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多媒体随着教育改革进入初中教学课堂,教师可利用学校资源收集有关教学资料,分解教学工作。在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时,教师利用多媒体的优势播放具有代表性的图片以及一段小视频,同学们通过视觉听觉感觉了解物理之美,领悟物理内涵。课堂上教师亦可利用课件辅助学生对教材的学习,课件内容应与学校教程相同步,教师制作课件时应取材教程内容,不可出现教学偏差的情况。学生通过教师课件学习物理,克服学生们对物理学习的恐惧心理,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因此多媒体教学方便了教师的教学工作,也进一步强调了现代教育的先进性特点,帮助学生认识教学模式的多样化。 关键词: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提高效率 计算机对于二十一世纪的我们并不陌生,计算机的普及也推动了社会教育的发展。不少学校开始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教学,教育出现这一状况原因是什么,多媒体教学又为课堂带来什么有利影响?首先,初中物理是一门联系生活十分紧密的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利用多媒体教学逐渐消除学生对教材的依赖性,帮助学生改变单方面学习物理的方法;其次,物理学习重在实例,教师可运用多媒体优势,在课件中适当插入图片视频,教学时要求学生观看视频回答教师的提问,教师运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答案,不仅提高学生理解能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多方面思考问题的学习习惯。以下几点是有关初中物理多媒体教学的实施方法和经验: 一、多媒体教学模式优势何在 多媒体教学辅助内容包括课堂教学,模拟教学,情境教学和巩固教学四大模块。课堂教学的直观性也可通过多媒体教学模式得到体现,多媒体具有操作简单内容丰富的显著特点,而初中物理教学则特别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满足教学简单,思维缜密的条件,因此教师可运用多媒体教学使物理课堂趋于简单化,教师课件中所涉及的图片,也可直接给予学生相关信息,引发学生思考,避免教师对抽象定义解释过多,学生出现焦躁态度。 如在讲解光的反射一课时,教师若直接根据教材解释反射一词定义,学生极有可能对定义理解不深,最后导致在做题过程中屡次出现错误,反射过程中的各要素混乱,没有被学生们理解记忆,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反射角和入射角也就模糊不清了。教师如果可以熟悉掌握多媒体教学特点,在制作课件时适当插入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反射图片,接着把教材中对反射定律的内容以图片或动画的形式在教学时展示出来,学生则可轻而易举地捕捉图片信息,加深新知识的巩固记忆。 二、多媒体教学课堂运用 音频图像文档的使用在计算机技术里尤为常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灵活运用有限资源,通过上网搜集资料,观看有关视频,利用自身能力开发出一种适合教师本身,易于学生接受的教学模式,那这即是计算机的最有效利用。由此可见多媒体对教师教学辅助程度之大不容我们忽视,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多媒体的出现可间接替代教师口头讲授部分知识,学生通过观察多媒体呈现出的图片影音接受知识,教师在一旁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思考问题。 在进行七年级物体的状态变化学习时,教师可在课前为学生们展示一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如教师要为学生解释物体升华的过程,而升华的概念对于学生来说可理解性不高且定义偏于抽象,这时教师为扭转学生状态,可适时利用多媒体展示家里樟脑丸凭空消失的图片,同学们可在实际举例中理解升华的定义内容,并且教师的举例有利于培养学生在以后的物理学习当中,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物理,运用实例解决问题。 三、多媒体教学内容改变及丰富。 多媒体教学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尤其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多媒体优势,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模式的优越性,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然而教育永无止境,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教学模式,根据教学经验在必要的时候改变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知识。 例如在学习声音的传播时,教师仅仅根据教材内容呈现声音传播的现象,而不通过声音的传播进行举一反三,这样學生学习物理时就倍感压力,学习效果也自然不佳。教师若在讲解完声音传播内容后,能够迅速联想到前一课时所学习的声音产生原因是因为物体产生振动,教师组织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便于加深印象;教师举例蝙蝠飞行,判断方向的依据是蝙蝠自身发射的超声波,超声波是声音的范畴,这样举例有利于帮助学生打开视野,转换思维方式,达到丰富教学内容的效果。 四、结语 科学技术给我们人类的衣食住行带来了便利,教育改革为学生课堂引进多媒体技术教学,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不仅辅助教师教学工作,图像文字运用其中也使得学生学习兴趣愈加浓厚,针对物理具有抽象性特点的教学情况下,多媒体的应用让学生更加容易接受新知识的灌溉,同时又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促进学生们学习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朱道荣.例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J]湖北中小学实验室,2000(05). [2] 朱长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宿州学院学报,2005(04). [3] 郝贵有.做好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几个环节[J]科技资讯,2006(02). [4] 高传富.浅谈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J]考试周刊,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