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丽娜+刘海蒂 摘要:本文通过对我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进行分析,旨在研究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毕业生后续管理的工作规律,借鉴吸收国内外先进的就业服务理念与经验,提高服务质量,揭示合作办学人才的培养模式、培养质量与毕业生就业之间的本质联系,以此提高项目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毕业生就业;追踪管理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毕业后续追踪管理研究,就是研究项目毕业生就业管理工作规律,提高服务质量,揭示合作办学项目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质量与就业之间的本质联系,以此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各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越来越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和随之而来的管理服务问题也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 三峡大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自2001年开办以来,已输送300多人赴英国、美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国留学,出国率达到85%以上,截止目前已有200多人完成学业,毕业率达到93%,部分学生继续在英美一些高校读研或在跨国公司工作。如何掌握学生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并给予建议和指导,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和申请读研的成功率,这些都关系着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能否长期、稳定的发展。 一、合作办学项目毕业生就业情况介绍(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 目前我们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014~2016届近三年内的应往届毕业生按照国内直接就业、海外求学、海外求学后就业、国内升学、国内升学后就业等五种类型设计了调查问卷。对毕业生现状和对学院的教学、学生管理的看法开展追踪问卷调查和访谈工作,收集了大量的反馈信息。 以电气专业为例,大多数毕业生既懂得英语又有专业的优势,就业机会要高于国内普通专业相应专业的毕业生。通过对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该专业的就业质量较高,读研比例逐年增加、专业就业比例持平,毕业生的工作能力及职业素养赢得用人单位较高的满意度,部分学生获得赴英国继续学习和深造的机会。 二、合作办学项目毕业生就业存在的相关问题 1、对项目学生就业率重视程度不够。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每个学校的重中之重,就业率已经纳入到各个高校和学院的目标任务考核之中,并采取了多种行之有效的措施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服务,组织相关人才招聘会、专场洽谈会开通就业渠道,做好服务工作。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毕业生,由于学生人数较少,且大部分学生都在进行国家电网入职考试、部分学生有读研或出国深造的需求,因此合作办学项目的电气类毕业生就业压力还没有完全显现出来,相关部门对此类毕业生就业工作还没有高度重视,很少单独组织就业招聘会等活动。另外在毕业生就业调查中,我们发现有部分同学因为家庭环境优越,不着急找工作,缺乏就业心理准备,就业期望值很高,容易形成眼高手低。 2、与毕业生联系、沟通不畅。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是一座通往国外合作院校学习深造的桥梁,为很多毕业生提供了国外学习深造的机会,因此一些学生到国外学习和就业很正常。但由于学生出国以后在信息交流方面沟通不畅,无法及时进行后续的跟踪了解,致使该项目学生长期处于失联空白状态,总体来说没有在学校与学生之间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 3、毕业生就业意识薄弱,没有长远的职业规划。由于中外合作办学的生源质量与普通专业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培养环节过程中教师需要花费多几倍的精力去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通过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及能力,变被动就业为主动创业,将大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兴趣结合,消除大学生"眼高手低、有业不就"的思想,调整自己过高的、不切实际的想法,到基层去谋求发展,到艰苦的地方去创业。 三、对合作办学项目毕业生后续追踪管理的建议 1、重视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引导毕业生建立科学的就业观。 在新生入入校以后,在入学教育系列讲座中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讲坛,邀请经验丰富的就业规划老师为新生进行就业指导讲座,让学生能够从一开始就充分了解国内外政治形势,就业政策等,加强学生的就业观念。同时在学生出国教育中也相应的增加毕业生就业的相关指导讲座如简历制作,面试技巧、派遣流程等,规范学生的毕业工作,引导学生明确职业发展目标,积极主动的就业,树立积极的就业观。 2、提高就业服务意识,建立校友信息库。针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学生在国外毕业的现状,以新网络媒体为抓手,紧密抓住每个毕业生。通过网络保持与国外就读的每一个毕业生的联系,随时掌握他们的学业完成情况,对已经获得学位证书的学生,建立中外合作办学毕业生校友信息库。对优秀校友加大宣传,打造品牌效应。另外学校还可以为回国发展的毕业生提供相关服务和帮助,提供专业指导和软技能培训,帮助毕业生不断完善自己。一方面对相关毕业生及其家人进行深入交流,定期组织教师和毕业生座谈、校友交流等联谊活动;另一方面还可通过整合优势资源,拓展学校就业渠道,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充分发挥毕业生家庭资源优势,提高就业率。 3、规范就业派遣程序,提供精细化服务。在毕业生回国或返校来办理就业派遣过程中,耐心细致的跟每一个毕业生讲解毕业生就业派遣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热心帮助他们解决就业过程中的各种疑问,通过细致入微的服务增加学生对母校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减少毕业生就业派遣工作的困难。这样不但帮助毕业生解决后续学习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同时还能加强学校和毕业生的情感连接,通过毕业生的口碑宣传扩大学校的影响。 四、結语 我校为广大电气专业类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多年来逐渐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全球化视野,拥有国际交流能力,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复合性应用型专门人才。在今后的毕业生就业服务管理中我们一定要要开拓新思路,深入调研,开展一系列就业创业活动,牢牢把握人才培养的重要原则,培养新时代的"双创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丁西霞,赵满华.中外合作办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初探,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7,8(4). [2] 吴越.中外合作办学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研究-以沈阳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为例,2010(6). [3] 尹晓菲.李向晖 论中外合作办学毕业生就业的特殊性,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6). [4] 许雷.中外联合办学毕业生就业优势和就业渠道拓展实践,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