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知识的掌握及迁移的基本方法简说


  阳志乔
  学科能力要求不外乎是基本知识的准确掌握及正确的迁移。不少同学对如何掌握学科基本知识,感到难记难理解,在运用知识时又茫然不知所措,这反映了相当一部分同学在知识的掌握及迁移能力培养方面存在方法上的缺陷。下面就此问题作如下简说,希望借此对同学们在学习时有所启发和帮助。
  一、准确、全面掌握知识体系
  "万丈高楼平地起",高楼的高度与高楼根基的牢固和深厚成正比。学习也一样,基础知识就像高楼的根基,知识的运用能力就像高楼的高度,如果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打底,要想具备较高的运用能力是不可能的,而仅靠一些答题"技巧"和机械性的记忆来走"捷径",那更是不可取的。知识是能力的基础,不存在脱离知识而孤立存在的能力。
  通常情况是,不少同学因为考试注重能力考核就忽视基础知识的深透理解和掌握,或者对知识的掌握仅仅停留在对教材的泛泛阅读上,这样得到的知识只能是零碎而模糊的,甚至是似是而非的,其结果是既难记忆,更难运用,甚至在运用时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怎样才能准确、全面和牢固地掌握教材的知识点呢?我认为应遵循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对知识点,要力求准确理解其精神内核。
  因为只有理解了的知识,才能留下深刻的印象,才能准确自如地运用。要求对概念、观点要准确、全面地弄清其内涵、外延以及与其它概念、观点的区别和联系。
  例如"从实际出发"这一方法论要求,其内涵是"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其外延包含两个角度:其一是"从全面的整体的实际出发,而非从局部孤立的实际出发"(空间范围);其二是"从变化发展了的实际出发,而非从过去或未来的实际出发"(时间范围),同时还要与"从实际出发"的对立面——从主观出发的两个表现: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相比较区别。而对于一些抽象的知识要用一些熟知的事例加以类比或说明,化抽象为具体,以便于理解和接受。
  如关于"国家之间的亲疏冷热关系由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的观点,用"中美关系的曲折反复"这一典型时政例子来说明就比较清楚了。从各类考试阅卷的情况来看,学生的千错万错皆是对概念、观点理解上的错。
  第二,对知识点的精要内容进行提炼、浓缩。
  提炼、浓缩知识点的过程就是进一步钻研教材、深化理解的过程。同时,通过对知识点的提炼、浓缩,就排除了那些非本质意义的一般性的内容,而从中摄取基本观点的精要成份,从而使知识观点鲜明、突出,便于准确掌握知识的实质,同时又便于记忆和表达,这样就可以尽可能地避免答题中普遍存在的东拉西扯、层次混乱、运用术语不当等毛病。
  不少同学学习文科知识,习惯于只作一般性地泛泛浏览,平均用力,每句话都想记住,而对观点不作进一步地概括提炼,其结果往往是对知识点似乎有点印象,又似乎不太清晰,要准确表述出来还比较为难。
  有些同学说,我通读了课本几遍甚至十几遍,但觉得还是记不住,问题就在于充斥在脑海中的知识太庞杂,太模糊,没有概括提炼,没有清晰的知识线条。在阅卷中,普遍的问题是,很多学生答题洋洋洒洒地写了很多,但都不及要害,答不到点子上,做了许多"无用功",还不如有些考生点到要害的一两句话甚至几个字有价值。例如,关于市场经济的内涵问题,有些同学觉得很抽象难懂,其实通过去粗取精后就可提炼出它的精要内核:一是市场对资源的基础性配置作用,二是市场的配置作用要在国家宏观调控下进行。
  第三,对知识点进行梳理,构建知识体系框架。
  这样做,可以求得知识点之间的贯通,利于对整体知识的复习和记忆,便于在考试时知识的再现。
  构建知识体系可从大到小分支展开,这知识体系好比是一棵树,第一层次是它的主干结构,第二层次是主干结构上的分枝,第三层次是各分枝上的枝枝叶叶。具体就每一课来说,知识体系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每一课所包含的主要观点,一般是每一课中"节"的标题内容;第二层次是每一节中所包含的主要观点,一般是每一节中"框题"的标题内容;第三层次是第二层次要点内容的具体展开。
  以哲学的第一课为例说明。
  第一层次列出三个内容:一、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二、人们的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三、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
  第二层次以第一层次中的第一个内容——"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为例说明。该内容分为两个内容:一、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二、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第三层次以第二层次的第一点——"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为例说明。该内容分为两个内容:一、人类产生之前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二、人类产生后自然界也是客观存在的。当然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再分下去,这要看具体的内容需要来定。下一个层次是对上一个层次的具体化或说明。
  在分好层次之后,要用线条把相关的知识内容连接起来,并附上内在联系的说明,或总结上升为观点,使知识的联系直观化,一看就一目了然。
  构建知识体系,首先应以一课为单位,这是知识体系的基本单位,在此基础上可放大到课与课之间直至整个学科体系。以哲学为例:在构建好每一课的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可分别以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人生观为单位做一个知识体系简表,以展示其内在的联系,还可以把哲学常识的四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做一个简明体系图,直观显示出唯物论与辩证法之间、辩证唯物论与认识论之间、认识论与人生观之间、世界观与方法论之间的内在联系,在系统图表中作上标记和说明,使之相互贯通,浑然一体,简明易懂、易记。
  这样在脑海中有一幅这样的知识体系图,在运用知识时就可信手拈来,且触一点而及其余,避免在答题时常出现的"想不起来"的现象。值得提醒的是,构建知识体系可淡化知识的章节界限,并根据其内在联系进行调整和串联,以达到彼此交融、左右逢源的知识境界。
  第四,知识系统化与重点难点化的结合。
  知识的重点是重点知识在知识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难点是由理解运用的层次要求决定的,是考试中决定区分度的重要砝码,重点、难点(有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和生活热点这三点构成考试中的出题点。
  若学习中没有重点,"胡子眉毛一把抓",则既费力耗神,又因不能吃透知识的精髓而难以对知识准确地辨别和运用。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要撇开非本质的表面化的东西,紧紧扣住知识的核心,"以点带面"地辐射知识之"面" ,使得重点突出,脉络清晰。
  以哲学常识第一课为例:本课的核心重点是"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以及相应的方法论要求——从客观实际出发,而世界的客观性、意识是客观世界的反映这两节内容的最终归结点都是为了说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都是围绕这一核心知识展开的。其中的难点是: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不能改变世界的客观性;物质概念;意识的反作用;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等等。
  第五,对知识的学习要进行必要的反复,以求对知识的理解不断深化、巩固和提高。
  孔子有云:"温故而知新。"如今看起来,这句话所蕴含的深意仍然闪耀着它智慧的光芒。通过"温故",可以进一步"咀嚼"其中的内涵,渐渐地悟透其中的深意。我们虽然对知识点进行了理解和梳理,但不及时地复习反复,知识就会回生。
  反复的具体形式因人而异,但有几种方法值得借鉴:一是复习间隔时间由密到疏的过渡法,这是记忆遗忘曲线规律的要求。二是回忆式法,因为回忆可以充分调动大脑参与再现、推理和整理等思维活动,从而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变被动记忆为主动记忆。三是联想记忆法。联想,就是在各知识点之间找出其中的内在联系,在再现知识点时由此及彼、触类旁通。四是比较法。
  通过比较易混知识点的异同,使我们对知识点的掌握更清晰、更准确。
  二、迁移知识,实现知识向能力的提升
  知识迁移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即运用知识分析、解答问题的能力。如果不具备知识迁移能力,知识就成为了僵死的东西,在考试中就会陷于"空有知识但却一筹莫展"的境地。那么如何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呢?
  第一,多思、培养创新精神,克服思维惰性,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这是发挥思维主动性,提高思维能力的性格基础。多思和创新精神是良好的个性特征和品质,是一切学习成功的心理基础。通过多思和创新,就能磨练思维,启迪智慧,以独辟蹊径,开辟思维的新境界。
  第二,要创造一个宽松的思维环境。
  在教学方法上,一方面要求老师必须采用正确的启发式教学法,即通过得当的提问这一信号,使学生产生回答问题的愿望,从而引发思维。因此,提问是促成思维发展的催化剂。但是,提问不当——或太滥、或太深,就会使学生产生腻味和茫然感。所以,提问的内容和方式要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另一方面。老师在讲课中要层层诱导,思路缜密而清晰,并在其中总结出相应的思维方法,起到示范作用,以便于学生在思维中模拟。同时,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要始终保持一种宽松、自然和活泼的气氛,消除压抑和紧张感,特别要及时捕捉学生思维中闪现出来的智慧火花并给予肯定和褒扬,以鼓励、增强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自信心,使思维向更广阔的空间和纵深发展。
  第三,适度训练。
  训练是知识向能力转化的桥梁。只有加强训练,才能磨练思维、开阔思路、触发灵感,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才能最终得到落实和提高。训练一般分三种形式:一是自测。即在老师的指导下,找出有份量的试题,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适量的思考,先拟出答案,然后同参考答案对照,找出不足之处,这一点一定要克服"边看题边对照答案"的懒惰作风。二是对辩。对辩是指学生之间就某一问题展开讨论。
  其作用在于,通过对辩,使人全身心地投入思辨中,尽其所能搜寻相关知识点并进行一系列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从而使自己的智能得以充分地释放,使自己的认识得以补充、深化和纠正,克服个体思路狭窄、方法单一的缺陷,从而引发多角度思维,开拓思路。通过对辩还可以增强表达能力,突破教材叙述格式的约束,逐步形成准确熟练运用政治术语和不同词汇对同一问题进行不同形式的自如表达的能力。三是由老师精选试题,组织专题测试。通过规定时间内的紧张而有序的测试,可以提高学生思维的反应敏捷度,同时从中发现学生的薄弱环节,老师可就此进行有针对性地讲评,指出疏漏和偏差,引出正确方法。
  第四,遵循一般的思维步骤和逻辑思维方法。
  方法是开启思维和智慧的钥匙。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思维方法,才能澄清迷雾,引出新的思维路子。首先,想问题要把握问题的精要,舍弃那些表面的、粗糙的、非本质的东西,抓住与问题紧密关联的精粹部分;其次,搜索、再现与问题相关的知识点,使对问题的分析建立在知识或理论的根基上;再次,根据问题的内在联系,进行符合思维规律的判断、推理活动。同时在思维过程中要学会一些常用的逻辑思维方法。如分析与综合法;联想法;本质分析法;逆向思维法;历史、辩证分析法等,其中"分析与综合法"是最基础最普遍的思维方法。
  这些思维方法能引导我们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问题,从时、空角度进行纵横扩展,克服思维的凝滞性,改变思维定势,走出思维困境,从而能灵活地进行阐发创新,从而使我们形成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和辩证性。
  第五,知识点与生活热点相结合。
  知识的迁移,最终是落实在社会生活实际问题上的,平常要养成用所学知识分析这些社会生活问题的习惯,习惯成性格,性格成能力。要特别关注近期国家重大焦点问题,其中又要重点关注强烈体现"国家意志"的政策,还要关注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政策与事件。
  如"构建和谐社会"、"新能源战略"、"环保问题"、"住房政策调整"、"生育政策调整"等。对热点问题要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多角度分析,并潜心思考、反复"咀嚼",以使这些分析思路和结论深深地内化在脑海中。分析热点的习惯一经形成,一定会提升分析热点问题的能力,这样,在遇到高考分析热点的试题时,就会有一个从容的心态应对自如了。
  第六,知识迁移的训练与归纳、总结相结合。知识迁移的训练若不及时分类归纳、总结,而一味地沉入茫茫题海中,则不仅学习负担沉重,而且效果也不明显。及时的归纳、总结有助于积累经验,吸取教训,不断感悟,从而逐步形成符合思维规律的思维方法和表达风格。
  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知识是基础,思维方法是向导,训练是保证,三者缺一不可。学无定法,但学习有法,同学们只有以科学的学习方法为先导,才能避免走事倍功半的弯路,才能在一定的时间内有较大的进步。
网站目录投稿:盼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