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砸我。 自从几年前,一个记者拍到晚上清华操场上黑压压的露宿家长之后,家长陪送上大学就成了每年8月末9月初一个纠缠不清的话题,甚至成了不少人声讨的靶子。 其实我想说,几年前我也被家长送上大学,但这好像也并没有让我变得很不独立。在厦门这个大学生云集的城市,我想问,有几个因为被当年家长送一下,就变得不独立了? 现在好多家庭都是一个孩子,孩子考上了大学皆大欢喜,要是重点,更是值得纪念一番,要是名牌,摆酒请客都不在话下。要上学了,家长一合计,走,送孩子去,一家人浩浩荡荡杀到北京,那种心情是一种光荣,是一种自豪,顺带再去看看鸟巢,那好像更是一种全家出游的享受了。 高中三年,特别是高三,哪一个家长不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就是看个电视,也要把声音调到最小,生怕打扰到了孩子的复习。高中三年,不但学生很苦,家长也不轻松,憋!高考一结束,分数榜一放,录取通知书一发,解放!送孩子上大学除了有不放心的因素外,何尝没有一种出去放松放松的意思? 所以,有时候家长陪送,倒不一定就是说孩子不独立、娇生惯养什么的。 大学生毕业之后,回到家乡工作的,只是一部分。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毕业后要么就留在了大学所在地的城市,要么就转移到了外地,从孩子离开家乡、踏入大学校门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是雏鹰离巢的时候,远离父母,在另一个城市工作、恋爱、结婚、生子,就像是飘啊飘的蒲公英,父母慢慢就成了一种永远的守望。在家长去送孩子上大学的路途中,看着火车外飞逝而过的风景,你能否想象出,他们心里都是怎样的滋味? 送不送,是一个私人问题。送孩子上大学包含了许多情愫,并不仅仅是我们一贯想的孩子不独立这么一个媒体加上去的问题。 让孩子自己去上大学,肯定是一个锻炼孩子的机会;但是对于家长陪送,我们似乎也不必太过苛责。有人喜欢吃红烧肉,有人还喜欢吃小白菜,事事都给它上纲上线,不但把家长弄得多理亏似的,自己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