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起,各地将陆续开通2018年高考成绩的查询通道。随着高考成绩的公布,各地"高考状元"亦呼之欲出,省级层面,追逐"全省状元",市级层面,寻找"全市状元",而学校更是乐此不疲,以获取"状元"作为办学的最大成果,作为吸引优质生源的重要筹码。"状元"是封建科举制度下的产物。"高考状元"的存在有着一定的偶然性,就优秀学生而言,他们都有可能摘得"状元"桂冠,只是限于考场发挥、题目口味、试题方向等因素制约,到底花落谁家,则是天赋、努力与幸运相作用的结果,因此,学校出现了"高考状元"也并不能证明学校的教学质量有多高。过度炒作"高考状元"实质上是应试教育的极端化,只会对教育产生严重的误导,会致使广大学生分分计较,将分数看得比什么都重。学校以炒作"状元"作为宣传的工具,势必会引发高中学校之间的生源大战,从而会严重破坏教育的公平。 今年3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不宣传炒作所谓"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5月,教育部会同国家教育统一考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召开的电视电话会议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再次强调,严禁炒作"状元""升学率" ,一经发现将严肃处理。国家层面已经明确提出禁止炒作"状元"的规定要求,具有重要的政策导向,为各级教育部门提前打了预防针。广东省、宁夏等省份高考个人成绩只提供考生本人,不得向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的做法,从源头上杜绝了炒作"状元"的可能性,具有较强的操作力。 虽然,教育部门严格贯彻落实教育部要求,严格遵守不准炒作"高考状元"的规定在一定范围内取得了相应的效果。但是,在实际中,高考成绩一出,网络炒作"状元"之风亦不同程度存在。炒作惯性并没有产生紧急性"刹车",媒体通过各种手段获取高考成绩信息,追逐"眼球效应",而一些学校更是无视国家政策,大肆吹捧状元,宣扬鼓吹升学率,对教育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干扰。 禁止炒作高考状元,需要各级政府提出规范性要求,政府首先应当树立正确的质量观与科学的教育评价观,不利用高考成绩为学校排名,不盲目追捧高考升学率。同时,要严格要求宣传部门加强媒体舆论的引导,严禁各类媒介炒作"高考状元"。教育主管部门要管住学校,禁止学校统计学生高考成绩和炒作"高考状元",一经发现,严肃问责。 "高考状元"社会关注度高,舆论引导力强,只有政府层面与教育部门积极正确引导,堵住信息出口,才能从根源上消除炒作的可能,只有严格禁止炒作"状元",才能让人们对高考回归理性的认识,让教育回归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