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经济大发展的社会背景下,近几年职业教育有了大幅度的发展,传统观点都认为职业教育就是培养学生技能,造就未来的技术工人。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职业教育在培养学生技能的同时,不能忽略人文素质课程培养"人"的深层教育功能和任务,这才是关系到一个人终生发展的关键和必要素养,但在实际的职业教育中,人文课程的地位和作用并不尽如人意。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剖析人文素质课程在职业教育体系地位不高的原因,并探索未来人文素质课程的发展方向,寻求解决之路。 关键词:职业教育 人文素质课程 能力 模式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工业化和生产社会化、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升,职业教育的发展已经从前几年的规模化发展转向集约化发展,越来越多的职业院校认识到职业教育不能闭门造车,应该走向社会,与市场接轨。近几年的形势显示,现阶段的职业技术教育备受功利主义思潮影响,难以避免逐步演变为狭隘的生计教育、技能训练的趋势,在重技能轻人文的大环境之下,容易忽视对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人性的培养。一、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指出:"接受教育不仅是为了谋生,而是为了社会的和谐发展,个人能力的充分发挥以及个人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在2017年举办的第四届国际职业技术大会上,中华职业教育社副理事长苏华在发言中指出,未来的职业教育,将不再是单纯的就业准备,而是为人们提供贯穿一生的工作和生活技能的教育,成为国家人力资源优势化的助推器。因此在现代科学与经济高度发展的大背景下,在任何形式的教育中,对学生文化知识的掌握的要求方面,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它是技术和能力形成的基础,是學生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这就为职业学院人文素质课程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职业教育中人文素质课程的主要任务 职业教育需要在课程体系中呼唤人文精神和科学机制,用深层次的文化素养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职业意识及敬业精神,实现职业教育成才成人的目的。 职业教育与综合类大学教育比,更加突显对技术的传授,如果缺少对技术运用的价值观进行引导,那么就会出现人发明了技术,技术却反过来驾驭、奴役人的情况。因此职业院校应该更加注重人文素养课程的建设,加强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人文素质是指人在人文科学和人文精神方面的基本素养,在大人文环境的滋养熏陶下形成的思想观念、价值标准、人格气质、审美趣味、思维方式、学识修养等精神收获的总和,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等教育过程内化为人的学识、气质、修养,变成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人文素质就其核心而言,主要是指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内容包括人生的道德、信念、理想、价值、意义、追求等。职业教育中的人文素质就是要让学生学会科学的思维方式,掌握一定的研究方法、推理方法,正确寻找看问题的着眼点,这些能力的掌握可以让学生受益终生。 职业教育中,应充分认识到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整合不是两者的简单相加,而是两者深层次的结合。职业教育工作者力图使科学人文化,使人文建立在科学教育的基础上成为有机整体,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目标,以科学发展为基础和实现目标的手段。三、职业学校人文素质课程的现状 第一,目前各职业院校的人文课程相对独立,一般由基础教育部或类似部门担任,无外乎就是语文、英语、政治、道德修养、传统文化等课程,任课教师一般各自为政,教学计划及安排均按照独立课程设置,基本无法兼顾到其他相关课程体系的安排,人文课程的系统性更无从谈起。但是,人文课程是一个庞大而系统的整体,是各门相关的课程的整合,不是各门课程的简单相加,人文课程本应追求的学生完整的学习体系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难以实现。 第二,以技能为本位的思想严重,注重专业课程的教学和管理,弱化了人文素质课程的设置和质量管理。目前职业院校课程设置的主导权大都放在各专业系部,系部以招生和就业为导向,追求的是短期内的生源的高就业率和优质就业岗位比例,这些显性的指标更容易通过学生的技能和所学的专业知识显现出来,更容易得到企业和家长的认可。同时,由于系部教师队伍多以专业课教师为主,在现实的课程设置中也会更多的考虑本系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成果的积累,因此势必会弱化人文素质课程的设置和研究。 第三,职业教育的生源素质也限制了人文课程的开展。众所周知,职业院校学生的文化基础普遍薄弱,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知识结构存在断层,加上学习兴趣不大,学习方法不科学,导致在学习上存在严重的挫败感,势必容易出现厌学、弃学、混学现象,挫败感和主观上的"不主动、不愿意"互相影响,形成恶性循环。四、人文素质课程的发展思路及方向 针对以上现状,职业教育中人文素质课程在设置和教育教学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第一,加强合作,寻求教师之间新的合作模式,探索系统性综合性联合课程的开发。 教学工作是个性化较强、独立完成度高的工作,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授课模式。职业教育对学生文化课要求较低,没有学生文化成绩方面如升学率等的硬性指标,加之人文素质课程内容主观性较强,教师在对学生的成绩考核上多以主观性题目为主,多侧重从学生的思想素质、思维方式、道德判断等方面进行考察,有别于理科课程的"是或者非"的标准要求。因此,职业院校目前人文课程大多都呈现如下状况,大部分人文素质课程中,同一授课计划下的相同课程,任课教师多是在统筹的基础上"各自为政",结合个人对课程的不同理解加以教授,授课的实际效果难以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进行考核。联合课程可以在科学的课程体系之下,充分发挥不同风格教师的教学特色,扬长避短,发挥每个教师专业优势的同时充分开发教师潜力,在团队建设中发挥集体的智慧,发掘每个教师的教学特长,结合课程设置,完成学生和教师的双向成长,变成一种良性的常态化的可持续的动态发展课程,同时能够切实提高人文课程在教授过程的潜在的有效性。 第二,拓展思路,在传统文化基础课之上增开相关领域课程,拓宽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面。 随着工业化的大发展,知识的融合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职业教育注重学生知识面的广度也是未来学生培养的重要方向,人文课程的设置势必就需要关注学生知识体系的完整性,避免课程的简单罗列和追加,注重课程之间的相关性和互补性。例如开设的文化大科目的课程,可综合开设文学作品赏析、口语训练、写作训练、交际礼仪、传统文化等课程,可以大胆尝试把以上课程融合为一个大体系,给学生创设一个"全面接触、重点发展"的大课程体系环境,用一到两个学年对学生进行系统训练。文学作品欣赏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积累一定的文字感受能力,培养良好的审美情操。在这样的大课程体系下,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写作、口语表达、感性思维各方面特长和优势,让大部分学生在这个大体系下都能找到自己的优势项目,更加容易获得学习的成就感,促进学习兴趣的养成,激活潜在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化解职业教育中教学活动开展和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深层矛盾。 第三,小单元课程教学中,注重基础知识掌握的同时,加强能力拓展和情感升华方面的训练和引导。 以诗歌《春天,遂想起》教学任务为例,本课程以培养学生欣赏和感受文学的魅力为主要认知目标,以提高学生借景抒情的写作能力为拓展目标。值得任课教师注意的是,职业教育中语文类方向的教学不能再延续中学阶段读、写、练的枯燥的应试教育模式,而应该侧重培养学生欣赏美、感悟美的能力,培养学生实际生活中驾驭语言的能力,同时营造一定的文学氛围,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各类经典文学作品中的高尚思想内涵,净化学生心灵。 具体的教学过程可以从作品感知、艺术赏析、能力拓展三大环节展开。《春天,遂想起》是余光中众多的乡愁诗歌中的一篇,结合学生之前对《乡愁》的理解和把握,唤起作者的同理心,进而引领学生进入诗文的学习。在作品感知环节,先让学生领会诗歌中的多个意象,通过对大量意象的重读,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调动其想象力,引导其体会诗歌中的意境之美。并让学生摘取其中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意象进行阐述,加深其思想认识,助其产生共鸣。 通过意象的梳理,熟悉诗歌内容,进而总结艺术特色,总结艺术特色的过程即学习写作方法的过程,同时可以给学生创设表演环境,借对诗歌的理解进行二次创作,进行配乐朗诵训练可以加深学生对诗歌情绪的把握。 一系列的训练都是为最后的能力拓展环节做好铺垫。完成了诗歌的学习后,只要稍微创设一个学生有兴趣的情境(例如仿写、改写诗歌)激发其写作欲望,那么拓展方面的语言训练也就顺理成章了。 五、小结 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教育的多元化,职业教育永远是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形式的教育都無法绕过对学生的"人"的教育,职业学校中的人文素质课程肩负着重要的使命,探索更富有成效的教育形式将始终是未来职业教育工作者的大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