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的互联网行业有许多吸引眼球的发展变化:社交网站(译者注,如开心网)迅速崛起,其特性是根据每个人各自的兴趣和个人需求来建立人与人的社交关系;服务导向的网络公司和网页形式的流程化应用软件正在逐步发展和取代传统的软件(译者注,如有客户端的软件)。 其结果是,雨后春笋般涌现的网络公司尽其所能地在网上实现各类服务,只要用户能上网即可使用–不管这是否是必须的。 这其中也包括手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当然这并不完全是由web2.0公司的野心和愿景所驱动。理论上我们还必须感谢移动网络本身的流行。如果谁记得原始的黑白色(当然你也可以设置为黑绿色)的手机访问网站,就不得不感谢软件工程师们对于推动移动互联网普及所作出的贡献。 但是伴随这些,时下有一些关于移动互联网的不那么恰当的观点,特别是对于在线商务网站和商业利润驱动型的互联网公司。 在facebook的移动平台、youtube的iphone移动应用、twitter的手机用户数等成功案例的刺激下,越来越多的网页设计师、创业者开始相信,他们需要为自己的网站做手机专用界面。 你的网站是否面向手机用户? 有一些网络应用确实面向手机用户,但更多的并非如此。facebook和twitter在手机用户增长方面取得巨大成功,是由于他们天生就是用来帮助用户联系沟通的–这正是手机的最强项。 各方面都表明,社交网站上手机用户的数量增加并不意外。twitter、facebook、youtube和众多的社交媒介网站–从最小众的到最大众化的,都有大量手机用户在定期访问。 facebook数据表明有超过25%的流量是来自手机用户,而且这些用户比传统电脑上网的用户要更活跃。 对于主要通过广告来取得收入的社交网站公司来说,吸引更多的手机用户流量显得有利可图。 随着apple的iAD平台浮出水面,和google两年来将adsense广告系统部署到移动市场的举措,用户驱动的社会化网站正试图最大化地增长他们所能得到的手机用户数。 然而问题在于,许多在线商务网站并不是由更多的访问量、更活跃的用户和更多的交互所驱动。 以硅谷的许多初创公司为例,其中很多并没有商务价值,也没有盈利能力–这些依靠广告支撑的网站通过移动平台接入后提供的服务,只能收取非常低的费用。 非社交网站手机版本的广告效果 apple的iAD的demo演示令人激赏。毫无疑问这个公司已经对于如何主导手机广告及其市场有了清晰的规划。在apple一直以来技术积累的支持下,可以想见乔布斯很有把握如何通过手机移动广告获取巨大收益。 不过有趣的是,iAD的范例广告都是我们已经在社交网站上惯常见到的大品牌广告。Pixar、Nike、百思买等大品牌都具备进行集中品牌宣传的分销体系和经济实力。 中小企业的广告应用–例如网站或博客上的文字、条幅广告,是否有机会在手机平台上获得相似的成功呢? iAD、adMob(已为google收购)等其他移动广告平台告诉网页设计师的是,大多数手机用户浏览网页时并不是特意为了消费。(译者注:而是像大品牌那样,单纯增加品牌关注度) 点击驱动的广告(译者注,一般称直效广告),特别是在独立博客和网站上随处可见的点击即引导去购买服务或商品的广告,当被转移到较小的手机屏幕上后,效果将会不尽如人意。 那么电子商务网站又如何呢? 手机访问页面对于销售驱动型(即电子商务)网站的价值究竟如何,是一个复杂纠结的判断。大多数主流电子商务网站–包括业界巨人亚马逊–以各种形式提供了手机访问页面。 以亚马逊为例,其手机页面包括了几乎所有功能。用户可以下订单,购买mp3等虚拟产品,以及将商品添加到关注列表等等–和他们用电脑访问过来完全一样。 不过,亚马逊的手机支付服务(MPS)是2009年10月才刚刚上线的。相比五年前就早已出现的手机专用浏览器,大多数网站开始时都没有面向手机访问用户的专用支付服务。 显然,要对亚马逊的手机访问页面和支付系统的价值做统计归纳是很难的,不过较为可靠的推测是,手机页面和支付对亚马逊的价值贡献比不上传统的、通过电脑或手提购物的形式。不管怎么说,有多少人会用手机如此急迫地购买一个重要商品?用更大的屏幕来仔细查看想购买商品的图片难道不是人之常情么? 手机访问页面对于小型销售导向网站的价值更难判断。大多数电子商务巨头都在其手机访问购物平台的数据信息方面讳莫如深,通常这是为了由这个领域取得一定的竞争优势。大多数电子商务网站设计都不便于手机访问,可以近似地看出手机访问带来的销售量占总体销售量的比例不高。 直效广告,作为互联网最有盈利能力的市场之一,在移动网络领域也屡尝苦果。以亚马逊为例,他们遇到的窘境是如何在用户使用并不舒适、也没有在电脑上那种心理安全感的情况下,刺激用户由访问向消费转化。 直效广告网站通常不像亚马逊那些奢侈,拥有自己的手机在线支付系统。绝大多数点击驱动的直效广告网站鼓励用户打开钱包,掏出信用卡,立刻下订单。 你的网站需要手机版本页面么? 除非你的网站是一个主流社交网站,一个高人气的娱乐主题博客,或者一个主要关注于大品牌广告或纯粹内容的网站,否则这个问题的回答很可能是"不需要",至多是"或许需要"。 很少数的手机用户在外会用到超出社交网站的部分,在手机浏览器上看内容丰富或者销售导向的页面是不太可能的事情–在手机上看广告或者买东西的兴趣相比之下就更低了。 网页设计和相关技术领域可能是一个例外。如果你的业务拓展需要充分展示技术实力,一个手机版本的页面将物有所值。如果你是一个经常参与手机移动网站项目开发的设计师,属于你自己的手机友好网站将有助于快速展示你的能力,给你的潜在客户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迄今,"不需要"的情况仍占据主流。高效的网站设计并不是沉溺于面向"每一个"有可能的访客–特别那些自己认为应该会有的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