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近期,教育部将深入论证人工智能学科内涵,推进一级学科建设,科学合理、稳步有序地扩大人才培养规模。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建立人工智能学院、人工智能研究院或人工智能交叉研究中心。 近年来,人工智能在国际上的竞争愈加激烈,要想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需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工智能队伍。而在我国,智能学科建设相对落后,智能学科与技术还未达一级学科,这势必会导致智能专业教学或科研活动落后于其他同级学科。智能专业课程不作为重点内容学习,学时少、内容零零碎碎、水平低级,这些现象已经阻碍了我国智能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和人工智能技术人才的培养。因此,加快我国人工智能一级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亟待提上日程。 2017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对完善人工智能领域学科布局、设立人工智能专业、推动人工智能领域一级学科建设提出了指导意见。近期,教育部又将深入论证人工智能学科内涵,推进一级学科建设,科学合理、稳步有序地扩大人才培养规模。这些举措表明国家层面对人工智能一级学科建设已经开始了大行动。 我认为,加快人工智能一级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更新人工智能教学体系。由于目前人工智能学科专门开设的课程很少,且具有学科交叉、边界不限定等特点,所以,在课程体系的研发上,可以分三个阶段来整合资源,即初级阶段可设在中小学,引入人工智能普及教育;中级阶段可设在高中,构建人工智能专业教育、职业教育;高级阶段设在大学,把人工智能知识高度整合,使其浓缩达到高级科普的程度,同时加强知识的融会贯通,加快人工智能学科的一级建设。 其次,加快打造人工智能师资队伍。人才的短缺使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的人工智能人才队伍和高水平的创新团队成为培养人工智能高端人才的瓶颈。为此,要调动高校内外研究力量的积极性,加强校企合作对接,鼓励人工智能企业发挥自身优势,在人才培养方面发力,同时吸收各方人才,壮大人工智能师资队伍,形成专门的人才培养体系,加速人工智能高端人才的培养。 再次,加快完善政策平台,为人工智能一级学科建设提供保障。2017年7月,国家正式颁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同年12月,工信部发布《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这说明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会持续发力,鼓励、支持高校相关教学、科研资源对外开放,建立面向青少年和人民大众的人工智能科普公共服务平台,让人民大众积极参与到科普工作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