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出︽中庸︾︽大学︾ 君 子 慎 独 中庸 《礼记·中庸》: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 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大学 《礼记·大学》: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 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壹 公烛之下不展家书 李氏家族有一人为官廉洁,公私分明。 一天,他正在烛光下办理公务,有人送来一封家书。 他当即灭掉朝廷供的蜡烛,点燃自家的蜡烛。 家人曰:「夜深人息,何必如此,又没人看见。」 此公曰:「君子当慎独也,人此一生,所作所为,不为做给别人看,是为对自己有所要求、有个交代。 君子修身,贵在慎独!」 因为在他看来,公与私之间不能越雷池半步。 这在今天看来有点匪夷所思,但其折射的公与私的严格区分仍然值得深思。 出自:[宋]周紫芝《竹坡诗话》 贰 许衡不食梨 许衡曾经在盛夏时经过河阳,由于行走路途遥远,天气又热,十分口渴. 路上有一棵梨树,众人都争先恐后地去摘梨来吃,许衡独自端正地坐在树下,安然如常。 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吃,许衡说:「不是自己拥有的却摘取它,不可以。」 那人说:「现在是乱世,这棵梨树没有主人了,何必介意。」 许衡说:「梨树没有主人,我的心难道也没有主人吗?别人丢失的,即使一丝一毫不合乎道义也不能接受。」 后来元世祖想要任用许衡为宰相,但是许衡以自己有病为理由辞谢了。 许衡去世后,四方有学之士都来聚集灵前痛哭,也有远从数千里外赶来痛哭在墓下的人。 皇上特赐谥号为「文正」。 出自:《元史·许衡传》 叁 暮夜无知 杨震是东汉时华阴人,以教授学生为生,由与正直、博学,人称「关西孔子」。 五十多岁杨震被逼不过,只得出来做官。 他去东莱出任太守,路过山东昌邑时,他以前推荐的秀才王密,正好担任昌邑县令。 王密夜晚抱着十斤的黄金来要送给杨震。 杨震说:「我深知你的为人,为何你对我却一无所知?」 王密说:「放心吧,三更半夜的,没人知道这件事。」 杨震说:「天知、地知、我知、你知,怎么能说没有人知?」 一席话,说得王密羞愧难当,他急忙起身谢罪,收起金子走了。 出自:《后汉书·杨震列传》 肆 子罕弗受玉 宋国有个人得到了一块玉,把它献给宋国国相子罕。 子罕不肯接受。 献玉的人说:「我已经把它给玉石加工的匠人看了,玉匠认为它是珍宝,所以才敢献给你。」 子罕说:「我把不贪财作为珍宝, 你把玉作为珍宝; 如果给我,我们都会丧失了珍宝, 还不如各人持有自己的珍宝。」 献玉的人跪拜于地,告诉子罕说:「小人带着璧玉,不能安全地走过乡里,把玉石送给您,我就能在回家的路上免遭杀身之祸。」 于是,子罕把献玉人安置在自己的住处,请一位玉工替他雕琢成宝玉,卖了个好价钱,然后让他带着钱回了家乡。 出自:《左传·襄公十五年》 伍 不欺暗室 一天晚上,卫灵公和他夫人南子一同在王宫里,忽然听到一辆车子移动发出的辚辚声响,到了宫门口的时候,车声就不响了,但过了宫门又响起来。 南子说:「这辆车子上坐着的人,一定是蘧伯玉。」 卫灵公很好奇:「你怎么知道是他呢?」 南子说:「我听说从礼节上讲,做臣子的人,坐车经过君上的宫门口一定要下车。看见了君上驾车的马一定要敬礼。这些都是表示对君主敬重的行为。凡是君子,即使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不会放弃他的品行。蘧伯玉是卫国的贤大夫,仁义而有智慧,平日服事君上十分谨慎,这个人一定不会由于天色暗淡就失礼的。」 卫灵公派了个人去看,果然是蘧伯玉。 卫灵公为了和南子开个玩笑,谎称不是蘧伯玉。 南子听了,便向卫灵公祝贺。 卫灵公问:「为什么向我祝贺呢?」 南子回答说:「起初我以为卫国只有一个蘧伯玉,现在看来卫国还有与蘧伯玉不相上下的人。这样的话君上就有两位贤臣了,这对于国家来说真是天大的福分,因此我表示祝贺。」 卫灵公听了很高兴,随后向夫人讲了实情。 出自:[汉]刘向《列女传·卫灵夫人》 《淮南子·说山训》谈到: 兰生幽谷,不为莫服而不芳; 舟行江海,不为莫乘而不浮; 君子行义,不为莫知而止休。 君子慎独,如兰生幽谷,舟行江海,无人也始终如一。 静默深夜里,扪心而问 ——今日作为,贪欲杂念有否?自私妄利有否? 惟愿高堂素壁之下,心能如窗前的那缕白月光,洁净无暇。 抛弃虚假的伪装,放下曲意的迎合。 君子慎独,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用一颗淡泊宁静的心关注自我,用一颗宽容且富于责任感的心去包容世界,用一颗感恩敬畏的心去善待生命,如此而已。 静心自省,看见最真实的自己。 望三山五岳,无不岿然屹立,重峦叠嶂; 观清溪湍流,无不清澈欢畅,绵延淙淙; 瞰草原苍茫,无不广袤神往,沃野无垠。 君子结庐于世间,慎独而立,车马喧闹之声远耳,心有猛虎,仍能细嗅蔷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