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眼睛是人的视觉器官。眼睛除了作为视觉器官以外,通过眼睛还能表达人的丰富情感。正如人们常说的"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为了保障孩子良好的视力,预防儿童近视眼家长需要做到哪几点呢。 1.定期检测儿童的视力。家长应定期检测儿童的视力,以便早期发现视力低下的儿童,查明原因,采取应有的防治措施。如让视力下降、影响学习的学生必须戴矫正眼镜,配戴的眼镜一定要由专门眼科医师决定配方,不能借别人的眼镜戴;高度近视的人要避免参加各种激烈运动,以预防视网膜脱离等严重后果。 2.小培养良好的用眼习惯。指导儿童从小培养良好的用眼习惯,自觉地注意用眼卫生。读写时姿势要端正,即头正、不歪斜,眼与书桌面和书本保持一定的距离,一般要求在30~35厘米以上的距离为宜,不宜少于25厘米。阅读时使书面与视线成直角,这样每个字的笔划延伸到眼睛所形成的视角最大,字在视网膜上所形成的影像最清晰。因此,最好把书上端适当地垫高或用手托高,使书本与桌面形成30°~40°角,这时只要头略向前倾,便可使书本上的文字显得最清楚。走路和乘车时不要看书,不要歪头写字和躺着看书。因为不易保持眼与书的合适距离,而且还要不断变换距离,使眼睛容易疲劳,躺着看书还容易形成斜视。 儿童看电视的时间不宜过长并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一般在连续看电视半小时后应休息5~10分钟。眼睛与电视屏面的位置,应比儿童的眼睛稍低一些。其距离一般应是屏面对角线的5~7倍。室内要保持一定的照度以免产生眩目。看完电视后,可以做些轻松的全身活动或眼保健操。同时看电视的时间不宜过长。 3.光线充足。儿童的学习环境要保证适当的照明条件。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都应当在充足明亮的光线下学习,不要在昏暗的弱光下、月光下看书;更不要在黄昏、黎明或天色阴暗的时候看书。 在直射日光下或刺目的电灯光下读书可产生强烈的眩光,刺伤眼睛,影响视力。在蜡烛光和不带罩的煤油灯下看书,因为它们的光亮摇晃不定对眼睛最为有害并可产生头痛、头晕的感觉。因而不要在上述光线下看书。 看书时,光源要来自左上方,可避免刺目的光线和来自其它方向的光线而产生的阴影妨碍阅读和书写。光源的位置可根据亮度适当地调节,如灯泡度数大的可高一些,灯泡度数小的可低一些等。 4.适宜的课桌和椅子。儿童读书写字时,要有适宜的课桌和椅子。室内空气流通,温度适宜,应在16~18℃左右。一般桌椅要适合儿童的身高和坐高,以免儿童因桌椅不适合而影响其读写姿势。此外,学生上课时的坐位要定期调换,最前排的书桌应与黑板保持在2米以上的距离,以免产生不必要的视力影响。要做到"六个不要"即是a:不要躺着看书;b:不要连续长时间看近;c:不要趴在桌子上歪头看东西;d:不要在光线太暗或太亮的地方看东西;e:不要勉强看太小的东西;f:不要看一些印刷不清的书或显示不好的屏幕。 5.防止用眼过劳。在长时间的学习或近视工作时,其中间应有适当的休息或游戏,或换一些不使视力紧张的学习,如唱歌,跳舞等。当连续阅读或写字时间较长时,每过一小时,就应当使眼休息,进行几分钟远望。课间休息的几分钟,教师一定让学生到外面去活动,纠正固定的坐姿引起的肌肉疲劳和放松眼的调节。 6.加强全身锻炼、①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最新的国内外研究,每天户外活动一小时,可以减少30%的近视发生率;每天户外活动2小时,可以减少近45%的近视发生率。所以即使是在户外走动都可以减少近视的发生,小朋友们,走出来吧!②学生在学习阶段因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为消除视疲劳应经常性望远,多参加体育活动,增强体质;(方法:站在某处,找一个比较远的树和一棵近一点的树,然后观察近处的树一会儿,再观察远处的树一会儿。这个方法有调节眼睛肌肉,放松的作用。观察的时候要尽量多看树的细节。)③做眼保健操是我国中小学校重视眼保健工作的具体体现,通过按摩眼部周围各穴位和肌肉,刺激神经末梢,增加眼部周围组织血液循环,调节眼的新陈代谢,从而达到消除疲劳,增强视力,预防近视的目的。此外,多接触青山绿水等大自然景物,也有利于眼睛的健康。 7、注意适当的营养。少吃甜食和辛辣食物,糖分摄入过多在体内血液环境中呈酸性,易造成因血钙减少,影响眼球壁的坚韧性,促使眼轴伸长,导致近视眼的发生与发展。 研究发现,饮食中增加蛋白质,减少碳水化合物供应,可使有遗传背景而发生近视的青少年减少或中止近视度数的增加。因此,为避免发生近视,少吃糖果和高糖食品。食糖过多,会使血液中产生大量酸性物质,酸与肌体内的食盐,特别是钙相结合,造成了血钙减少,这就会影响眼球壁的坚韧性,使眼轴易于伸长,助长了近视发生和发展。研究表面,预防近视可补充蛋白质、钙质、磷质、胡萝卜、豆芽、橘子、广柑、红枣等蔬菜水果也对预防近视有益。 8、定期做视力检查。凡视力不正常者应到合格眼镜公司的视光师或眼科医师处做进一步的眼睛检查。 以上就是佰佰安全小编为您介绍预防儿童近视眼家长需要做到哪几点的内容,本网儿童安全教育知识库中还有很多关于儿童安全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关注本网的内容,以便让孩子更健康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