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谣谚说,正月"十一十二龙灯到",耍龙灯是客家春节期间重要的娱乐活动,元宵节更是舞龙灯的高潮。 客家地区的传统舞龙,多种多样:布龙、软腰龙、板凳龙、香火龙,等等。至于耍舞的方法,更是多姿多彩,有二三十米长的蛟龙,在广场上飞舞翻腾的有武舞;还有文舞、软舞,既可在舞台上,又可在室内、厅堂、小桥乃至墙垣上耍舞的,它刚中带柔,既矫健,又柔美,舞得潇洒,别有情趣。 最令人难忘的,要数丰顺埔寨乡等地的"火烧龙"了……火龙用竹蔑扎架,裱糊上一层层自纸,龙头高昂,双目如铃,口含宝珠,龙身有9节或11节、13节,遍体彩绘鳞甲,栩栩如生。火龙全一长十几、二十米,龙身四周捆扎了五颜六色的鞭炮、烟花,更显得五彩斑斓。 每逢大年,埔寨乡五个村子各出一条火龙。火龙出门,要在鞭炮、锣鼓声中,由几十位手擎熊熊火炬和长串鞭的小伙子,从各自的祠堂请出火龙,左右还簇拥着鲤鱼灯、鳌鱼灯—它们也身装鞭炮、烟花。 耍舞火龙之前,主持人先在广场上鸣放鞭炮,以发出引龙出海的信号。于是,一队举着红黑双色木棍的壮汉,闻讯跑人场内,踏着急速的锣鼓点在场内转圈。他们边跑边耍舞木棍,终于清出了足以主七火龙起舞的宽阔场地。这时,在火爆的鞭炮声中,火龙登场了。耍龙者皆赤膊袒胸,身穿短裤,分别手持龙头、龙身的把竿。 他们紧随龙珠而舞,忽儿向上猛跃似飞腾入云,忽儿向下俯冲如破浪潜海,时而翻腾,时而扑闪,时而旋绕,极为壮观。 火龙舞至高潮,主持人人场,先点燃鳌鱼、鲤鱼灯上的烟花,再一一点燃藏于龙嘴的焰火,霎时,龙嘴火焰四射,并引燃了捆扎于龙身的鞭炮。于是,从龙头到龙尾,皆火光四射,鞭炮连声,硝烟弥漫。这时,广场四周的烟花架的各种焰火,一也点燃起来。一串串五彩缤纷的烟花,或似"五谷丰登",或像"‘天女散花",还有能发出阵阵鸟鸣声的"百鸟朝凤"……它们在初春的夜空交织出一幅幅绚丽多彩的图画。 这时,舞龙者更加精神抖擞了。他们全然不顾焰火的烧灼,鞭炮的崩炸,勇敢地举着熊熊燃烧的火龙,上下翻飞,左右腾闪,向观众展示出最为惊心动魄的一幕。客家人认为,舞龙者倘被焰火、鞭炮烧起血泡、疤痕,不但成为勇敢的印记,也预示着今年将大吉大利。如果被哪位姑娘看中了,那就真个应了"舞龙得福"的民谚了。 其实,龙是世间并不存在的神物。作为上古一华夏氏族的图腾,龙原是人首蛇身像。后来,华夏氏族在兼并、融合别的氏族中,吸收了其他氏族图腾的某些特征,逐渐形成了角似鹿、头似蛇、眼似虾、耳似牛、颈似蛇、腹似厦、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的龙的形象。于是,"龙有九似"便成了历代绘龙、扎龙、绣龙的典范。后来,龙更被赋予种种神奇色彩,它可大可小,能明能暗,上可升天,下可潜海,还能兴云布雨。于是,从两千多年前的西汉开始,民间便有了舞龙以祭田祖、祈甘霖的民俗活动,并有春舞青龙、夏舞赤龙、秋舞自龙、冬舞黑龙的规矩。 龙既然是华夏民族的图腾崇拜之物,何以客家却有在新春佳节烧龙之举呢?据说,当地民间认为,舞火烧龙能驱邪治病,兴旺村寨。在丰顺埔寨乡村民流传着这样的故事: 很久以前,埔寨乡飞来一条恶龙,它兴妖作怪,与百姓作对。一年大旱,一对年轻夫妻带领乡亲凿山挖渠,引来了山泉。谁知这恶龙也出来了,喷出烈火烧死了这对夫妻。他们的儿子张共长大后,决心为民除害。 他去四川峨眉山求仙学得高明法术。三年后,张共回乡,与恶龙苦战三昼夜,终于打败了恶龙,恶龙逃进一个石洞。张共引来神火,把这作恶多端的恶龙烧死在石洞里。张共也精疲力竭,最后倒在洞口。 这一年,埔寨乡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为了纪念张共,欢庆丰收,村民便在元宵节之夜举行烧龙的民俗活动。 如今丰顺舞火龙的习俗已进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目录,当地已制订了保护、开发利用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