破坏这种保护。可见,从表面看,封建的礼教在这里似乎有点儿小矛盾。但贾政心里自有他的理解,叫做:"忠孝不能两全",也就是说,"孝"最终是要服从"忠"的。贾政所做的,首先是在于"忠",也就是忠实维护封建统治秩序,所以,即使不得已牺牲"孝"也是在所不惜的。
  除此以外,我理解回目中的这"不肖种种",还可以有多重含义。虽然在贾政的眼里,宝玉是最"不肖"的子孙,但作者在这里所说"种种"的"不肖"应该也包括贾环,否则,难道只有像贾环这样的卑劣行为才更"肖"不成?
  因贾政"笞挞"宝玉而引起的贾政与贾母母子之间的冲突最终以贾政"苦苦叩求认罪"结束。
  贾母进来看到宝玉挨打不比往日(可见往日也打过),又是心疼,又是生气。抱着哭个不住。大家忙把宝玉抬到贾母的房中。
  这时候,薛姨妈、宝钗、袭人等也都在这里。袭人见众人围着,灌水的灌水,打扇的打扇,自己也插不进手,就出来找宝玉的小厮焙茗问究竟是怎么回事儿?焙茗说偏生我也不在跟前,打到一半的时候才知道,打听到是为琪官和金钏的事儿。袭人问,老爷怎么知道的?焙茗说那琪官的事儿多半是薛大爷吃醋,不知道怎么说出来的,金钏的事儿是三爷说的...
网站目录投稿:尔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