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末年,女真部落强势崛起,不断进攻辽国,让辽国在军事上节节败退,丧失了大片土地。最初北宋并没有参与进去,北宋和辽国的关系一直很友好,但后来,北宋却和金国联合起来,灭掉辽国。不过,在灭掉辽国的同时,也把自己推到了绝路上,发生了靖康之难,金兵俘获钦徽二帝,占去宋朝的半壁江山。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其实,北宋挑起和辽国的战争,纯属个人原因。政和元年(1111年),徽宗派端明殿学士郑允中为贺辽生辰使,童贯为副使,出使辽国。 童贯在北宋朝廷是一个叱咤风云的人物,他担任枢密使,刚和西夏打了一仗,略有小胜,收复了一些失地。同时由于深受徽宗宠信,地位非常高。而且在中国历史上,他算得上是绝无仅有的宦官,实现了几个最—— 中国历史上握兵时间最长的宦官; 中国历史上掌控军权最大的宦官; 中国历史上获得爵位最高的宦官;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代表国家出使外国的宦官…… 不过,虽然国内一言九鼎,地位很高,但是,他改不了作为宦官的身份,到辽国后,立刻遭到辽国君臣的嘲笑说:你们怎么派个一个太监来呢?难道南朝就这么缺人才呀? 童贯受了嘲笑,当时虽然只能唯唯诺诺,但是这口恶气他如何能消!回国后,他便对徽宗说,燕云十六州的人如何怀念祖国,让徽宗出兵拯救他们于水火之中。同时,他把燕人马植引荐给徽宗,向徽宗献上"联金灭辽"之策。 收复燕云十六州,这可以说是北宋君臣的"百年梦想"。宋太祖没实现,宋太宗试图收复,却打了败仗,自己也差点被打死,宋真宗被逼和辽国签订"城下之盟",被迫花钱买平安。可以说,自从雍熙北伐失败后,这个梦想就变成了痴人说梦,再也没人敢再提起。 对西夏用兵上的小胜,让徽宗自大起来,一种想建功立业,超过祖先的雄心壮志在他心中蓬勃升起。所以一听童贯的鼓动与马植的献策,立马冲动起来,赐马植国姓"赵",改名"良嗣",派人与金国联系,商讨联合伐辽的事宜。 不过,雄心虽在,表现却很糟糕。先是在谈结盟条件的时候,一天到晚只顾吃喝玩乐的徽宗根本没做细致的思考,他写给金国的信中只提到收回燕京及所辖州郡,而不是收回燕云十六州。当后来发现这个错误,去信修改的时候,金国态度十分强硬,坚决不同意。这为后来两国交恶埋下隐患。 实际上,金国原本也没打算和北宋结盟。因为这时候,他们已经拿下辽国都城,辽天祚帝逃入夹山,耶律淳被拥立为天锡皇帝,支撑着残局。金国只要再鼓一把劲,就可把辽国拿下来的。不过,就是这样一个垂死的辽国,北宋在和他们的战争中还屡战屡败,两次攻打燕京都以死伤惨重结束,最后连燕京也是金人拿下来的。 宋军之所以会失败,根本的原因是宋辽边境地区百年不识兵戈,军纪严重松弛,防御工事破败不堪,而武将也没有什么能人,再加上童贯独断专行,又不懂军事,瞎指挥。再一点,童贯给徽宗说的,燕云十六州的老百姓如何思念故国仰望朝廷,其实这样的话完全是白瞎。这里的老百姓,经过一百多年的休养生息及辽的汉化统治,早已和当地人融为一体。他们对"王师"挑起战争不是箪食壶浆欢迎,而是憎恶,是对战火破坏自己家园的仇视。 既不会打仗,又没有群众基础,战争还能打赢吗? 这场战争,北宋不但一点好处没捞到,还把熙丰变法以来所积攒的那些财富消耗殆尽。更可怕的是,军事上的腐败,让他们过早地把自己的军事实力暴露在金人面前。金国在灭亡辽国后,毫不犹豫顺势南下,把北宋也灭了。如此场景,让咱们依稀想起宋太宗灭北汉后,也想顺势收复燕云十六州的事情。同样是顺势,其差别之巨,真让人感叹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