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刻是陶瓷的装饰手法之一,以刻刀作为工具,广泛用于紫砂陶、彩陶、精陶等。但以紫砂陶更为突出。陶刻艺人们以"五色土"作为载体,在上面赋诗词、刻名画。"以刀代笔"展现了各自的创作灵感及陶刻艺术,用以抒发自己的艺术情感,以实用的艺术作品与人们交流,用优秀的作品给人们在物质产品的同时,得到鉴赏、审美、陶冶情操的需求,陶刻装饰文化一直伴随着紫砂陶艺的发展至今,展现了无数的优秀作品。作为陶刻艺人,应勤于交流,博采众长,汲取精华,使我们紫砂陶刻艺术在我们这一代中得以更大的发展。 紫砂陶刻装饰主要是字画。其对象主要是紫砂壶、盘、瓶、盆等。紫砂壶古朴、大气、朴实无华。在紫砂壶上"以刀代笔"刻上花卉、虫鸟、山水、人物等国画、白描,以及"真、草、隶、篆、魏碑、汉简、钟鼎、石鼓"等书法,将使紫砂壶在艺术、欣赏、收藏等各方面增添了价值和艺术感染力。所以紫砂陶刻装饰艺术使许多文化艺术名人参与其中。如著名艺术家北京奥运会福娃设计者韩美林先生等。 陶刻的刀法主要分为二种:一双刀正入法,二单刀侧入法,另外还有涩刀、迟刀、留刀、轻刀、切刀、舞刀等法。 双刀正入法是以两面用刀起底,刻出底面为三角底、半圆底、沙地自然形底等。犹如西安碑林的碑碣石刻,纤细工整,严谨端庄和清秀。木石周伯奇老师就是双刀法. 顾定荣的【全手工百年好合壶】:木石周伯奇老师装饰 单刀侧入法运刀前必须构思完善,胸有成竹。下刀后自由驰骋,刀法多变,或轻或重,或虚或实,可粗可细,或刮或划,犹如天马行空,粗犷豪放,粗中有细,闹中有静,细细欣赏,耐人寻味。李昌鸿大师是单刀法. 储婷圆【小金瓜壶】:李昌鸿大师装饰 综上所述,我们看出,紫砂陶刻艺术与我们的中国书画是有紧密联系的,现时紫砂陶刻的主题、布局、章法源自于中国书画。紫砂陶刻是以紫砂壶、盘、瓶等紫砂制品为纸,以刻刀为毫,融汇书法、绘画、历史、文学、美学各方面的知识,运用自己的美学观点和风格。在用刀上充分体现刀在紫砂壶坯体上的刀痕质感,不求雕刻工整,但求明快质朴,刀痕出神。把自己的意境利刀法充分显示出来,与中国书画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但紫砂陶刻不仅具有艺术性、鉴赏性,还比单纯的艺术作品多了一个实用性。特别是紫砂陶刻,人们在繁忙工作之余,休闲品茗之时,可一边细细品茶,还得以鉴赏艺术,休身养性,陶冶情操。 陶刻者手中的刀能表现出许多丰富多彩的题材,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必须题材、形式风格及刀刻手法全局考虑。如山水画面须有层次感、远近感、主次感,通过手中的刻刀,粗细搭配,精雕细琢,把山水画中的山峰、山脉,刻出层次,双刀刻出山峰的轮廓,粗实地突出它的雄伟峻峭。单刀刻出山坡的层次以及山间中清澈的溪流,郁郁葱葱的树木,还有座落在山坡间的农舍小屋,亭阁楼台。 又如陶刻竹子、竹竿、竹节可用双刀直入,刻出圆润挺直之态。用单刀侧入刻出竹叶的人字形、个字形、介字形。竹子有节气,谦虚、上进、不屈服,有纳人的雅直,正直,故赏壶者大多喜欢刻有竹子的画面。 然而,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人们的审美观点,追求的品味,文化的素质都在提高,陶刻艺人面前的首要任务是怎样紧跟时代的步伐,创造出新的,能迎合现代社会各层次,各风格的需求。但古老的东西并不意味着过时,因为社会真理是永恒的,历久弥新的,就像太阳,虽是古老,但每天常新,它不仅赋予人类生命,而且给人类带来光明、希望。作为陶刻艺人首先提高自己的文化涵养,多多掌握各方面的知识,多交流、多钻研,才能使自己的作品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使我们的紫砂陶刻艺术之花开得更加灿烂多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