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教师培养要造峰抬谷不要削峰填谷


  教师队伍的素质是决定一所学校教育质量的关键,教师培养也越来越被学校和主管部门重视,在培养过程中如何协调好"优秀教师"即"峰"与"后进教师"即"谷"之间的关系,直接关系到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成效,也考验着学校管理者的智慧。
  衢州市新世纪学校在去年世界机器人(美国路易斯维尔)锦标赛中进入了四强,之前他们已经获得亚太机器人锦标赛的冠军,这一成绩的背后凝聚着机器人教练陈昱安的辛勤付出。几年前,陈昱安还是一名普通的信息技术教师,平时喜欢摆弄机器人,学校发现后,就送他出去考察,还给他添置了机器人设备,让他在上课之余组建和辅导学生的机器人社团。到今天,学校已为他建设有100多平米的工作室,先后添置相关设备器材200余万元,专职从事机器人项目的研究和教学。
  某学校为了鼓励教师进行教育科研,出台一项政策:教师的科研论文、课题发表或者获奖,学校将给与一定的奖励,并且奖励标准定得比较高。后来,学校调入一位科研能力特别强的教师,年底按照政策折算科研奖金,光科研这一项的奖金就超过了学校教师平均绩效额度。学校领导跟他说,他的奖金额太大,挤占了太多绩效份额,发是要发的,要打个折。最后以4折给他兑现了科研奖励。
  以上两则事例中,一个是学校不遗余力支持教师的个性专业发展,给机会、给经费、给场地,让教师有施展自己专业的空间和平台,这一做法,我称之为"造峰"。另一所学校为维护学校教师收入的基本平衡,既定政策的奖励不能足额到位,这一做法我称之为"削峰"。
  "造峰"意味着学校把教师个人的个性专业发展看成与学校发展利益是一致的,能够激励教师群体"百花齐发,各显所能",也能在"造峰"的同时出现"抬谷"效应。"削峰"则意味着学校强调内部的稳定与均衡,把教师个人的个性专业发展看成是教师个人的事情,至少是不鼓励、不支持,有的还可能会打压,影响教师个性专业发展的积极性。表面上看,这样的学校井然有序,其实隐藏着危机,容易形成模式化、程序化的管理结构,其教师团队也缺乏创新和开拓意识。如此一来,就会限制学校教师队伍发展的生机与活力,"峰"高不上去了,"谷"也抬不上来。
  由此可见,学校教师培养需要的是"造峰抬谷",而不是"削峰填谷"。在我看来,"造峰抬谷"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首先,"造峰抬谷"需克服教师个性专业发展功利化倾向。并不是只有与教育教学相关的个性专业发展才值得鼓励和提倡。语文教师喜欢艺术、体育教师喜欢摄影、政治教师喜欢瑜伽,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只要这些兴趣爱好属于积极、健康的范畴,学校也就应该支持和鼓励。如衢州二中为爱花卉的老师在校园里建起小花园,衢州市实验幼儿园为喜欢绘画的校医举办个人专题画展,支持校医参加绘画方面的进修都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其次,"造峰抬谷"需尊重宽容教师的个性专业发展。现实中,一些具有个性专业发展潜质的教师,在思想行为上表现出一些"异常行为",如在办公室坐班的时间少一些,喜欢艺术的教师不修边幅,非工作时间加班有抵触情绪,外出请假多一些等,通常不能为一般人所接受和理解,也给学校管理增加了难度。学校应在保证正常的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下,予以尊重和宽容,给这些教师以个性专业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对这些教师的教育教学,学校可以提出保证教学效果和学生欢迎的底线标准,至于教师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学校不设置统一的评价和标准,鼓励教师在此基础上自主发展、个性发展。
  最后,"造峰抬谷"需基于教师真实需求顺势而为。衢州市新世纪学校发现教师喜欢摆弄机器人以后,就派他出去考察,并为他提供办公场所和设备,组建学生社团,全过程基于教师自愿,做到了顺势而为。教师的个性专业发展是基于教师内心的真实需求而产生的一种自发行为,学校只能在此基础上,顺势而为提供保障条件。学校为此类教师服务,应该基于教师的真实意愿,以教师们乐于接受的方式提供,而不应来源于学校管理者的主观意愿。
  教师的个性专业发展起来以后,要不要带徒弟、要不要申报课题、要不要组建工作团队等问题,如果教师主动提出来有这些方面的需求,学校则可顺势做好个性化服务。如果教师个人没有这方面的需求,学校也不应强加,也不能以学校提供保障为由,为教师提出个性专业发展的目标。学校鼓励、支持教师的个性专业发展不应拘泥于教师个人专业发展后给学校带来的实际贡献,更应着眼在此举措所带来的教师团队"百花齐放,各显其能"氛围,"峰"多了,氛围活了,"谷"自然也就抬上来了。
网站目录投稿:沛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