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高校离退休教师管理创新探讨


  【摘要】高校离退休教师群体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因此对于管理体制方面的要求有一些特殊的要求。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导下,高校离退休教师管理体制的创新是新形势下离退休管理部门必须认真思考的课题。本文主要从加强高校离退休干部管理体制入手,探讨创新体制的对策与方法,以及分析其中的意义与具体实践方式,并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与实现途径。
  【关键词】高校离退休教师;管理体制;创新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代,因此对我国各大高校来说,赶超时代发展,提高、创新离退休干部管理服务体制是一项重要的目标和任务。基于离退休干部的特点,高校要积极反思传统的管理体制和理念,改革创新其不足之处,积极发扬其优点,这也是当代高校管理部门义不容辞的任务。
  一、高校离退休教师的特点
  (一)群体增大和高龄化现象突出。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发展,高校离退休教师这一群体也在迅速扩大,大多数高校离退休教师和在职教师的比例已经达到甚至超过1:2,部分规模较大的高校甚至达到1:1.5。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医疗水平和个人健康养生意识的提高,长寿高龄老人的数量也越来越多,据向相关高校离退休管理部门了解,70岁以上的教师人数基本都达到和超过离退休教师总人数的55%,80岁以上的教师人数基本都达到和超过离退休教师总人数的24%。离退休管理部门的管理对象的年龄跨度达到50岁,这无疑给高校离退休管部门的工作任务带来更大的压力。
  (二)居住相对集中,空巢现象突出。由于身处的年代和环境的关系,高校离退休年龄段的教师往往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纪律意识,也具有相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为了工作、生活和社交的方便,大部分离退休教师都选择居住在环境优越、配套成熟的校园教师生活区,因此,高校离退休教师居住相对集中。很多属于高级知识分子的离退休教师,非常注重对子女的培養。因此,子女成年后有相当大的比例在发达地区甚至国外生活工作。使得离退休教师中留守、空巢现象非常突出,随着年龄的增长,这部分群体在日常的生活护理、病后康复、心理安慰等方面的需求日益突显。从这一方面来讲,增加了这部分群体对离退休管理部门的依赖性。
  (三)较高的文化层次、较强的参与意识。高校的离退休教师,大多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拥有较高的专业技能,高校的行政级别也有助于他们职务的提升。有统计资料显示,在高校离退休教师群体中,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和副处级以上职务的人员占总体的三分之一以上。在从工作岗位退下来之后,大部分人仍然在社会上继续利用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从事自己擅长的专业,以求获得更多的社会认同感和经济利益。从另一个方面来讲,他们也非常关注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愿意以返聘回岗、加入老教授委员会等形式为学校建言献策、培养新人。
  二、高校离退休干部面临的问题
  (一)组织依赖性强,服务管理方式单一。在大多数高校对于离退休干部的管理体制中,仍然沿用传统的管理形式和管理方法,在此机制体制上进行创新的力度十分微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记,创新路中的阻碍也体现在很多方面:首先,就是高校管理体制相对单一,因此其实践方法和管理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固化现象,缺乏创新意识和对创新的理解,在一些具体问题的解决上不懂得灵活变通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创新方式方法上也可能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有时会出现因害怕失败从而不敢去创新的现象。同时,高校管理部门大多事务繁忙,因此对于退休干部的管理大多时候都以层层传话、完成任务为主,而不是自发地进行创新和管理,仍然保持着比较传统的问题导向式,只有出现了问题才会有针对性地去处理和解决,而忽视了预防的程序和环节。其次,当前高校的管理体制和理念仍然以保持人员稳定为主,促进人的发展的思路与方法有所欠缺,高校与离退休干部之间交流交往和管理方式仍然以传统的谈话、开会为主。最后,由于国家对于离退休干部等群体的投入资源力度较小,因此他们很难有机会参加一些活动和重返工作岗位,很多还具备劳动能力的教师即使希望被返聘,但也由于岗位的紧缺而遗憾丧失机会,这对于老年群体的需求满足与退休后生活满意度都存在影响。
  (二)离退休后人生价值难以实现。高校离退休干部大多都属于老年群体,有固定的退休工资,因此物质生活上能够保证自给自足,根据老年人的需求来看,他们最需要的就是精神层面的满足。在现阶段离退休教师的生活中,管理部门所提供的精神层面的帮助和服务是十分稀缺的,在很多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不到位。其中体现在退休干部在生活中的娱乐活动较少、精神满足较低等现象。通常而言,高校退休干部由于退休前工作繁忙,本身就缺少实现自身理想和爱好兴趣的机会和时间,退休后好不容易有了时间,却因为基础设施不完善和机会的稀缺再次失去能够进行自我实现的条件。这方面存在的不足是非常严重的,在现阶段离退休干部中也属于较难解决的一个问题,然而,很多高校在这方面并没有及时给予解决意见或是出台相应的服务管理方式,而是仍然安于现状,在娱乐设施、基础设施的引进方面不足,投入给离退休干部的资金和资源也远远不够,对于离退休干部的管理服务距离高层次水平存在巨大的鸿沟。因此,如何满足离退休干部的精神需求,发展丰富其退休后的晚年生活,成为高校需要注意改善和创新的重点。
  三、创新高校离退休干部管理体制的对策探究
  近年来,高校党委、行政和离退休管理部门服务离退休教师的意识和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也探索出了许多新思路和途径,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新时期离退休教师的需要,但还存在着些许不足有待继续完善。这就需要我们离退休管理部门将党的十九大精神贯穿于离退休工作的全过程,把离退休工作放进整个高校发展的大局中去,积极进取、不断思考,面对新时代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探索出一条新路子
  (一)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形成尊重、关爱离退休教师的氛围。"老干部工作政治性、政策性、责任性都很强,不是中心却牵动中心 。"因此,做好离退休教师工作既是高校离退休管理部门的光荣使命,又是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同时,也需要得到高校其他兄弟部门的理解、支持和配合。要转变过去那种落后的思想观念和误区:一是认为离退休工作可有可无,无关大局;二是认为离退休教师不能创造更多的财富。事实上,大部分离退休教师在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同时,还具备相当强烈的事业责任心和思想政治觉悟。他们是高校和社会的一笔宝贵的财富。高校离退休管理人员首先要摒弃上面提到的错误思想和定位,对离退休工作和离退休教师群体有正确的认识。围绕和服务于高校事业发展这个中心,自觉的把离退休工作作为高校党委组织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端正服务思想,创新服务方式,拓宽服务内容,营造和带动形成关爱老同志、尊重老同志的良好风尚,优化和制定相应的政策办法,使离退休教师的权益得到应有的维护和保障。增强社会对离退休教师贡献的认可度,积极举办离退休教师发挥余热活动。
  (二)充分发挥群众组织的作用,积极提供"老有所为"和"老有所乐"平台。高校离退休管理部门不仅是离退休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而且还应该是离退休教师的服务者。所以,高校离退休管理部门应充分发挥相应的社团和协会等作用,充分认识到社团和协会不仅是离退休教师"老有所为"和"老有所乐"的平台,更是离退休管理工作的有益补充与延伸。社团和协会组织得好,活动开展得好,不仅可以丰富离退休教师的文化生活,营造向上向善的和谐氛围,而且也是离退休教师施展才华的舞台,更是扩大离退休教师群体的影响,离退休教师群体回报和服务社会的好途径。通过老年大学、老教授协会、老年科协、老年体协等支持离退休教师以适当方式参与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尤其重视发挥他们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社区服务、邻里建设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通过建立书法、歌唱、骑游等各种兴趣爱好协会,开展适合离退休教师的各项文体活动,实现"老有所乐"。同时既把开展文体活动作健康养生、陶冶情操的重要平台,又通过各种文体活动这种丰富多彩的形式作为宣讲和传播党和国家时事政策、高校校情的重要载体。
  (三)加强离退休党支部建设。针对现在离退休党支部建设普遍存在的设置不合理、覆盖不够全面、支部班子不够健全、组织生活出勤率不高、支部活动形式单一的现象。高校党委和离退休管理部门应立足本校和离退休教师群体的实际,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思想为指导,以新颁布的《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为依据,创新和强化离退休党支部的管理体制,建立行之有效的组织生活、政治学习和支部工作制度,探索出既符合离退休教师特点,又能够被广泛接受和喜爱的新思路、新形式和新方法,以提高支部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执行力,提高离退休老同志的参与热情。首先,不断改革创新组织生活制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从思想和生活两方面关心离退休教师。建立交流谈心谈话制度、困难重疾党员走访慰问制度以及向上级党组织定期汇报制等一系列制度。其次,在不断改革创新政治学习形式。开展互动式、研讨式的双向学习模式,并将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专题报告与分组研讨、课堂学习与实地参观、书面学习与多媒体学习等结合起来,搭建在线学习,交流和考核的平台。以此来促进和提高离退休教师参与政治学习的热情,提高学习效率。最后,改革创新支部工作方式。针对现在高校普遍建立的多校区模式,可以尝试对离退休教师以居住校区为主、原管辖单位为辅的方式,以地域就近、参与方便、自愿选择的原则合理设置离退休党支部。对个别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老党员,可以采取主动上门的方式让他们仍然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同时高校离退休管理部门,可以统筹协调组织校离退休党支部间的工作与文娱交流,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不断改进离退休支部工作。
  (四)加强离退休管理队伍的素质。面对新时代高校离退休教师工作出现的新形势,要求高校离退休管理人员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全面的工作技能和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具备政策运用、沟通协调、管理服务、开拓创新和廉洁自控五种能力。因此,在高校首先应该更加重视离退休管理队伍的建设,保持离退休管理队伍的稳定。其次,要重视和坚持培養长效机制,多渠道、多平台、全方位强化业务素质和服务能力,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和服务水平。从拓宽上升渠道、丰富培训内容上着手,把政策法规、专业技能、服务意识等内容有计划地纳入离退休管理队伍的培训中,从而消除他们的"能力危机"和"本领恐慌"。最好,也要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离退休管理队伍的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形成良好的用人机制和完善科学合理的考评机制。把工作能力和岗位履责状况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把离退休教师的评价和认可情况作为考核离退休管理队伍德能勤绩廉的重要参考。
  【参考文献】
  [1]崔博剑男.创新离退休工作探析[J].大庆社会科学,2018 (03):108-109.
  [2]田利斌.对高职院校离退休管理工作创新的研究[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7(10):104-105.
  [3]王枫,吴晓丹.新时期高校离退休工作的创新思考[J].中外企业家,2014(33):232.
  [4]胡小毛,胡奎.高校离退休管理工作创新探讨[J].企业导报,2012(24):235.
  [5]吴秋宝.高校离退休管理工作的创新[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12):223-226.
  [6]魏善标.高校离退休管理服务工作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以长江大学为例[J].科技创业月刊,2012,25(12):99-100
  [7]杨国华.高校离退休管理工作创新探讨[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02):65-68.
  [8]关伟贤.高校离退休人员管理工作创新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2010,28(03):78-79.
网站目录投稿:晓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