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欧洲中心的美式大学用新型国际教育培养世界公民


  培养世界公民、推进新型国际化教育的理念,在兼具欧美两种教育体系的这所瑞士大学里,得到了很好的践行。
  在瑞士与意大利的接壤之地,坐落着一个幽静的湖畔城市—Lugano(卢加诺)。郁郁葱葱的树木拥着一潭蔚蓝幽深的湖水,正如这个城市名在意大利文中"秘密的森林"的意义一样,给人一种神秘且悠远的感觉。
  作为瑞士提契诺州的第一大城市,卢加诺保存着鲜明的意大利式生活方式,两国风格融合的城市气质让其成为体验跨文化环境的绝佳地方。这种多语言、多文化背景的国际环境,正好符合了瑞士富兰克林大学创始人建立之初的设想:希望通过向学生提供国际经验,加强不同国家和文化成员之间的关系。
  小决定大梦想美国第一所驻欧洲高等学府建成
  20世纪60年代,美国还深陷在越南战争的泥沼之中,这个冗长的战斗也让它的欧洲盟友陷入了沮丧。在对美国劝说未果的情况下,欧洲各国政府开始对越南战争持暧昧态度,引起了一帮血气方刚青年学生的强烈不满和抗议,这种铺天盖地的怨念开始蔓延至整个欧洲乃至全球,甚至导致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法国式文化大革命"五月风暴"。此时,位于法国东部的永久中立国瑞士,有一家名叫弗莱明学院的美国学校正悄悄地关闭了它的教育大 门。
  为了继续倡导新型国际教育,弗莱明学院的4名老师:Theo Brenner(西奥·布伦纳)、Wilfred Greens(威尔弗雷德·格林斯)、Pascal Tone(帕斯卡·托恩)、Jacques Villaret(雅克·维拉雷特)和学院欧洲委员会主席萌生了一个美好的愿景并将其付诸于实际行动,他们以Benjamin Franklin(本杰明·富兰克林)的旧世界与新世界全球性智能交流理念为基石,成立了一所新高等教育机构—Franklin College(富兰克林学院),这也成为了美国第一所驻欧洲的高等学府。
  最初的校园选址于卢加诺一所18世纪的别墅之中,而学院的第一批学生,则是帕斯卡·托恩用了1970年一整个夏天的时间从纽约市招揽而来的。那一年,学院仅仅雇佣了10名教员,共开设了以文明、艺术、政治经济学、语言和文学四个课题为主的36节课程。
  在接下来的时光中,学院开始了它颠沛流离的搬迁之旅,直至1986年,富兰克林学院才终于在位于索伦戈的蓬特·雷萨校区定居下来。同年,它也被美国中部高等教育委员会(MSCHE)从认可的两年制学院认证为四年制学院。
  学院在稳步发展中迎来了千禧之年,新的千年也给学院带来了新的发展。2005年,富兰克林学院的本科生课程获得瑞士大学委员会的认可。2010年,富兰克林学院创建了第一个硕士学位项目,并成立了泰勒全球企业管理研究所。2013年,富兰克林学院获得瑞士大学委员会的正式认证,被公认为瑞士大学系统中的一个大学机构,并且成为了世界上唯一一个在美国和瑞士都获得完全认证的高等教育机构。2014年,已经45岁的富兰克林学院正式更名为瑞士富兰克林大学。2018年,临近半百生日的富兰克林大学,正式出现在中国教育部涉外教育监管信息网的瑞士高校名单中。
  机缘巧合的"搬家的好机会"
  威廉·穆伦和教育的缘分是从当老师开始的,平易近人的性格让他在德国教书期间跟同事及学生相处融洽,也让他收获了爱情:他遇见了自己的妻子。对教育事业的热忱让他在高等教育行业一干就是20多年。无论是最开始在德国教书育人,还是去到美国之后开始从事行政管理工作,威廉·穆伦对教育的热情始终如一:"我进入了教育领域更高级的角色,使得教学的时间变少了。但是如果有空余时间的话,我仍然十分愿意教学。"
  来到瑞士富兰克林大学,对于威廉·穆伦,不但获得了事业上一个新的机遇,而且圆了他家庭团聚的愿望:"我妻子是德国人,她的家人住在欧洲。所以,当瑞士富兰克林大学提供这个职位的时候,我们都觉得这是一个搬家的好机会。"
  多语言系统的瑞士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是德语,在瑞士26个州中有17个是德语州。瑞士富兰克林大学所处的卢加诺虽然与意大利接壤,是意大利语区,但只要往北走,就可以进入德语州,3个小时的车程便能到达德国,"我们经常在周末旅行、休息、拜访家人,或者只是去一些有趣的地方。"威廉·穆伦和瑞士富兰克林大学的缘分,从这里开始生根发芽。
  国际化视角
  让学生收获独一无二的教育体验
  建校伊始,富兰克林大学的5名创始人就秉持了一个信念:要创造一种新型国际化高等教育模式。所以国际化在瑞士富兰克林大学的组成因素中一直至关重要:学校从老师到学生都来自世界各地不同的国家,国家数量多达60多个。这些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因不同的生长环境、文化背景造就了不同的世界观和对事物的不同理解。
  为了更好地配合学校的国际化环境,富兰克林大学的课程也会根据社会、政治、经济条件方面的全球性趋势进行相应调整,力求让学生收获独一无二的国际化学习和体验。穆伦也表示:"在招生时,我们就更偏向于选择那些有好奇心,想在国际环境中学习,并且能够很好地表达自己,可以带有批判性和创造性地思考,同时足够成熟能适应异国环境的学生。"
  瑞士富兰克林大学一直贯彻的新型国际教育理念,是对教育改革的实践,而教育改革一直是全世界教育界绕不开的话题。中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全面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指导。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讨论十九大报告时也明确表示,到2020年,中国新的高考改革制度将全面实行。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生涯规划教育开始成为中国大学课程改革一个重要的课题。而瑞士富兰克林大学在这方面早已先行一步,学校有一项独具特色的学习项目—Academic Travel(学术旅行)。与其它任何學院开设的课程不同,学术旅行是将旅行与学术课程有机融合:每学期有两周的时间,由一名教授带领20-30名学生到特定的国家进行旅行,让学生们带着学术课题,在异国实践中获得更深入的学习体验和人生领悟。
  "遠离校园,旅行学习的经验是无与伦比的!"就读于瑞士富兰克林大学的学生感慨道,"旅行是一种特殊的学习经验,在课堂上学习到的东西,不去实践一下的话往往很快便会忘记。"
  将自己置身于一种文化中,亲身去了解一个社会是如何运作的,会加深了自己对事物理解的层次,这些事物也会因此而变得更加真实和生动。威廉·穆伦形容这种学习方式就像"把世界变成了实验室",学生在观察和体验中学习并发现自我,会对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
  当然,每个学期去到一个新的国家学习两周并不是瑞士富兰克林大学国际化教育唯一与众不同的地方。富兰克林大学学生的学习场所不局限于教室、图书馆和礼堂,他们在买东西、坐火车和交新朋友的同时也在吸取新的知识与理念。国际化的教师和学生团体提供了具有跨文化视角的浸入式环境,让学生每天都有机会接触自己文化以外的其它文化,使得在校园里学习或放松的每一刻都变成一种学习体验,随时随地从世界各地的人那里获得不同的国际化视角的知识感悟。
  2019年,瑞士富兰克林大学即将走过它的半百岁月,未来,学校也将继续贯彻始终一致的价值观:通过课堂内外的互动进行个性化学习,通过旅行直接接触来真正了解不同国家的人和文化,以及在全球化自由的教育中积极地参与世界事务,让学生真正成为一个世界公民。
  拎客
  瑞士富兰克林大学
  瑞士富兰克林大学于1969年成立,成立之初为富兰克林学院,2014年更名为瑞士富兰克林大学,是一所私立大学。学校同时拥有美国、瑞士和中国教育部的三重认证,强调在文化多样化的环境中进行国际接触和经验学习,为文科教育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创新的方法。瑞士富兰克林大学还在上海设立了中国代表处,该代表处是大学在中国负责留学的外派机构。
  学校类型:私立
  特色专业:国际管理学、国际经济学、国际银行与金融学、国际关系学、法语、意大利语、艺术史和视觉文化、传媒和媒体研究、文学与文化差异研究等
  学校地址:瑞士提契诺州卢加诺市
  教学语言:英语
  学校人员地区占比:北美(52.4%)、拉丁美洲和加勒比(6.3%)、欧洲(25.3%)、亚洲(5%)、中东、北非和大阿拉伯(9.7%)、撒哈拉以南非洲(1.5%)、澳大利亚和大洋洲(0.5%)
  中国代表处地址:中国上海市延安东路588号东楼16A座
  中国代表处电话:400-688-5873
  采访摘要
  Q:《留学》记者
  A:瑞士富兰克林大学副校长(分管招生管理与营销)兼校董会成员威廉·穆伦(William Mullen)
  Q: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inese students and local students currently studying in FUS, how are Chinese students doing there? What do you think ar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Chinese students compared with local students?
  A: Our Chinese students are very happy at Franklin, and do well in their studies. They are very diligent and hard working. Our campus is very welcoming, and Chinese students feel very safe and welcome studying in Switzerland. Chinese students need to be very capable in speaking and writing in English, are required to learn another Swiss language (German, Italian, or French), and the local language in our Canton of Ticino is Italian, so Chinese students need to be very adaptable at learning and switching languages. European students are very used to switching languages, but this seems to be more difficult for American and Chinese students. But with an open mind and practice, they do just as well as others.
  Q:What do you think is worth learning about education from Chinese universities? And on the contrary, taking FUS as an example, are there any concepts, practices and systems should be used for reference by Chinese universities?
  A: Of course China is well known for the strength of the science programs at the C9 League universities, but what I find fascinating is the fast and strong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ies in China. Universities in Europe do not develop and change so quickly. I think the liberal arts model, which is small but growing quickly in Europe, is an interesting practice for Chinese universities to consider. In this model students study multiple subjects, but have a major or concentration in one or sometimes two areas. There is an emphasis on both learning concepts, and understanding the impact and significance of these concepts from various perspectives. Students are pushed to think beyond simply learning facts, and need to be able to develop their own opinions based on applying what they learned.
网站目录投稿:绿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