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岛西岸的来信》是一本由[德]洛丽·纳尔逊·施皮尔曼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360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2019-1-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小岛西岸的来信》精选点评: ●很一般的作品 ●故事的寓意不错,但我只能打三分。这本书的情节太过"套路",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点,看个开心吧。文字也略显幼稚,不知道是原著风格如此还是翻译有问题。 ●面对生离死别,有的选择逃避,或是否定悲剧的已经发生,亦或是追忆过往,不经常间打开了深藏于自我内心的尘封往事。 ●el segundo ●与过去说再见,和自己和解,珍惜眼前人。 ●人的生命总是由千千万万个时刻构成的,说不准其中在当时看来也许与寻常无两的哪一刻,就足以改变一个人生命的轨迹。而直到很久以后的另一刻,这个人才会渐渐发现,她的生命轨迹已然在此转弯,被先前的一刻清晰地划分成了此先和此后。 ●作者德国人,故事背景是曼哈顿。一个女儿在一次火车事故中丧生。但姐姐和母亲都不相信这是事实。两个人都在寻觅她的踪影。母亲与外祖父和解。姐姐与母亲和解。再到母女两狗血抢男人。姐姐去巴黎散心寻觅妹妹,母亲回出生地的小岛寻觅女儿。故事不怎么引人入胜。可圈可点。不能相信书店的新书推荐台!! ●先肯定一下作者能把一个几句话就能解释清楚的误会写了一整本书而不让人感觉莫名其妙,还是值得赞赏。但有一说一,这就是一个普通的关于亲情和爱的故事,没什么亮点,况且我对这种主题的故事已经审美疲劳,叙述方式也比较平淡无奇 ●中年妇女的碎碎念… ●除去前面有些磨叽,整体还是很不错的,特别是结尾部分"奇迹"是谁揭秘的时候。不过她小女儿也算"罪有应得"了,读到后来提起小时候说她妈是保姆的时候,真觉得真亲闺女还不如养女,顿时就不觉得她有丝毫值得可怜的地方了…… 《小岛西岸的来信》读后感(一):欣然地与世界交手 按照大众流行说法,可以称这是一本温暖却夹带伤感的温情小说。 用我喜欢的语言来说的话,我觉得这是安妮与她身边的人之间的故事。在安妮的故事里,有亲情、友情以及懵懂的爱情。 我们跟随着安妮的脚步,慢慢地看着她与自己和解、欣然地与世界交手,故事的最后,情不自禁地露出了暖心的笑容。 安妮一直以来因为自己是养女的关系,心思十分地敏感,自以为父母对克莉丝的爱远远胜过于她。除此之外,还因为自己的身材而自卑。但是后来她到了巴黎,遇见了罗里,对安妮的欣赏与喜爱,让她渐渐找回了自信,也终于和妈妈袒露自己内心的想法。 安妮最后接受了克莉丝离去的事实,也在寻找克莉丝的过程中慢慢打开自己的心。 看完这本书,总体结局还是挺满意的,就是感觉罗里与安妮之间的故事似乎未完待续,希望她俩有个好结局。 我也好想遇见罗里一样的男生啊!被爱是那么幸福。 《小岛西岸的来信》读后感(二):放手,为更好的前行 人生,是一张单程票,能回顾过去,却不能回到过去。 而,对于过去,对于发生在过去的事,我们能做的不是改变过去,而是改变我们对过去的看法,卸下强加于在自己身上的包袱,轻松的迈着走向未来额步伐。 这对母女,在寻找克里丝汀的过程中,实际上实在寻找着那个缺失的自己,那个不应该被责怪的自己,那个不应该背负的自己。 所以,无论,最后克里丝汀是否还活着,结果都可以接受。因为,她们明白了, 克里丝汀的离开,并不是自己的错。有一些决定,有一些注定,甚至有一些发生,都不是我们能决定的。 所以,不在于发生了什么,而在于如何去诠释。 爱莉卡母亲的离开,并不会因为当时爱莉卡留下而有什么改变,该离开的,注定要离开。即便,安妮陪着克里丝汀,也阻止不了火车的事故,结果,也许是两个人一起离世。 身体上的变化,思想上的变化,会在时间的流逝里,悄然发生着。所以,不要逃避,勇敢的前行,即便我们的人生里没有小岛西岸的来信,我们依然会在某一天发现,自己释然了,能够好好享受当下的每一刻。 《小岛西岸的来信》读后感(三):一个关于化解执念的故事 总得来说,这是一个化解执念(内疚的执念)的故事,讲述着女主如何跳出原生家庭思维模式的轮回的故事。 这个故事前一半是一个压抑的故事,讲了艾丽卡有2个女儿,因为一次意外的火车事故女儿克里斯汀死了。之后艾丽卡和活着的女儿安妮之前,互相缺乏交流,安妮把克里斯汀的死归结于自己早晨赶克里斯汀早点出门造成的,多次想和妈妈交流坦白错误,可都被妈妈打断了。妈妈以为安妮要责怪自己没有亲自送克里斯汀上学造成,所以完全不想听安妮说话。前一半看着特别难受,这俩人把非因果的事情硬要扣在自己头上,都认为克里斯汀的死是自己造成的,而又不好好倾听相互之前说了些什么。让读者看着都着急。 之后的故事,安妮为了逃离去了巴黎,艾丽卡去了小岛西岸。故事中还有1条暗线,一个叫"奇迹"的人,经常发邮件给艾丽卡,而邮件的内容刚好恰到好处的给艾丽卡提供动力。艾丽卡回到了小时候生活的小岛上,她一直对于母亲离奇的去世怀有愧疚之情,同时也怨恨父亲带他们全家来到这个小岛上来居住。因为其母亲事情的影响,艾丽卡对于其女儿克里斯汀的死不敢正视,其实也是其不敢正视其母亲去世这件事情,这似乎在她身上刻下了一种轮回感,因过去创伤造成的不清不楚的自责感,延伸到下一代对待儿女事情的态度是来。后文中通过几件小事,艾丽卡也渐渐明白了世界上很多事情,本身并没有因果关系的。 后一半,特别暖心。艾丽卡与女儿安妮和解,和自己的父亲和解,也不执著于前夫带新女友来参加家庭聚会。在工作上,她跳出了过去失败的桎梏,再次尝试,追求自己想要的事业。结尾处(最后2页),艾丽卡找到了自己的爱情。 《小岛西岸的来信》读后感(四):人只有和过去和解,才能有未来可言 这是一本有关如何摒弃对因果关系的笃信,和过去和解的故事。居住在纽约曼哈顿的单亲妈妈艾莉卡原本有二个只相差半年的"双胞胎"女儿。领养的姐姐安妮,和亲生的妹妹克里丝汀, 都是十九岁,都在宾州读大学,母女三人无话不谈,亲密无间。然而灾难还是从天而降。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作日早上,身为炙手可热房地产经纪人艾莉卡由于工作的原因,未能如约送俩个女儿返校,而是叮嘱安妮带着妹妹坐火车返校。阴差阳错,姐姐安妮有事在家中耽搁,未能和妹妹克里丝乘上同一班的火车。更戏剧化的是,妹妹克里丝乘坐的特快列车因为意外脱轨,妹妹的尸身甚至被严重损毁。接到这一噩耗,巨大的悲痛和后湖同时击倒了艾莉卡和安妮,艾莉卡的回避一度让安妮误以为母亲不再在意自己了,于是逃回远在小岛上的姨妈和外公家中疗伤。而艾莉卡这时候开始收到发件人为 "ISOmiracle@icould.com"(奇迹)的来信。在标题为"痛失爱女"的一封封email 中,奇迹引用了许多艾莉卡因为抑郁而自杀的母亲所拥有的剪贴本里的语句。在奇迹的来信和安妮的暗示下,艾莉卡开始怀疑克里丝还活着,只是当局搞错了身份,因为艾莉卡当时并没有申请做DNA检测。更是在奇迹的邮件里的话语指引下,艾莉卡回到那个小岛故乡,重新认识了父亲,妹妹。她开始面对母亲的死亡的真相是抑郁症,而不是因为父亲。随着她开始对父亲的原谅,对真相的接受,她和自己的另一个女儿安妮更加亲近了,也一步步的学会了活着的美好,原谅了自己和女儿的死亡没有因果关系。这是一本关于和过去和解,真诚的原谅自己的故事。是的,很多事,我们不需要做假设,发生了就是发生了,真的没有为什么。我们又为何需要,为了过去的事,无情的削减现在的快乐呢? 《小岛西岸的来信》读后感(五):小岛西岸的来信--学会放下 这是我三月的第一本书,是一个和过去和解的故事。虽然我觉得里面有部分的情节不是很必要,而且整本书看到最后有一种头重脚轻的感觉,前面设置的悬念其实大家很快在阅读的过程中就能猜出真相。 但我还是认为,我们不用太纠结一本书值不值得去看,有多少技巧,诉述是否到位?目前我看过的所以书,有很喜欢的,有觉得很一般的,但总是能从其中得到一些共鸣和感受,或多或少而已。 小岛西岸里面,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有些东西看似重要,有些东西是真的重要。" 我们真的能够分得清楚什么东西是真的重要,什么东西不是吗?太难了,但或许看完小岛以后,能稍微得到一点点的启发。 沉迷于该放手的事情,是有代价作为基础的。但有时候,我们误认为目前我们身心共同经历的痛苦代价是因为过去的事情还没有一个交代,等我们妥善处理好过去的那些事情,现在的我们就能得到慰藉。 看书的时候,我一度很焦急,我觉得为什么母女两个不能好好谈一谈,为什么就这么害怕,这么痛苦。读书的时候,对于里面的故事,我是一个旁观者,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这种。 但只要仔细去想一想,我们自己生活里面遇到的那些难题,或许比起故事中的内容而言我们的简直不值一提,有点矫情。但大家的焦虑,痛苦,失望,悲伤,这些情感本身在脱离一个个情况各异的故事情节之后,抽象的感受本身是类似的。 想到自己曾经对于一些事情不愿放手,难以入眠,拒绝交流,就能够对故事中的人物体贴一些,闭上嘴接着往下看,期待对方能有好的结果。 不管是看书还是看电影,我都喜欢happy ending,我喜欢我看的故事都是好的结果。 "你总是觉得所有的事情都有因果关系,但有些事情发生了就是发生了,没有因果,是一个客观事实。" 或许最终我们能够得到一个相对好的结果,并不是我们扫干净了所有的悲伤过往,而是我们以一个平和的心态学会了接受和放下。 听起来还是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 我觉得故事并不是想要改变我们,它也不能改变我们,但它能鼓励我们去做一些尝试,在纠结于过去的同时,我们从一个故事里面找到一些放下的好处和希望。 找到真正重要的东西,还能够改变的,还活着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