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大多和二十四节气有关,二十四节气中有些节气本身就成了节日,如清明节、冬至节等。 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是在汉代定型的,汉代是中国统一后第一个大发展时期,政治经济稳定,科学文化有了很大发展,这对节日的最后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节日发展到唐代,已经从原始祭拜、禁忌神秘的气氛中解放出来,转为娱乐礼仪型,成为真正的佳节良辰。此后,人们过节成为纯粹的欢快喜庆,节日也变得丰富多彩,许多体育、享乐的活动内容出现,并很快成为一种时尚流行开来。 节日充满更多的诗情画意,这从历代的文人雅士、诗人墨客为一个个节日谱写的千古名篇中可以看出。这些诗文脍炙人口,被广为传诵,使我国的传统节日渗透深厚的文化底蕴,精彩浪漫,大俗中透着大雅,雅俗共赏。 每一个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独特情趣和深广的群众基础。它们反映了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寄托着整个民族的憧憬,是千百年来一代代岁月长途中欢乐的盛会。 如春节是我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俗称"过年"。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是"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是一年的开始,是古今社会的盛大节日,它处在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之际,阳气虽已上升,但阴气依然有相当影响,"岁有恶气中大’,人们为了对抗与驱除"邪气",运用了多种巫术手段,形成了乞一些节日风俗。 节日风俗和节气风俗一样丰富多彩,究其意义和实质,亦即文化内涵,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体现了人们自身物质及精神需求;二是调谐和加强现实人际关系;三是反映了人天关系,也就是人与超人的神秘的天神和鬼怪世界关系;四是提供了娱乐和享受的舞台,而民间绘画就是这些娱乐的形象化产物。 各种节日和节气有不同的传说,但它们其实都是适应人们生活的需要,以及心理情感的诉求而产生。因此,传统节日一方面有实用的功能,另一方面,又有自然的气息,并带着一定的诗意和生活情趣。理性和感性两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便产生了节俗艺术,以及大量的宗教艺术。 正如有专家所说,如果在民俗文化(包括民间节日节气在内)中,只有那些理智的、实用的成分,而毫无生动的生活情趣的话,那不仅将使这种文化枯淡无味,甚至难以为人们所接受。 在很多传统节日和节气中,有不少节俗活动,在现代人看来,似乎不可思议,显得傻气愚昧而可笑。可是,正是在傻气和愚昧可笑中,蕴藏着值得玩味的诗意和生活气韵。 如立春要打春牛,或插上竹枝、万年青以迎春。在旧历新年要贴门神,放鞭炮,舞狮舞龙,踢毽子,踢球,贴春联,亲友贺年,插柳枝、柏枝于门首。 元宵节要放烟火,荡河船(有的地区叫采莲船),舞龙灯,猜谜语等。 还有二月二日(或十二、十五日)是百花生日,姑娘们用彩绸做成花朵缀于枝上以庆祝。清明要出门踏青,插柳条。 七夕用瓜果祀牛郎织女,姑娘忙着在月下穿针或偷听牛郎织女的情话。中元在水里放河灯。中秋供奉嫦娥和兔儿爷。重九登高,放纸莺、插茱萸等。 这些节日民俗看来是幼稚的,做法往往是空想的,尽管民间节日活动中有不少是有一定实际作用的,但大多不带有功利性。 但是,节日和节气正是带着生活的气息和情味,走进古人的生活中,使得古人感受到了娱乐性,在节俗中因娱乐性而快乐起来,枯燥的生活变得有了期待和想象,春意盎然,暗淡的日子变得阳光明媚:。节俗使古人生活变得艺术化,尽管不是诗人,但每一个人在节俗活动中仿佛都成了诗人。 现在清明放风筝,没有人想到古人原有的驱逐瘟疫的意义。同时,中秋节儿童们玩兔儿爷这种上偶,哪里还会想到供奉月里的神仙的事呢? 节日和节气集中展示着民俗文化的各种特性,人们通过周而复始的岁时节日,不断地复现与传承着民间的文化传统。如在巫风弥漫的楚地,节日和节气成为民众展示巫鬼信仰的有效机会,他们利用着各种巫术手段来满足自己驱邪祈福的意愿。 驱邪巫术是以巫术手段镶除鬼魅邪气,佑护人生的巫术。驱邪巫术在节日巫术中有着重要的位置。在传统的民俗观念中,人与神灵鬼怪有截然的空间分隔,人时常感受到鬼魅邪神的威胁,特别是在时令变化,人们的生理、心理难以适应的时期。 人们于是采用种种巫术手段或巫术形式下的实用手段,以攘除可能发生的侵害。驱邪巫术相对集中在与节气转换相关的节日上。 任何民俗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民俗的传承过程,同时也就是变异的过程,节俗风习自然也不例外,而且无论中外,莫不如此。 二十四节气的形成和发展与中国农业生产的发展紧密相连。农业发展初期,由于播种和收获等农事活动的需要,开始探索农业生产的季节规律,出现了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的概念。春秋战国以后随着铁制农具的出现,农业生产对季节性的要求更高二就逐渐形成了节气的概念。春秋时已用土圭测日影定节气。 二十四节气可看做是一部全年的农业气候历。如果说节日和节气有哪些不同,它们的不同点在于:节日是精神的,而节气更多是物质的;节日是纯粹娱乐的,而节气更多是实用的。但两者相互交融,相互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