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末期的秦国,对于后来的秦始皇,当时的秦王嬴政来说,可谓是险象环生,每走一步都意味着极度的凶险。因为"奇货可居"而帮助了秦王父亲的吕不韦,后来更是到了嬴政也不得不尊一声长辈的地步,可以说,当时的吕不韦已经是权倾朝野了。然而,就是这样权倾朝野的吕不韦,最终却死得很奇怪,他是自杀的。为什么走上巅峰的吕不韦会要自杀呢? 大家都知道,吕不韦是一个传奇,一个"奇货可居"的故事流传千古。其实,吕不韦深得投资学的至高境界,投资任何东西,都不保险,只有投资人,才可能收获最大。原因很简单,事在人为。 西元前250年,吕不韦投资的秦国质子异人继位秦庄襄王,一年后吕不韦成了相国,被封为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阳十万户,门下有食客3000人,家僮万人。然而,此时的吕不韦,还远没有达到人生巅峰。 庄襄王去世后,年幼的太子政立为王(即嬴政),吕不韦为相邦,号称"仲父",权倾天下。此后,吕不韦主持编纂《吕氏春秋》,以及"一字千金"的承诺,将吕不韦的声望,推向了高峰。到了此时,无论权力还是声望,吕不韦算是达到了人生巅峰。 然而,让人震惊的是,这么一个权倾天下、名声满天下之人,在收到秦始皇一封信之后,他就黯然自杀了。那么,秦始皇究竟给他写了什么? 西元前238年(秦王政九年),嫪毐和赵太后淫乱私通之事曝光。甚至嫪毐还和赵太后密谋:"若是秦王死去,就立这儿子继位"于是,秦始皇一查到底,搞清了事情真相。由于此事牵连到了吕不韦,所以秦始皇就免去吕不韦职务,将他遣出京城,前往河南的封地。 尽管吕不韦远离了权力中心,但他依然是名满天下,甚至可以说是依然权倾天下。原因很简单,在河南封地的这一年多,各诸侯国的宾客使者络绎不绝,前来问候吕不韦。即便胸怀再宽广的皇帝,见到这一种情况,也不爽吧,这典型的有造反叛乱可能。 于是,秦始皇写了一封信给吕不韦,结果吕不韦收信,看完之后,就喝酖酒(danjiu,即毒酒)黯然自杀了。秦始皇这一封信的内容是:"君何功于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于秦?号称仲父。其与家属徙处蜀。" 第一,"君何功于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显然,秦始皇对他之前的功劳,来了一个抹杀。当然,也可能是秦始皇认为,吕不韦的功劳,不足以"食十万户"。总之,这一句话让吕不韦非常沮丧。因为秦国是靠功劳封赏的,秦始皇抹杀他的功劳,这是对他最大的否定。 第二,"君何亲于秦?号称仲父。其与家属徙处蜀"。秦始皇质问吕不韦,你和大秦宗室,有什么血缘关系呢?没什么关系,却号称仲父(古代称父亲的大弟)?你和家人都一概迁到蜀地去居住吧。 客观的说,这一封信中,秦始皇表达了无情和不满,但对吕不韦并没有太多的杀心。然而,吕不韦看完什么反应呢?《史记·吕不韦列传》记载:吕不韦自度稍侵,恐诛。因此,吕不韦认为:叛乱,肯定失败,反而可能死全家;不叛乱,也是死。 所以,这里所说的"恐诛",并不是死的问题,而是害怕死的凄惨。因为秦国酷刑天下闻名,当时商鞅就被车裂而死,对人是一种巨大的折磨。吕不韦不想死的这么凄惨,于是干脆就主动选择一种死法,即:喝毒酒而死。吕不韦死后,他家人也得以保全。 值得一提的疑问是,秦始皇究竟想不想杀吕不韦?他的真实意图,或许至今无解。当然,历史上有两种分析:一种认为,秦始皇这是暗示吕不韦,赶快自杀,不然肯定找机会诛杀,这是聪明人的对华;一种认为,从秦始皇对待功臣态度看,他没有杀功臣之心,所以他很可能只是想圈禁吕不韦,让他居住在蜀地而已,是吕不韦自己会错了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