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谈公证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的法律作用


  摘 要:在企业从事经济活动中,法律作为重要的依据和支撑,对企业的经济活动有着重要影响。基于对企业经济活动的理解,法律在企业的经济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企业的经济活动有着重要影响,只有明确法律在企业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才能发挥法律的支撑作用,保证企业的经济活动得到有效开展。
  关键词:公证;企业经营;法律作用;分析
  1导言
  公证在企业所开展的经营活动中是一种法律证明的活动,它对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合法权益的维护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无效合同的产生、欺诈行为和合同漏洞这些现象来讲,企业办理公证可以有效的防止这些现象的产生,也有利于合同债务的清偿,保证了合同的顺利履行。
  2与公证以及其法律效力相关的内容概述
  我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中对公证的性质进行了规定,在其第一章第一条中提到,公证是为了预防纠纷、保障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而设立。具体来说,公证是国家公证机关对当事人申请的公证事项的真实性、合法性等依法进行证明,由此可见,公证在经营活动中有其独特的法律地位和法律作用,这也是企业应该办理公证的必要性原因所在。公证的法律效力不仅是公证的职能和作用是否能够充分发挥作用的关键,同时也是公证实践和公证理论的一个主要的基本问题,当然它也可以说是公证制度中一个带有根本性和全局性的核心问题,这就是公证制度存在的最主要意义和价值。
  3现阶段我国公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现阶段我国公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3.1公证机构的价值观取向出现了问题,进而引发其性质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在我国公证法中有规定,公证机构作为一个依法独立行使公证职能、承担民事责任的证明机构,它是我国为了保障公民的权利而依法设定的,而不是以盈利为目的机构。由此可见,公证机构代表的是国家行使法定的证明权力,是承担民事责任的公益性的国家证明机构,在其权力的行使中主要保持着客观、公正的立场,对事实、证据进行客观真实的记录,始终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这对于减少诉讼的发生具有积极意义,并且在发生诉讼时它还能够帮助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和取证,另外,经过公证的证据在实际应用中也具有最高的证明力。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大陆法系国家,在法律体系的建设中主要是以职权主义为主,在这个体系中,法官占据着最重要的主导地位。再加上现阶段我國的法制体系还存在着较多的漏洞和不健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赋予公证机构一定地位、权力,法院对公证的材料以及公证书执行力的顺利实施等都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
  3.2在信息化广泛应用的新时期,公证行业的生存受到了威胁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化成为现在社会的主流,传统的纸质信息交流已经不再是主流,而是利用电子网络和电子设备交易逐渐向无纸化过渡,然而公证机关正是以纸质信息进行各项材料的证明的,这就使公证证明手段和证明方式遇到了难题。在新的信息时代,公证行业的传统公证方式已经很难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公证行业的领域也在逐渐的缩小,许多领域已经被律师见证所代替,并且这种缩小还会随着网络化和信息化的蔓延而更加严重。
  4公证的效力对保护企业合法权益的作用
  4.1公证的证据效力对保护企业合法权益的作用
  企业经营行为会涉及大量的法律行为,如订立合同、招标投标、联营、企业分立、兼并、股权转让、拍卖等。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事实有许多属于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如商标权、专利权、法人资格、不可抗力事件引起合同的变更、解除、民事责任的免除等。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制作、使用的文书有许多是属于有法律意义的文书,如营业执照、公司章程、公司股东大会记录、授权委托书、声明书等。这些行为、事实和文书是否真实、合法,对企业经营十分重要。企业经营中涉及的有关行为、事实和文书当受到他人质疑,并由此与他人发生纠纷、争执无法协商解决引起诉讼或仲裁时,这时证据的作用尤为重要,而公证在这个领域恰有无法替代的作用。公证所具有的证据效力,在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方面具有权威性的证明作用。我国《公证法》规定:"经公证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企业的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办理了公证,当事人手中持有公证书,面对公证书,人们对企业是否享有有关权利的质疑就会得到消除,保障了企业经营活动的顺利开展。当企业经营活动发生纠纷,公证事项在法律上得到证实,争议会得到有效解决。当纠纷无法解决诉至人民法院,公证的事项具有证据效力,公证文书可被人民法院直接采证。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经公证的行为、事实和文书人民法院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我国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规定,经公证的事实当事人无需举证。
  4.2公证的强制执行效力对保护企业合法权益的作用
  企业开展经营活动难免有纠纷发生,常常是通过司法救济,即经人民法院诉讼来进行解决。诉讼解决纠纷往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人力、财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经营活动。企业经营中发生的简单、明了、单务性质的债权债务关系如果经过公证,当债的履行发生纠纷时,可通过公证予以解决,无需经过诉讼。企业经营涉及到单务性质的债可约定债务人逾期不履行可申请办理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公证文书。有了这一行为,当发生违约时,债务人对应支付的款项逾期不予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债权人可申请办理强制执行公证,债权人持公证机构出具的执行证书不经过诉讼,可直接到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公证的强制执行效力得到了法律的确认,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对公证的债权文书人民法院应当执行。2017年1月5日,《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陕西省司法厅关于赋予强制执行效力债权文书的公证和执行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中明确"以给付数额明确的货币、债权文书中的给付、担保义务确定且无争议"等同时具备五种条件的债权文书可赋予强制执行效力。
  5结论
  总之,基于对企业经济活动的理解,公证如全面被引入企业经济活动中必将发挥其重要作用,对企业的经济活动有着重要影响,保障企业的经济活动在合乎法律运行轨迹中有效开展。因此,我们应立足企业长效发展机制,认真分析公证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认真做好企业经营管理工作,利用公证手段保证企业的经济活动能够在法律的框架内进行,借以提高企业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汪宪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核定企业的经营范围[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1993,02:44-47.
  [2]蔡昌鑫.企业重大合同拟定、执行中的法律风险及其防范措施[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2,06:173-174.
  [3]王寒,陈通.合同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的定位研究[J].中国农机化,2008,06:50-52.
网站目录投稿:尔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