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成语或一句话我们很熟悉:就是"刮目相待",或"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但典故出自何处,那就不一定人人都知道了。 这是关于吕蒙的故事。 吕蒙年少时不读书,到后来管事时,不能写,只有以口代笔面陈大事,很不方便。同僚们在这一方面都不怎么瞧得起他。如鲁肃就是这样的。 后来吕蒙在孙权的劝导下发愤读书学习,专心致志,不知疲倦。他所读的书种类之多,范围之广,连那些老先生都无法相比。 鲁肃代替周瑜领兵后,路过吕蒙那里,曾想用议论来难倒他。哪知一谈之下,让他大吃一惊。他抚着吕蒙的背说:"我原以为老弟你只有武略而已,没想到你现在这样学识渊博,不再是原先的那个吴下阿蒙了!" 吕蒙说:"士别三日,就应该刮目相待。"他为鲁肃谋划对付关羽的五条计策。鲁肃听后说:"吕子明,我真没想到你的才略达到这样的高度。"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同吕蒙结成亲密的朋友。 吕蒙年轻时的特点,也就是较能吃苦,作战勇敢而已,同甘宁、朱恒等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他的毛病也跟他们一样,不是很明事理,喜欢同人斗狠,粗暴好杀。 通过发愤读书学习,吕蒙去掉了自己的毛病,完成了由一个一勇之夫向一个国士的飞跃。 他深明大义,有德行。与他邻近的徐顾等三将死,孙权要把士兵都归他,他再三推辞,陈说三将勤劳国事,子弟虽小不可废。孙权同意后,他又为这三将子弟选择老师辅导学习。 他不贪钱财,对于孙权的巨额赏赐往往坚辞不受;待人宽洪大量,以德报怨,如蔡遗、甘宁都是跟他过不去的人,他却常在孙权面前说他们的好话。 他极富智谋,兵不血刃而夺取荆州是他一手导演的杰作。他治军严整,一同乡因取民家一笠覆盖自身铠甲,被他垂泪斩首。他取荆州后善待关羽及其将士家属,秋毫无犯,并送粮送药,问暖嘘寒,使对方军心迅速瓦解。 此前他也数进奇计,如不顾诸将反对,劝孙权夹水作濡须坞,这在对抗曹操的进攻中起了很大作用;如攻皖城破朱光时,他又力排众人筑土山的建议而主张强攻,果然成功。 庐陵有贼作乱,诸将前往征讨都不能平息。孙权说:"鸷鸟累百,不如一鹗。"于是派吕蒙去,马上平息了这场叛乱。 孙权感叹地说,像吕蒙这样成长迅速、进步巨大,一般的人难以做到;富贵荣显后更能折节好学,喜欢读书,轻财尚义,行为举止可为表率,成为国士,这真是太好了! 那些勤奋好学的人是值得我们刮目相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