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新生儿败血症最佳时间


  新生儿败血最佳时间?首先我们要知道如何识别早起新生儿败血症才能尽早的为孩子治疗。那么如何诊断新生儿败血症呢?以及新生儿败血症怎么治疗?
  如何识别新生儿败血症
  尽管新生儿败血症的表现缺乏特异性,但它们是新生儿的一些异常表现,要早期发现败血症,就需要注意观察孩子的异常表现,我们将新生儿败血症的危险症状归纳为三少、二不、一低下。
  三少即少吃、少哭、少动。少吃是指新生儿吃奶明显减少或吸吮无力。母亲发现孩子吃奶不像以前吃奶那么迫切、那么有力,吃奶时间不足以前的一半时间长,吃牛奶的孩子吃奶量比平时减少了一半以上。少哭是指新生儿哭的次数减少或哭声低微。
  正常新生儿在尿湿后、饥饿时等不适情况下都会哭闹,而且哭声响亮。而败血症的孩子常不哭闹,或只哭几声就不哭了,而且哭声低微。有人把它形容为猫叫的低微哭声。少动是指新生儿四肢活动减少,或全身软弱。正常新生儿屈肌张力高,表现为四肢屈曲,你将手指放在他的手心,他会紧紧抓住你的手指,而且四肢能自主出现活动。
  败血症的孩子四肢及全身软弱,你将他的上肢抬起后放下,他的上肢不是表现为屈曲明显的反应,而是会掉落下来,也不会抓紧你的手指,而且四肢很少活动。
  二不即体温不升及体重不增。体温不升是指新生儿测体温时在35.5℃以下。平时小儿手足温暖,败血症时小儿手足发冷。体重不增是指新生儿出生后因败血症使体重没有正常增长。正常新生儿出生后有生理性体重下降,但下降的时间在生后3-4天最明显,下降的幅度不超过出生体重的10%,以后逐渐恢复,在生后7-10天恢复到出生体重,以后小儿每天体重增加约50克,满月时体重增长在750克以上。而败血症的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超过正常范围,在体重增长期体重不增加。
  一低下即反应能力低下,或精神萎靡。正常新生儿在受到刺激时可做出适当反应,如微笑、注视、惊醒等,而败血症的小儿则表现为反应能力低下,昏昏欲睡,精神差。
  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
  可分为早发型和晚发型。早发型多在出生后7天内起病,晚发型在出生7天后起病,感染发生在出生时或出生后,病原体以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常见,常有脐炎、肺炎等局部感染病灶,病死率较早发型相对低。临床表现在早期以非特异性症状为主,包括精神不好,反应不佳,哭声减弱无调以及奶欲减退等。
  新生儿败血症怎么治疗
  1、病因治疗及时选用适当的抗菌药物是治疗的关键。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选用有杀菌作用的抗生素。如G+菌选用青霉素类,产酶菌株选用新青霉素类或第一代头孢菌素、林可霉素等;G-菌选用氨苄青霉素、核糖霉素或第2、3代头孢菌素。在病菌不明确时可选用抗菌谱较宽的药物。重症感染可联合用药,但应注意由此引起的菌群紊乱及二重感染。为尽快达到有效血药浓度应采用静脉途径给药。疗程视血培养结果、疗效、有无并症而异,一般7-14天,有并发症者应治疗3周以上。
  2、及病灶清除局部有脐炎、皮肤化脓灶、口腔粘膜溃烂等应作相应处理,切断感染源。
  3、免疫治疗可直接补充新生儿血中的各种免疫因子及抗体,增强免疫功能,促进疾病恢复。方法包括多次小量输入新鲜全血或血浆,换血疗法,粒细胞输注,以及免疫球蛋白、免疫核糖核酸治疗等。
  4、支持疗法卧床休息,加强营养,补充适量维生素,保证热卡供应。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必要时给予输血、血浆、白蛋白和丙种球蛋白。高热时可给予物理降温。
  5、对症治疗采用物理方法使患儿保持正常体温。发绀时可吸氧。有循环障碍者应补充血容量并用血管活性药物。烦躁、惊厥可用镇静止惊药。有脑水肿时应用脱水剂。
网站目录投稿:丹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