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记豪 "定位之父" 艾·里斯之女劳拉·里斯提出"视觉锤"的概念,使定位咨询行业和中国企业开始注意到视觉的战略意义。何为视觉锤?Logo、视觉锤,视觉竞争到底是何种关系?又历经着怎样的新变革? 1、谁先有视觉竞争思维,谁就掌握主动权 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提过一个公式:沟通总效果=7%的语言+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这其中超过一半是由视觉非语言信息实现的。人们的直觉会更相信视觉,而不是相信文字。 因为企业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放在了语言竞争的开发上,视觉竞争的潜能只被开发了一点点,而这一点点仅仅还是我们平常提到的Logo、VI(视觉识别)这些。所以企业谁率先掌握并拥有"视觉竞争思维",谁就掌握了主动权。 劳拉·里斯在2012年出版的《视觉锤》中提出了"视觉锤"的概念,很好地诠释了企业从内部思维转到外部思维这件事情,这对企业是一个重大变革。 具体来讲,视觉锤给企业带来了四大变革。 2、标志负责工商注册,视觉锤则负责"心智注册" 变革一,从狭义识别到广义识别。 什么是狭义识别?把标志当成品牌的唯一识别,就是狭义识别。 只有标志才能起到品牌识别的作用吗?你能想到德国Rimowa(日默瓦)旅行箱的样子吗?铝合金的,有条纹的,对不对?你能想到费列罗巧克力的样子吗?显而易见,你很熟悉。但是,你能知道这两个品牌的Logo长什么样子吗?可能你不一定能马上回答出来。 标志负责工商注册,视觉锤负责"心智注册"。 把品牌识别等同于Logo,这是最大的思维陷阱,Logo不是唯一的品牌视觉识别,而且也不是最重要的品牌视觉识别! 品牌的非语言识别里,最重要的是视觉锤,它是最重要的发动机。 视觉锤是一种广义识别,它可以是符号,也可以是产品、包装,甚至是员工服、建筑等等。 视觉锤的应用很宽泛,比如:M&M巧克力,瑞幸的小蓝杯。还有必胜客logo里的的红帽子——那个帽子Logo取材于早年必胜客有独特屋顶造型的建筑,后来经营环境转变了,就把屋顶形象作为品牌资产转移到Logo里了。 建立视觉锤不是设计公司的设计工作,而应是企业主导的策略工作。试问你的品牌有视觉锤吗?告诉大家一个基本的办法来判断是否拥有视觉锤。 第一步是"3秒回忆测试":在只提及品牌名的情况下,测试顾客在3秒之内是否能回忆起与品牌相关的一个视觉元素。比如你问顾客:提到可口可乐,你会想起哪些视觉元素?他们大概会回馈你"红色"或者"一个曲线的瓶子"。 然后,找另外一批顾客进行"品牌识别测试":将语言信息剔除后,看这个视觉元素是否能被顾客直接关联到品牌。就是只给他们看"红色"或者"一个曲线的瓶子",你看他们能不能告诉你这是可口可乐?或者哪个元素能被顾客说出是可口可乐?如果把可口可乐换成你的品牌,完不成这个测试,就代表你的品牌没有视觉锤,就这么现实。 大部分品牌都有设计,但拥有视觉锤的不超过1%,这点劳拉也强调过的。99%的品牌都只能通过品牌名称来识别,我称之为"独臂式品牌识别"。大家都是杨过,都是大侠。 3、视觉锤要"砸含义"和"砸地位" 变革二,从视觉传达到视觉竞争。 视觉锤强调的是视觉的竞争力,而不是传达理念。视觉本身就是独立的战场,具有独立的竞争作用。 里斯先生说定位是一个语言概念,是钉子,将这个钉子钉入消费者心智的工具就是视觉锤。 为了具体工作,我就提出了"视觉双锤":用视觉锤分别"砸含义"和"砸地位"。 砸含义是传达语言钉的含义,而不是传达理念。很多Logo都是传达理念,理念是什么?愿景、使命、价值观找一个词,再加上老板的情怀。而如何用视觉锤"砸"语言钉的含义?比如:Pom Wonderful(石榴汁品牌),它要传达超级抗氧化的含义,所以它的广告上加了一个超人斗篷,因为超人的形象太深入人心了。它就用超人斗篷砸超级抗氧化的含义。 我们不要忽略平常一些主流的电影、电视剧,因为可以从中提取一些视觉概念。 什么是"砸地位"?这是最难理解的。劳拉在书里这么写:玻璃瓶像一个符号象征着品牌的原创性,而"正宗货"则用语言表达了原创性。 你可能会觉得很奇怪,曲线瓶子跟可口可乐的原创性有什么关系? 实际上,不是"曲线瓶"跟"原创性"有什么内涵上的关联,而是"曲线瓶"本身是一个"原创"的视觉概念。回到历史中看,可口可乐当时的竞争对手都是直线瓶,因此"曲线瓶"就成为了一个原创且差异化的造型。 如果你已经成为领导者,还需要建立视觉锤吗?当然需要。有一个反面教材就是红牌伏特加,在1970年代其稳坐美国伏特加酒的第一宝座。它的广告语十分成功,但它的包装并没有与其他品牌进行差异化区分,在顾客的视觉心智中没有"地位"。后来,一个叫做"绝对伏特加"的品牌发起了视觉战争。"绝对伏特加"的瓶子造型与主流的酒瓶相差很大,很像药瓶。绝对伏特加的视觉工艺方法,从体积到造型都跟对手不一样,无声地战胜了红牌伏特加。 因此,即使是行业领导者也需要用视觉锤"砸地位"。 4、视觉概念:"小蓝杯"的秘密 从Logo到视觉锤的第三个变革是:从难以描述到容易描述。 它首先必须是一个"视觉概念"。其次,它外在表现时,为视觉非语言信息。再次,它可以用于帮助品牌建立视觉竞争优势。 为什么要形成视觉概念呢?它是品牌名的补充。消费者记得品牌的样子却不记得品牌名的情况经常出现,但品牌不应错失任何传播的机会。所以,为视觉锤取一个名字,可以强化其独特性。当视觉概念比品牌名更好记的时候相当于第二品牌名。比如:"小蓝杯"在百度上的搜索结果是"瑞幸咖啡"的一倍,这就事实上成了第二品牌名。 拥有一个视觉概念,看似容易,其实很难。没有视觉战略意识的品牌,一不小心就会误入歧路,就算大品牌也难以幸免。 全球大型连锁快餐企业汉堡王,1957年的时候品牌logo是一个国王坐在汉堡包上,1965年的时候依然有汉堡的元素。到现在很多人看到品牌logo时,却不知道它是一个汉堡品牌了,logo越来越抽象,不足以形成一个可描述的"视觉概念"了。但是麦当劳自从拥有了"金拱门"就一直沿用下去了、肯德基的"上校爷爷"也是一样,它们始终在坚持,一直在视觉上保持聚焦。 视觉概念是视觉表达的前提,品牌想让拥有视觉锤,不能仅是表达手法不同,要在概念上就开始进行区隔,所以一定要策略先行,使用"视觉概念区隔策略"。 第一,可以建立概念上的对立。例如:百事可乐的蓝对可口可乐的红。但要进攻领导者的时候,你才能用这种对立策略。没有明确对象时不要乱用概念对立。 第二,可以抢先进入新的视觉类型,这是很多人意识不到的。不仅外观要与同品类产品有差异,连视觉概念的类型也不要相同,一定要选择一个新的视觉类型。 第三,是关联策略。但这是属于一个过渡方法,大多情况下不建议使用,因为"山寨感"在将来很可能成为品牌进一步强大的阻碍。比如:名创优品的视觉关联优衣库,关联得确实不错,但做到目前规模,也始终有山寨气息。 5、从视觉边缘到"视觉主角" 变革四:从视觉边缘到视觉主角。 绝大多数品牌标志在传播中被边缘化,难以承担品牌识别的重任。因此当下的竞争当中,识别的任务要转移到视觉锤上,这很关键。 成为主角的一个要点是要找到最佳的原点载体,视觉锤最好建立在产品、服务中的一个载体上,它与logo不一样,logo是是凭空创造出来的符号,而植入在产品、服务中的视觉锤,与品牌有着更加本源、密切的关系,更天然、可信。你会发现,许多知名的视觉锤都是以产品为原点去思考的,不是以logo的思维方式诞生的。被国人称为"萝卜丁"的法国设计师品牌克莉丝提·鲁布托设计的红底鞋,女性都知道。原本在创造品牌识别时很头疼,一次,他看到女助理往脚趾上涂指甲油,大红的色泽一下子刺激了他的灵感,将正红色涂在了鞋底上!没想到效果出奇得好,至今,勾魂夺魄的这抹红色就成为克莉丝提·鲁布托品牌的视觉锤,它的思考原点是鞋子,而不是logo。 通常,产品就是最佳原点载体。认真思考如何开发视觉锤产品,才是建立视觉竞争优势的核心。因为产品既是最好的专业证明,又是最好的传播界面。 但很多企业却把金钱投给了明星,而非产品本身。明星是背书,产品是事实。敢用产品做广告,你才有自信。敢用产品做广告的大前提是,产品本身就是视觉锤。 除了借助产品,还要借助"传播相框"。什么是传播相框?就是来自非官方的传播画面。请问在一场高尔夫球比赛中,什么场景是所有人都会拍的?那就是颁奖仪式。最近泰戈尔·伍兹又得了美国大师赛的冠军,颁奖台上他们穿的都是绿色的西装外套。 传播相框,能够帮助品牌进一步明确视觉锤的原点载体和呈现方式。 除此之外,把视觉锤提升到视觉战略高度去运用也很重要。传统的VI思维,是拿一个Logo到哪儿都贴。但Logo能成为视觉锤吗?不一定,看是否懂得提到视觉战略的高度去运用。 视觉锤不是一个简单的图形,而是一种视觉竞争思维和观念,它不是设计公司"设计"出来的,而是企业自己有策略地"经营"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