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低预算DIY用户而言,装机时追求"一步到位"不仅是对预算分配的巨大挑战,同时也不具备升级的前瞻性。 以上言论并不适用于笔记本,换句话说,笔记本已经走向了和台式机完全不同的两种境地。几年前,当低电压(U系列)处理器还不算流行、标准电压焊接型H系列也还归属针脚型M系列,市面上绝大部分笔记本不仅可以自由升级内存,而且连CPU啥的同样可以升级。预算不足的朋友买笔记本时可以直接考虑i3甚至奔腾赛扬的机型,回头自己去淘宝上买个拆机的i5、i7换上,不仅实惠而且性能轻易提升数倍(双核更换四核i7时,散热问题比较头疼)。现在除了那些准系统外,绝大部分轻薄本不仅CPU不能换,而且连内存都是出厂焊死,后期想升级内存、CPU根本没辙(除非有专业的BGA焊接台)。笔记本显卡就更不用说了,除了准系统、顶级游戏本、高端移动工作站可能会用MXM接口式可替换独立显卡,其他的游戏本、轻薄本只能同一张独显出生入死。所以买笔记本时一定要想清楚自己未来会用这台电脑做什么工作、看中的型号是否有短板、内存是否还有升级余地等等。轻薄本一般出厂时搭配的都是固态,由于容量都不会很大,未来是否够用、可否升级也会成为考察的情况之一,你总不愿意每天拖着一个移动硬盘到处跑吧? 和笔记本相比,台式机简直太友好了!正是因为这种"友好",各位装机时请务必利用这一先天优势! 【哪些配件适合"待升级"?】 第一个想到的是内存。DIY主板一般都会配备2~4根内存插槽,就目前的DDR4主板来看,每一根DDR4插槽最高都可以支持不少于16GB容量的DDR4内存容量,也就是说,双插槽的用户至少可以升级至32GB,而四插槽则可以升级至64GB(注意:第九代英特尔处理器在搭配部分Z390主板时最高可支持单条32GB,总共128GB的超大容量系统内存)。内存最近一年一直都在降价,目前DIY的主流内存容量为8GB~16GB,我们完全可以在初次装机时先入单8G内存,节约下来其他的内存钱先加到其他主要硬件上,未来有多余储蓄时,再考虑补充内存。 第二个是机械硬盘。现阶段装机肯定都会加装固态硬盘,速度快且实用,缺点就是容量不如机械硬盘那么大,所以对于一般的台式机而言,很多用户一心想着直接就256GB固态+2TB机械一次配到位。这也没必要~毕竟我们操作系统、应用软件肯定都会在固态中运行,机械硬盘充其量只是一个仓储盘,考虑到机械硬盘后期加装很容易并且是属于相对独立的外部存储个体,不会对固态及其他硬件产生干扰影响,所以这一项完全可以放到后期加装。更何况256GB也不至于这么不堪,一个win 10操作系统其实只占用30GB空间,如果你将100GB划分给C盘,那事实上你还有巨量的空间用于安装各类应用程序,另外一个150GB空间存储盘足够装2个常玩的大型游戏,一大堆视频、音频、照片等文件。 第三个是独立显卡(前提是有集成显卡)。有些用户急着用电脑办公,但又想入手下一代新显卡,那不妨考虑先装一个集成平台应应急,等新显卡发布后再考虑加装独立显卡。 【那些硬件适合"一步到位"】 第一个是主板(平台)。可以说主板决定了所有其他硬件的"可升级"空间,所以你在挑选主板(芯片组)时一定要考虑周到,如果非必要,尽量不选过时的或者不入流的平台。现阶段装新机肯定建议AMD 300/400系列芯片组、英特尔300系列芯片组,像那些魔改100/200系列芯片组大家还是少碰为好。 第二个是电源!电源和主板一样,决定了你升级的空间。如果你装机时很没有前瞻性地死抠电源额定功率,那么你未来升级时就会变得困难重重,很可能在升级显卡或其他硬件时,连同电源也要一起换掉。现阶段买一个300W的电源搭配一张入门级独显,未来想捡垃圾捡一张GTX1060/RX580就会变得很吃力,或者压根行不通,还不如初次装机时就直接买个500W的电源,让未来加装更换配件时,不必考虑功耗分配的问题。 第三个是CPU。对于老鸟而言,老CPU可以卖了回点血然后再入一个新U也不至于额外花费很多钱,但新手估计也搞不清楚自己换下CPU的价值几何,也不了解如何通过靠谱的渠道将它出掉回血,所以不如在初次装机时就将第二条内存、机械硬盘的钱挪过来,提升处理器的层级,让它可以坚持更久。 第四个是独立显卡显卡。如果你打算一步到位打游戏,那显卡的性能就成了必须深究的对象,同理,你能从别的地方抠出多少预算加到显卡上,显卡一般也会成比例地提升游戏体验。 比如开头那张配置单,5000价位下选择R5-2600X搭配RTX2060基本是游戏性能最大化的方案,如果你一定要追求内存16GB,机械硬盘啥的都要加上,那么CPU、显卡都会向下削一级,变成R5-2600+GTX1660Ti,虽然差的也不多,但总之体验就是会差那么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