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职课堂上学生听课状态各异,教师仅通过优化课堂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未必能达到长效。笔者从教学实践出发,通过建立学习小组、制订规则,在课前、课中和课后构建"立体式互助导学"模式,优化教学行为及教学效果,从而促进学生个体长效发展。 关键词:优化课堂 "立体式互助导学" 学生发展 中职课堂上经常可以看到少部分学生抬头听得认真,多数学生耷拉着脑袋无精打采地听课,有的学生则干脆趴倒不听课。笔者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感悟到,一方面教师自身要努力让课堂更出彩,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另一方面要善于借助学生的同伴力量,在课堂内外构建"立体式互助导学"模式,最终为持续有效地教学保驾护航。 所谓互助就是基于学习小组的建立和小组内外的互动、合作、交往,由学生问学生、学生教学生、学生帮学生、学生影响学生、学生评价学生、学生检查学生,充分发挥同伴的正向作用。立体式互助指的是在跨度上既包括课中互助,也包括课前和课后互助,互助的内容不仅仅是学习上的互助,也包括态度、人格等方面的相互影响。其意义不仅在于学生学习上能互相帮助、共享共赢,更重要的是个性的张扬、互补和人格上的相互影响、制约及共同发展,好的学生带动暂差生,推动全体组员共同进步。立体式互助大大增加了学生说的机会、交流的机会、思维碰撞的机会、表现的机会和锻炼的机会,促进了学生个体有效发展,同时也为教学有效性提供了更好的保障。当然,立体式互助导学的积极性也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这需要小组文化建设、规则建设和学生对小组的归属感、集体荣誉感、责任心和义务感的培养塑造。 一、立体式互助导学模式的架构 1.建立学习小组 学习小组是学生之间为达到共同目的,通过一定的方式结合在一起,通过相互间的配合和协调,共同开展学习活动,实现共同目标,最大程度地促进自己以及他人发展的一种组织形式。美国学者约翰逊兄弟的研究认为:"合作小组最适当的规模依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条件而变化,可以依小组成员的合作技能而异,可以依据所占用的时间而异,还可以依据任务性质而异。"结合基础会计课程的特点,考虑到立体式互助导学的开展形式、任务及成效,笔者将学习小组定为5~6人/组。 (1)分组方式。新课初始,兼于对学生个体情况并不熟悉,为了便于小组管理,笔者直接采用按列分组的方式,5~6人为一组。在后续教学中,根据学生成绩采用S型分组,同时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朋辈关系等,进行个别调整。为了培养组员间的默契和集体荣誉感,分组一经确定,中间不再随意调整。 为了增强团队意识,明确团队目标,激发斗志,专门利用一节课时间指导每个小组给自己的团队命名并用彩色卡纸制作团队名片,标明成员信息、小组口号等。实践表明,学生对名片制作活动兴致很高,在完成名片的过程中,不仅增进了成员间的认识与了解,还加强了成员间的默契与团队凝聚力,善于统筹和指挥的人在该活动中脱颖而出,顺理成章担任了组长的角色。名片完成后,由组长到讲台上对自己的团队及名片做一个简介。在这样的氛围中,小组间的竞争意识已经开始萌发,为互助导学的有效开展奠定了基础。 (2)组内分工。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在群体活动中,如果成员没有明确的责任,就容易出现成员不参与集体活动,逃避工作的"责任扩散"现象。正是由于这种社会心理效应,缺乏明确的个人责任,小组就可能成为学生逃避学习责任的"避风港"。为了让每个成员都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就必须明确小组成员的个人责任。根据小组互助导学的开展要求,笔者将五个人的岗位及职责做如下分工,见表1。 2.构建规则 一个团队的有效运作离不开一定的规则。为了使互助导学小组在学业成绩、学习态度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笔者召集组长们一起制定了基础会计课程的学习规则。 规则的主体意思是将学生的成绩及平时表现通过获取"★"的方式进行量化,从而进行评比。当学生满足一定条件时可获取★,相反当出现作业未交、上课睡觉等消极行为时将扣除★。评比分为周评、月评和学期评,除了发放一定的物质奖励外,还将评比与学生的平时成绩挂钩(平时成绩满分为20分)。学期末对表现突出的小组授予"精英组"称号,并发放奖状等,见表2。 二、在基础会计课程中应用及成效 1.课前互助导学及其成效 课前互助导学主要是"导预习"和"导学习态度"。基础会计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很多内容需要记背和理解,有些内容则需要课前做一个了解、调查。如第四章记账凭证、第五章会计账簿上新课之前,笔者会布置学生去办公用品店、超市等地方了解凭证、簿集的类别、价格等信息。以往布置学生去预习,他们大多偷懒不会主动去看书,只有少数学习很认真的同学会主动去完成预习任务。不管是主动或者被动,只要是学生能事先了解一下将要学习的内容,就对课堂教学有促进作用。 采用互助导学模式后,组长要对学生的每一次课前预习情况进行登记和反馈,每周要填写一张"互助导学情况反馈表",表中不仅登记每个组员获★、扣★的情况,对其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的表现也要进行客观评价,这就迫使组长要负起责任,做好课外监督。在操作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有些组为了努力赶超他人,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集体预习。当然教师检测各组反馈信息的真实性也很重要,偶尔让小组之间相互检查一下书本,是否有预习的痕迹(有画线或翻页的痕迹)。借助互助导学模式,结合小组内部、小组之间的相互监督,大大提高了学生在课前预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课中互助导学及其成效 采用互助导学模式之前,学生在课堂上只需管好自己就可以,而那些学习不认真、课堂纪律差的学生原则上由教师来管。教师既要完成既定的授课任务,又要时刻兼管到学生个人,有时会大大影响授课效果。为解决这个矛盾,笔者借助互助导学小组,将课堂管理的任务分解到各个组,同时对于授课内容,采用小组竞赛的形式促进学生更好地去理解掌握。因此,在课堂上,互助导学的"导"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课堂纪律监督"导"自觉自律意识。理论课时对笔者安排每个小组坐成一列,在有些实训课上笔者则安排每个组围坐一起,各组前后交叉错开。这样的座位安排便于组长随时关注组员的上课表现,也便于小组间的讨论交流。有时教师一个眼神关注到哪个组,组长马上会警惕性地扫视一下自己组员的听课状况,如果有人趴在桌子上,为防止组内扣★,组长及其他组员会马上提醒到位,从而起到"互助导学"的作用。相较普通课堂,这种模式的构建,可以减少教师对课堂纪律的关注,学生也更能自觉自律遵守课堂规范。 (2)小组竞赛促学业提升。为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针对每章节内容笔者设计了一套上课作业练习题,主要放在课堂的前十分钟由学生独立完成。通过做对一题获得一颗★的方式,激励学生巩固好所学知识。当然这仅仅是小组竞赛的一部分内容,上课过程中的师生互动也是学生获取★的重要渠道。 在小组竞赛的刺激下,课堂上出现了"挑战游戏""试一试"等教学环节,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也让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最终促进了学业进步。当然学生的成绩与多方面因素有关,但可以肯定的是学生非常喜欢这样的上课模式,他们感到很开心并且有成就感。 3.课后互助导学及其成效。 课后互助导学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促进每位组员自觉完成作业并上交。以往总会碰到一些学生不主动交作业,要反复催缴,让教师和课代表都颇为头疼。现在把任务分解到组长身上,一个人管四个人,比一个人管全班,效率肯定更高。自从实行"立体式互助导学"模式后,作业不及时上交的情况基本没有出现。 参考文献: [1]李月霞.自主互助教学模式初探[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