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第一快乐是做到自己认为自己做不到的事,人生第二快乐是做到别人认为自己做不到的事。" 英国《中国季刊》说他是"一个深得人心的英雄"。 美国《纽约时报》说他是"受人欢迎的青年作家"。 2018年3月18日,他因脑癌在台北逝世,享年83岁。 他就是中国台湾著名作家李敖。 "政治李敖""文章李敖""争讼李敖""炼狱李敖"一连串鲜明的标签外,向来狂傲不逊的李敖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身份:父亲李敖! 八十封信 以英文教学的趣事为主 大女儿李文(Hedy Lee)才过两岁时,李敖就被关进了大牢。在子女教育问题上,李敖也不能免俗,害怕李文输在"起跑线"上,即使在牢房中,他也时时刻刻想着要将女儿培养成一个现代超级少女,无论怎样艰难,都要全力以赴。 狱中的李敖于1973年1月24日到1975年11月1日两年间给李文写过很多书信,出狱后,李敖将其集结成《坐牢家爸爸给女儿的八十封信》出版。书的序言里他写道:"我对李文的最大亏欠是我一生麻烦,使她不能跟我住,不能好好教育她。"他还说:"世之有感于父女之情、忧患之书者,必将啼笑以视斯文。" 李敖写给女儿的信每一封都以"亲爱的小文"开头,80封信的内容以英文教学的趣事为主,每一封都有一个主题,"海外人鱼""苍蝇的老婆最多"……所有的信加起来好像一本手写的百科全书。 除了故事外,每封信都是从常见的事物入手,比如狗、猫、蛋糕,但讲述的某些内容颇有些深度,比如文明社会依然人吃人等。在这些家书中,李敖都采用中英文對照的形式为女儿普及常识。李敖说,之所以选择中英文对照方式,是因为李文当时在台湾念美国学校,说的是英语。"李文当时9岁,我怕她在汉语这方面荒疏了,忘记了中国的文化。在求知过程中,我希望她各方面能均衡地学习。" 为了增加趣味性,每一封信李敖都尽量配上插图,切割得整整齐齐,"牢中没有剪刀或刀片,我把破皮鞋中的钢片抽出来,在水泥台上磨出锋口,用来切割,与刀片无异。"至此我们完全可以看出李敖对李文的爱心和苦心,并非"只爱一点点,不爱那么 多"。 突然出现的儿子 没有获得事事上心的待遇 "儿子一直在我身边,就像眼前突然出现一个小伙子,我才注意到他。"2010年,一个名字成为了各大媒体追捧的对象。顶着"李敖的儿子"的头衔,李戡成为了那一年北大最受瞩目的新生。而事实上,他也是为了圆父亲的梦想,放弃了台湾大学的入学资格,转而选择了北京大学。那一年,李敖75岁,儿子李戡才18 岁。 在绝大多数场合,李敖在台上,嬉笑怒骂皆文章,儿子则静静地坐在一旁听着,安静不多话,甚至不轻易流露出自己的情绪。 "我的儿子忠厚老实。"李敖这么评价道。直到高中毕业后,李戡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写就了人生的第一本书《李戡戡乱记》,痛批台湾教育制度的黑暗面。一经推出,立即引起了媒体的追逐,"我儿子以后是要超越我的。"向来骄傲的李敖,第一次公开"认输"。 对于父子间的相互评价,李敖说李戡是个天才儿童。"他在学校受的教育跟我很像,不太重视学科成绩,悟性很强,学习很快。高中毕业就写书来批判中学教育,我觉得小朋友很务实,我没帮他,写完后就帮他写了个序。"他说,儿子反叛的精神是自学的,不是遗传。 李戡说起父亲:"他是很有正义感、很博学的一个人。我们俩不是家庭教育的典范。他不会关注我的成绩,大的事情才让他给意见,和他相处起来很轻松。" 相比给大女儿李文写了80封信的"絮絮叨叨",和儿子足足差了57岁、自称"祖父辈"的李敖对李戡似乎就没那么事事上心了。 爱财但舍得教育开销 孩子的人生不能设计 李敖虽对人情世故看得很淡,也不会溺爱孩子,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孩子眼中尽职的父亲。他坚定地表示要为孩子提供足够的资源:"在孩子努力奋发时,家长如果有能力提供资源这是好事。我虽然爱财,但在他们的教育开销上还是花费很多。" "李戡想学德文,我给他请来一对一老师,小女儿李谌也在学钢琴、大提琴。"李敖强调,两个孩子学习这些兴趣特长都是自愿的,"我不会强迫他们,没有兴趣就没有效 果。" 李敖有些颇令人玩味的教育哲理:"你在人生里可能会遇到难题,这个难题和你一点关系都没有,可是你必须要忍耐,必须要突破,必须要警觉,这就是教育的目的。有时某种程度我偷窥,会顺带试看他在干什么。很多家长偷窥的技巧不好。我从钥匙孔里看,这是我高明的地方。我觉得,经过折磨、吃亏上当,摔跤,是正常的程序。" 自称并不会对孩子有太多设计的李敖表示,对下一代的任何安排都是危险的,因为你的设计可能是错的,你觉得一切会水涨船高,事实不然,但"跌倒经验"可以教给孩子。 "大卸八块读书法"让儿子受益 李敖的阅读趣味深深影响着子女, 大部分名著都看过的李戡,每看一本书前,都会征询父亲的意见。李敖表示,授之以渔是他的目标,教会孩子读书的四种途径,才能让他们具备自主选择的能力。 看书有四种类型:第一种是海绵型,读书的时候可以把看到的内容全部吸收,然后又几乎原样吐出来,当然有点荒腔走板,可是基本上能够消化吸收。 第二种是沙漏型,过去用沙漏计算时间,沙子倒转过来会全部漏光,换句话说,看了和没看一样,一无所获,只是消磨了时间而已。 第三种是滤袋型,精华的部分全漏走了,剩下的都是糟粕。 第四种是大宝石型,读书不但自己能够得到好处,还能把这个好处传播出去,使别人也受益。这种读者很稀少,很难得。 李敖欣赏"大宝石型"的读书方式,他向来认为,读书读得多不代表读得好。"一般人读的书只要有我十分之一多,就变成了书呆子,可是读书的目的是懂得人情道理,读书多而不化,不如不读。" 李敖强调巧读书,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在读书方法上,他推崇自己的"大卸八块读书法"。 一般人拿起一本书来看完以后,再看第二本书的时候,第一本书就离他远了一点;看到第三本书的时候,第一本、第二本离他又远了一点;到了第十本书,前面的第一本书已经离他十万八千里了。 所以宋朝人把这个现象叫作"渐行渐远渐无书"。"书"是书信,我离你越远越久,我的信写得就越少,表示感情已经淡了。一个人读到第一百本书的时候,他还能记得多少第一本书里的精华?当时花时间看过,可是事后大部分忘记了。 而李敖看书的时候则心狠手辣,看的时候剪刀、美工刀全部出动,看到有自己需要的资料就动手剪下来,结果一本书看完了,这本书也被他分尸分掉了。 剪下资料很容易,难的是分类。李敖准备了很多夹子,在夹子上标注好资料的类别名称,把资料放到相应的夹子里去。这样的夹子李敖有几千个,类别分得极其细致。用这种方法,李敖"把书里面的精华逮到 了"。 "土法炼钢"读书法 不会将人脸谱化 李敖会将同一类书摆在一起看,相比之下才知道哪本书该详细看,哪本书该忽略,并且很容易在对比之下记住书的内容。他还说,要看一个人的全部著作,才能了解真相,才能全面深入地了解此人的思想。比如朱熹、苏东坡都是大牛人,但他们的学问中有不少荒谬的地方。如果只看某一部分,就不可能了解得全面,容易将人脸谱化。 "读书的时候一开始你就不能偷懒,不能说我舒舒服服躺在那儿看书,看完这本书以后纸上还干干净净的。如果一本书看完以后还是新的,不算看过。当时是看过,可是浪费了,你不能够系统地逮住书里的资料。可是照我这个方法,可以把你看过的书里的精华全都抓出来扣在一起。这就是我的"土法炼钢"读书法,看起来笨笨的,可事实上是我的科学方法。" 黄庭坚说,看书要主动。用李敖的话说,是老子看书,不是书看老子。自己不做主体,看完了书,很快就印象模糊了,只知道看过,结果还是茫然。但即便是老子看书,如果不剪切下来放入资料库,时间久了还是会茫然。 总结起来,李敖的读书方法有三点:边读边记录,同类书比较地读,了解一个人就读他全部作品。如此看来,他之所以博学,并不是他的这种读书方法有多高明,而是因为他的勤奋,当然还有他的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