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大数据框架构建及应用分析
⇨⇦
【摘要】大数据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其作为数据集合,具有规模大、流转速度快、类型多样及价值密度低等特点,在档案工作中引入大数据技术,可以更好地推动档案工作的快速发展,使其与时代发展潮流相适应。文中分析了大数据技术在档案工作中应用的基础,并进一步对档案大数据框架构建及应用的策略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档案;大数据技术;大数据框架构建;应用
一、大数据技术在档案工作中应用的基础
档案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历史记录,基于我国地域辽阔性的特点,档案数量十分庞大。当前档案总量可谓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同时也为档案数据库的构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当前国家、地方及企事业单位中的档案部门中都保存着具有较高价值的档案信息,但基于个人利用需求,在这些庞大的档案信息中,每次可以利用的档案数据数量较少,档案数据价值密度处于较低水平。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档案资料,存在种类多样的特点,而且在信息时代,档案种类还在进一步扩展,出现了一些非结构化的档案信息。为了能够对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档案进行有效的保存和利用,需要运用大数据技术来对档案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构建数据化资源库。随着当前档案产生的数量不断增加,人们对档案的保存和利用意识也在不断增加,这也对档案收集、分析、整理和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档案工作智能化水平还不高,通过运用大数据技术,可能实现对各种档案资源的快速分析和处理,从而及时为人们提供所需要的档案信息。
二、档案大数据框架构建及应用策略
(一)转变服务观念。在当前档案工作中,需要积极转变服务态度。当前大部分档案部门服务理念还处于传统的理论水平上,在实际档案服务中存在被动的情况,而且具体服务内容也只是单纯提供档案信息。随着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入,档案目录和部分档案全文实现了数字化,并上传到网络供利用者浏览。这就需要档案部门积极主动开展档案服务,精准把握档案利用者的需求,档案管理人员要深入了解档案业务,明确档案利用者的需求,从而全面提高档案服务的质量。
(二)建立档案数据的准入和管理机制。为了确保档案数据的质量,需要通过建立高质量和高价值的档案资源库,强化对档案数据的管理,并建立数据准入标准,将不合格的档案数据信息及时剔除掉,在档案搜集过程中更好地突出档案的质量。针对于档案信息,做到随时收集、定期收集、重点收集和普遍收集,并将这些收集方式有效结合,对具有价值的文件资料则宜采取特殊整理和标记,并对电子目录质量进行检查,确保与入档的程序和要求相符。做好电子档案分类编目工作,对档案质量进行层层把关,以此來保证档案大数据建设工作的有序开展。
(三)创建完善的档案数据标准。大数据时代环境下,档案信息种类越来越丰富,档案数据信息的数量也不断增多,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模式越来越无法与时代发展需求相适应,为了进一步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需要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工作标准,对档案信息的内容进行明确规定,制定科学的档案工作流程,并将其落实到位。在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要根据相应标准来设置档案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实现档案信息数据的精准归类。在针对档案信息数据进行保存的过程中,要确保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四)搭建档案大数据网络平台,实现档案资源共享。通过档案大数据网络平台的搭建,可以有效促进档案管理技术的创新,使档案管理工作能够更好地顺应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要求。在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每天都会有大量的数据产生,这些数据处于分散存放的状态,档案信息资源无法实现共享,导致档案信息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也无法满足信息时代人们对档案的利用需求。因此迫切需要通过运用大数据技术来搭建档案大数据网络平台,将档案工作与大数据技术相结合,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和云计算技术,加快推动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并对档案信息进行深入挖掘,基于档案利用者的需求,为其提供精细、准确的档案信息,全面提高档案信息的利用率,加快实现档案信息的共享。
(五)云服务的实现。大数据以云计算为基础,而且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也离不开云计算技术,因此通过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公有云,以此来实现全国范围内档案条目的集中和共享。而且在公有云背景下,区域内档案部门可以通过建立自己的私有云,以此来为大数据平台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
三、结束语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档案工作与大数据技术的有效结合,可以有效推动档案管理工作的数据化发展。因此对于当前档案管理部门而言,需要着眼于当前大数据时代档案工作的发展需求,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建立健全档案管理机制,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来提升档案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高效利用。
【参考文献】
[1]刘国华,李泽锋.档案工作中大数据框架构建及应用思考[J].档案管理,2014.
[2]滕春娥.大数据环境下档案工作转型研究[J].北京档案, 2015.
[3]邹华英.试论大数据时代的档案工作[J].档案与建设,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