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大火星,出现在黄昏天空的正南方,人们就知道,夏至到了。 大火星,是东方苍龙七宿中最为耀眼的一颗,也是苍龙之"心",人们常常会根据它来安排农事,占卜吉凶。《说文解字》里,对龙的描述是"鳞虫之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这与苍龙七宿在天空中出没的规律竟是惊人的一致。龙是中国人的图腾,我们至今还自诩为龙的传人。那条传说中的巨龙,也许就是我们仰望夜空时的这一群星星。古老的《易经》也透露出这样的蛛丝马迹。 苍龙七宿春日初现,这是"乾卦"中的"见龙在田";夏日横空是"飞龙在天";继续西移,便是"亢龙有悔","群龙无首"了。 七宿最终在天边消失,成为"潜龙在渊"。 夏至之日,正是"飞龙在天"之时。这一天白昼最长,阳气最盛。夏至后不久,就进入一年中最为炎热的"三伏"天了。"三伏",是说这阳气之下,埋伏着阴气,虽然酷热难当,不过,阴凉却已在暗地里滋生。属阳性的鹿,因为在夏至这一天,感觉到了阴气,头上的角就会脱落下来。地下的蝉感受到了阴气,也匆忙爬到树的高处,开始一夏的嘶鸣。夏至之后,白天会慢慢缩短,夜晚渐渐加长。亢龙有悔、盛极而衰、过犹不及,都是这个意思。这是中国古人特有的阴阳观,世间万物,跳不出相生相克的"阴阳"二字。 相生相克的意味,在立夏之后破土而出的半夏身上,也有所体现。半夏是一种有毒的植物,不小心吃了,立刻就会口舌发麻。可万一有鱼刺鲤在喉咙,半夏却能治疗。如果被蝎子哲了,拿半夏的根捣烂,敷在伤口上,以毒攻毒,也能很快止痛。 《礼记》上说,夏至之后,"半夏生,木童荣"。仲夏盛开的木模,是一种极美的花,古人常常用它来形容美貌的女子。《诗经》上说"有女同车,颜如舜华",舜华就是木懂。 可是这花的美丽却是极为短暂,朝开夕落,一如红颜易老,令人痛心。若用木懂的叶子泡了茶喝呢,人就会放下烦恼,昏昏欲睡。种种反差,令人掷蹰。 月满则亏。在象征着鼎盛的夏至这天,富贵之家会在门前摆上药饵、茶水,接济急需的路人。他们懂得,没有永远的富贵,舍即是得,善业即福报。 夏至对于古人而言,就是这样一个既张扬、又须小合的节气。手巧的女子,会在绸缎上绣上日月星辰,送给自己喜爱的人。手艺不精的,就拿赤青黄白黑五色线丝编成彩带,系在心上人的手臂上,名为长命缕。防病防灾。官府夏至也要放假三天,让大小官员回家。他们在与妻儿团聚的同时,常常会烧上一桌好菜,请来左邻右舍,既体察民意,又融洽了感情。餐桌上除了桃李瓜藕和爽口的凉粉之外,面条是必要吃的,吃面长寿。长长的面条,或许还暗示了夏至长长的白天。 在这个长长的白天里,有许多事情要做。要把菊花烧成灰,洒在麦堆上,据说可以防蛀。不过,菊花的碎末,不能随手乱抛。 产夜航船"上说,吹到池塘上,会使青蛙不鸣。"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蛙声是丰年的预告,不可不鸣。 为了丰年,夏至日还要在稻田当中插上许多的草人,然后在田头摆上酒食,作揖祷告,祭土谷之神。 祭神之后,还得回家祭祖。祭祖简单得多,只需从地里摘上一枝新长的稻穗,回家放在祖先牌位面前,以示不忘祖先养育之恩。人们尊崇祖先,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只是生命循环、代代相传当中的短短一环。而生命,又是大自然循环中的一个小循环。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夏历的七月,大火星西行,天气渐渐转凉。阳气一日日减弱,阴气一天天上升。直到冬至,阴气达到极盛了,阳气重又升起。如此循环往复,推动四季运转,万物生长,生命交替。中国人追求天人合一,或许就是对这个大循环的向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