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说包拯,必定是无人不知,他现如今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已经固定了下来,黑脸月牙,但是却一生秉公执法,不徇私情。包拯死后,他的墓一直都保存得好好的,就连盗墓贼都不会去光顾,这已经是盗墓者的一条规定。那么,为什么盗墓贼不会去偷包拯的墓?包拯的墓后来还是被盗,这件事情又是谁做的? 包拯包希仁,合肥人,是北宋时期的一位名臣。他一生最大的特点就是廉洁公正,达到了铁面无私的地步,面对强权富贵也毫无惧色,替百姓鸣不平,这样的官员才会为百姓爱戴,即便是已经离开人世,百姓的心中仍旧有他,民间还是有非常多关于包拯的传说。 真实的包拯,其实一点也不黑,但是在民间的传说当中却有着"黑炭"的外号,原因也就在于百姓们对于包拯形象的二次塑造。毕竟,如果说包拯是一个白脸书生,先不说与人们心中的固定形象相去甚远,单单是坐在大堂之上,哪一个会更具有威慑力呢?自然是黑面的形象让人感觉更加厚重。 在戏曲作品中,我们知道,"白脸"是奸臣的代表,比如曹操,但是包拯不是啊,尽管他本人不黑,但是为了与奸臣进行一些区分,包拯也就成为了黑脸,而且在额头上还有一个月牙的形状,颇有"代表月亮消灭你"的意趣。如此一来,本是白脸的包拯,就这样成为了一个黑面的形象。 1062年,包拯突然病逝,享年六十四岁,为此,宋仁宗亲临吊唁,还为他辍朝一日,追赠礼部尚书,谥号孝肃,因此后世也有称呼包拯为包孝肃的。 有传说包拯因为生前得罪了很多权贵,活着的时候还不怕,但是死了却总会有一百种方法被搅得不得安宁,于是包拯临死前做了安排,为自己准备了二十一口棺材,同时从各个城门抬出,如此一来,就不会有人知道自己到底被埋在了哪里。 这一个情节类似于曹操的"疑冢",在小编看来并不可信,完全是民间传说罢了。不过若说盗墓贼定下规矩,不去盗窃包拯的墓,或许还有几分可信度,盗亦有道,因为他们也对包拯心生敬佩,这样一位廉洁奉公的好官,又怎么可能会去打扰他的长眠?然而包拯墓最后还是被盗了,这是怎么回事? 包拯死后,他的灵柩由女婿护送回合肥,墓地在公城乡,然而后来金兵入侵,合肥也被贡献,包拯墓被破坏,随葬的器物大多数都被盗走。金兵对于那些痛恨的高官的墓葬,盗掘更是变本加厉,尽管在后来的考古发掘过程当中的确发现了疑冢,但是民间传说的二十一口棺材,就有些夸张了。 包公墓园后来也被重新修建,1987年从安徽合肥市肥东县解集乡包村迁至包河东南畔,遗留下来的包公的遗骸,15块被保存在省博物馆,另外的20块,都被放在了包公墓园的棺木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