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不少人对中国经济有所担心,而在吴晓波看来,未来的钱,至少在十年之内不会有问题,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发生崩溃是极小概率的事件。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吴晓波到底是如何理解的。 最近这段时间,有很多50后、60后的朋友都问我一个问题,为什么突然有一种不安全感,有一种陌生感。过去的两三年里,中国的很多产业在发展,互联网对制造业、服务业形成了冲击,中国金融市场出现一定波动。 消费者的陌生感以及大家对未来中国经济预期的担忧,还是非常厉害的。这种陌生感和不安全感正在袭击着我们,大家都觉得有一点迷茫。现在每个人都问,未来会怎么样呢?自己的钱能不能保值,能不能增值? 我们需要用一种结构的方式来看待这个问题——简单地回顾一下,我们口袋里的钱是从哪来的,我们的企业是怎么发展到今天的,过去二、三十年里面,中国的财富以怎样的一种方式在波动,我们怎么走到今天,面向未来我们会有哪些可能性? 从"吃穿用"到"房贸网" 钱从哪来的呢?从1978年到今天的三十多年中,中国的经济增长率达到平均7.4%,从全球经济体中排位第八,到今天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从1978年到现在,中国经历了几个大的产业周期。 第一个周期是1978年到1997年。在这二十年里,中国由重工业经济变成轻型经济,由短缺经济变成了过剩经济。 在这20年里面,中国人绝大多数是在吃、穿、用这三个方面,通过食品、保健品、饮料、纺织、家电等行业赚到的钱。中国今天成名的企业家和品牌,90%以上都是在这20年里面出现的。在改革的第一个阶段,只要进入到这三个行业里面,只要非常勤奋和努力,扩大自己的产能,做出自己的品牌,就可以赚很多的钱。 第二个周期,1998年发生了东南亚金融危机。从那一年起,中国为了应对危机,推出了很多的产业政策。今天的房地产政策就是1998年开始的,取消福利分房,全部推行商品房制度。1998年开始修高速路,开放了外贸的进出口自主权,报纸上出现了一个名词——中国制造。外贸对中国沿海各城市的经济影响也是从1998年开始。 1998年开始,居民消费渐渐转变为以房地产为主,城市化建设也从以中小企业为主渐渐转移到以政府为主。房地产和城市化建设开始崛起的时候,能源价格大幅度上涨,包括煤炭价格、钢铁价格等等,这使大量资本进入到产业的上游领域,中国的产业开始从轻型结构调整为重型结构。 1998年到2014年,长达16年的时间,出现了中国制造"席卷"全世界的过程,外贸大幅度增加。作为从完全的内向经济转向外向经济发展的新型经济模型,1998年以后出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产业,就是互联网经济。我发现一个有趣的事实,中国一些非常重要的互联网企业,比如新浪、搜狐、网易、腾讯、百度、阿里等,都诞生在1998年的二季度到第四季度。 这三个变化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景象。过去16年里面,你只要进入到这些行业——比如房地产行业或与房地产相关的行业、能源行业、外贸行业或互联网行业——就可以赚很多钱。这些行业替代吃穿用三个行业,形成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地产的盛宴。从1999年开始,中国富豪榜前100个富豪里面,有60个左右是房地产开发商,这个速度一直持续到2013年,2014年开始变化。所以房地产的黄金周期已经过去了。 但是到今天,为什么很多朋友在过去十几、二十年里面获得很多财富,在今天却觉得很陌生,觉得有不安全感? 未来会好还是会坏? 如果仅仅从经济层面来看的话,长达16年的产业周期结束了,钱已经不在消费、出口、投资这"三驾马车"上了。原来靠成本和规模优势的重工业投资获得经济增长逻辑结束了,GDP也不再保持8%-9%的高速增长了,回落到7%,我们叫做新常态。中国经济由通货膨胀变成了通货紧缩,满街都是商品,老百姓不愿意花钱。 2015年的今天,所有的"陌生"都因周期而存在,大规模的增长周期结束了。 未来十年,中国的产业会进入到四个新的动力区。 在我看来,未来的钱,至少在十年之内不会有问题,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发生崩溃是极小概率的事件。 问题是,过去的三驾马车模式被改变了,未来的变化全部在于新——新实业,新消费,新金融,新城镇化。实体经济还会发展,消费产业、服务产业还会发展,金融业都在变革,新的城镇和新的城市仍然会建设。过去第一个周期的二十年,是从无到有的过程,我们原来没有实体行业,没有家电行业。第二周期的消费出口投资仍然是从无到有的过程,原来没有出口,后来有了,原来没有城市化建设,没有高速公路,现在有了。 未来所谓的新,指的是都有了。中国今天的制造业排在全球第一位,中国的比重达到了28%,超过了美国。消费,中国每年有非常庞大的几十亿消费。问题在于,并不是每个工厂都可以赚钱,未来三五年,中国的银行业和金融业变化会非常大。在2013年,中国还没有一家私人银行,现在我们有了四家,中国今天的互联网金融公司有2800家,三年前一家都没有。整个金融行业都改变了,城镇化也一样。 未来的十年,中国仍然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发动机,问题在于整个产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消费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财富和投资的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财富如何增值?我有四招 策略一:加大资产的杠杆效应 简单算一下,如果每年的资产增长在10%,刚刚对得起这个时代。任何一个单一的理财产品都难以给到你这个收益,所以一定是复合式、组合式的资产投资,要保持比较激进的杠杆资产。全世界现在都在大规模地印钱,从美国到欧洲,到日本。日本过去三年里面,货币发行量增加了一倍。现在全球处在通货紧缩时期,所以从财富安全性的角度来讲,现在最好的办法是把钱都花出去,不管买什么都是对的。要保持相对激进的理财的态度,才可以保证人民币的保值。 策略二:股权投资+投资创业者 投什么呢?从最激进的角度,未来十年中国最值得投资的是两方面。一个是好的股权,另一个是好的人。 现在新三板3200家公司,两年之内我认为会超过六千家到一万家。现在中国每年的基金信托债券业务大规模发展,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大规模的中小企业创业公司。政府提出了全民创业,所以某种意义上来讲,我们要去投好的企业。所以,股权投资是赢得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一个重要的手段。 第二是投"好的人","好的人"就是二十年前的我们。二十年前的年轻人,都是今天的80后、90后,你要找到那些好的人,可能是你的孩子,可能是你的下属,也可能是马路上的小伙子,对金钱渴望的人。找到他们,把钱投给他们。 那么像我这个年纪的,60后、70后出来的朋友们,未来对于商业世界的最大的贡献是什么呢?是拿着我们上半场赚的几十万、几百万、上千万,把钱放在中国市场,全球市场,支持年轻的企业和年轻的人。我们用这样的方式来看下半场的建设。这是第二个策略。 策略三:全球化的资产配置和优质的不动产投资 前面的一半资产做一些非常激进的措施,另一部分应该拿出来进行全球化的资产配置。 全球化的资产配置,很多有人到美国去买房子,或者去欧洲买一个商铺,而真正的全球化资产配置应该是交给专业公司打理的过程。要安排一些对冲性的产品,这些产品不仅仅是买房子、买商铺那么简单,这是全球性的一个资产配置,是我们需要学习的。 接下来就是优质的不动产投资。过去十几年,你在中国任何一个城市买的房子都是对的,但是在今天,我们谁也不敢想这句话。一个城市的房子,值不值得购买,是由很多因素决定的。 首先要考虑这个城市在未来的三到五年内,它的人口是流出的还是流入; 第二,这个城市过去几年的工业产值是增长还是降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例是怎么调整的; 第三,这个城市过去几年和未来几年,土地的出售是不是理性的,库存量是多少,也要考虑; 第四,这个城市政府的施政效率是高还是低,公共配套到底怎么样。所有这些加在一起,才可以决定,未来几年这个城市的房子是涨还是跌,能够买还是不能够买。今天买房子不能闭着眼睛买,要睁得非常大才可以买到好房子,好的不动产还是值得珍藏和配置的。 策略四:要投资两个东西,自身健康和精神消费 我们要去看好的电影,去旅行,要读书和看好的歌剧,我们要知道全世界人类文明到今天的很多成果,要用金钱和时间去交换它们。我们不应该只是天天忙着赚钱。 只有投资这两项以后,我们才能真正跻身中产阶层。 来源:新华网思客(ID:sikexh) 原标题《吴晓波最新演讲:未来十年,中国最值得投资的是这两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