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超 刘雁生 摘 要:学生非专业能力培养一直是职业教育中非常重要的课题,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几年的中德项目教学实践,笔者总结了一些非专业能力评价的思路和方法,让非专业能力评价有理有据,并对今后非专业能力的评价提出了部分建议。 关键词:非专业能力 评价 有理有据一、非专业能力培养的问题与意义 非专业能力培养一直是职业教育中非常重要的课题。从国家层面,倡导工匠精神;从企业层面,需要学生敬业负责;从学校层面,需要学生尊敬师长;从家庭层面,需要学生关爱家人。在当今的职业教育中,不仅仅需要学生的专业能力,更加需要培养学生的非专业能力。 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来看,通过对企业的调研和对毕业学生的追踪,企业对学生进入单位的第一要求也是企业用人最重要的要求,不是技术出众而是学生热爱学习、认真刻苦。而制约学生在工作岗位中发展的同样不是技术不过关,而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随着产业机构的变化,随着生产维修的智能化,一些简单甚至较为复杂的工作有可能被机器人所代替,而具备高素质、综合素质的员工将会更有发展的前途。 从个人学习的角度来看,通过两年多的中德职业教育项目的实施,通过项目中普通班和实验班的对比,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普通班虽然大部分时间在练习技能,试验班利用很多时间培养学生的非专业能力,而在几次考核中我们都发现,试验班的专业能力水平要远远超过普通班。这说明学生非专业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专业能力提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两者相辅相成。基于专业能力的非专业能力培养,无论是对于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还是非专业能力的提升,效果都非常明显的。 非专业能力不仅重要,同时对专业能力培养具有促进作用。非专业能力的评价也比较主观,缺少依据。这就造成了许多老师对学生非专业能力评价手足无措,即使有一些方法,也不够系统化,对于教师来讲缺乏有效的依据,对于学生来讲缺乏说服力,也不能说明什么问题。非专业能力评价不应该只是简单的主观评价分数。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和反思,笔者在非专业能力评价方面总结了一些方法和规律,让非专业能力的评价更加有理有据。二、如何有理有据地评价学生 首先,明确到底想要评价学生哪些方面的非专业能力,这要综合几个方面来考虑这个问题。 第一,通过研究得出学生非专业能力评价模型,即通过文献调研、企业调研、学生调研等几个方面得出认为需要评价的非专业能力有哪些。 第二,结合课程体系,对非专业能力评价指标进行分层分重点的剖析,即承载非专业能力培养的是专业能力,针对不同的课程,不同的学习任务,相适应的非专业能力培养内容是不同的。例如,汽修专业有一项学习内容是更换汽缸垫,在企业实践中会发生在松紧气缸盖螺栓的时候拧断螺栓的情况,这在教学中也时有发生,许多学生选择不说,偷偷将拧断的螺栓藏起来,再安装上。这个情景能够很好地考验和评判学生的诚信和负责意识。需要结合不同的专业载体,去分析中级工、高级工、技师不同学期的课程适合培养和评价哪些非专业能力,在教学中进行重点培养和评价。在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中给予明确的指导和建议,明确非专业能力培养目标。 第三,结合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学生实际情况。学生非专业能力的培养维度要结合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规律,要结合学生不同时期的性格发展特点,在不同的时期培养有所侧重。同时,非专业能力培养的方向和目标也并非一成不变,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这也意味着新生要进行一次非专业能力的摸底测试,可以借鉴胡格项目中的通识能力测评,对学生几个维度的非专业能力进行一次评价,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学生非专业能力培养的方向和目标。 明确了我们要评什么,紧接着,我们需要做的是怎么评,这也是在教学过程中最为棘手的问题,非专业评价很难量化、标准化。此外,正如冰山理论中提到的,一些非专业能力很难通过冰山上的表象挖掘出来。这就需要运用一些方法和手段对学生的非专业能力进行记录,根据一些具体的行为、影响等对学生的非专业能力进行评价。非专业能力的评价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 一是档案袋法。档案袋评价法是在20世纪80年代西方中小学评价改革运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质性评价方式。它是指教师和学生有意地将各种有关学生表现的材料收集起来,并进行合理分析与解释,以反映学生在学习与发展过程中的努力、进步状况或成就。通过学生档案袋,记录学生非专业能力变化的相关材料,如工作页、海报、照片、试卷等等,可以记录一段时期学生的变化,且有依据。 二是基于学生表现的非专业能力评价。学生非专业能力评价如果一定要赋分来体现不同学生的差距以及同一学生不同学期的非专业能力变化,那么每一个分数就要有一定的含义,完全的主观评分不是很科学,因为不同老师对某些非专业能力的认识有限,或者本身就欠缺某些方面的非专业能力,那么评分就存在问题。即使通过几个教师的平均分进行评判,也不能完全体现分数的含义,不利于教师与学生沟通,不利于教师反思教学,也不利于学生反思改进。这就需要教师基于学生的表现,针对不同非专业能力予以分级。就阅读能力中培养学生能够完成简单文章的阅读能力为例,可分为无法从简单的文章中,提取相应的信息,这一表现为0分;可以快速从简单的文章中提取关键信息并完成问题,这一条为3分。通过分专业能力具体评价分析出评价的关键点,作为划分分数的几个维度,如阅读简单文章能力的几个关键点是,阅读时间、提起关键点齐全、完成问题正确度来评判学生能力并予以评级。1分和2分可以根据时间,关键点和问题等维度进行分级。不仅让评价有依据,也同时分析出学生培养该能力需要从哪些方面入手。 三是综合職业能力测评。作为每一个周期的终结性评价,综合职业能力测评不仅仅是一个学期教学目标是否实现,学生培养质量是否达标的一项重要节点,同时是学生一学期学生非专业能力各个环节培养成果的综合体现。综合职业能力测评对于非专业能力各个维度的评价更加综合,同时评价指标也需要更加细化和精准,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对学生的非专业能力评价比较合理。如考核轮胎拆装,规范性作为一项评判指标,需要分析出该项目体现学生规范性的点和具体评价指标,学生的工作姿势,我们定义站立工作为3分,弯腰工作2分,蹲着工作1分,跪着工作0分。这需要教师能够快速捕捉学生工作细节并根据评判标准进行评分,学生拿到成绩也会意识到自己工作时的问题所在。从另一个方面,综合职业能力测评是学生和教师最好的成果,也是最好的鼓励。相比技术学习,学生达到目标可以看到有型的成果,如能够完成拆装,修复车辆等。而非专业能力培养,有些指标是很难看到成果的,如诚信的提升、学习方法、沟通能力等等。综合能力测评能够对非专业能力进步突出的学生给予肯定,特别是如果能够得到作为第三方的企业的认可,对学生会有重要的意义。 三、非专业能力评价在汽修课程中的实践 以汽修中级工第一学期中车辆保养与维护课程的一个学习任务,长途行驶前的车辆检查为例,通过对学生非专业能力评价模型的构建,结合该课程该学习任务的特点,包括第一学期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非专业能力基础。在该门课程中對学生的规范性这项非专业能力进行重点的培养和评价。经过分析,对学生第一学期规范性的非专业能力培养目标是否能够按照教师的要求,按照规定的姿势和方法完成工作。通过评价点分析得出,规范性的要求主要评价以下几个方面:动作是否按照规范执行,方法是否按照规范执行。就如上面所说,会根据不同的姿势对学生的规范性进行分级,即如上面所说的轮胎拆装,站立工作为满分3分、弯腰2分、蹲着1分、跪着0分。这是专业能力和非专业能力的综合体现,结合照片,更容易对学生的规范性进行评价。 以上案例是讲具体的一个维度如何剖析,划分非专业能力的等级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档案袋内容的选取。而从长期多维度非专业能力评价和记录的角度,需要将每个学习任务,不同非专业能力的过程进行系统化的整理和记录。四、非专业能力评价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非专业能力评价和培养体系不够完善,方法不够全面,实践经验也较少,提升非专业能力评价,还需要做以下一些工作。 第一,从企业和学校层面能够重视并且认可非专业能力的培养,并能够融入学校综合职业能力评价的体系当中。学校是为企业培养人才。只有企业认可学校的方式和评价,参与评价,在招收学生的时候把非专业能力评价报告与学生考试成绩一起纳入招聘的参考材料,才能更好地推动非专业能力评价落实。 第二,从学校角度鼓励教师进行非专业能力的评价,并标准化、制度化非专业能力评价材料的落实,纳入工资考核体系,才能有效推动该工作的落实和完善。院校能够认识到非专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但并没有像专业能力那样当成整个教学的必然工作,也必然会造成教师教学过程中出现主观性较强、可有可无的思想。五、小结 非专业能力评价首先需要建立合理的评价模型,通过调研,结合自身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成长规律,建立一套可评价的模型。非专业能力的测评需要过程性记录,记录学生的成长规律,主要可以通过档案袋记录,在具体评价中结合学生的具体表现进行评价。综合能力测评作为期末的终结性测试,对于专业能力是一次达标测试,对于非专业能力是一次良好的综合性记录,与日常的过程性记录是一体的,并不是终结性的。在实践过程中,应敢于尝试对具体的表现进行分级进行合理打分,让非专业能力的评分和记录有的放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