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院改革体制机制 激发内生动力 实现"两个伟大" 四川大学法学院历史悠久,办学经验丰富,学科优势明显。自1984年恢复本科招生以来,已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和专业优势,为国家和地方法治建设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法治人才。2017年9月,四川大学入围"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以法学一级学科等三个优势学科共同组成"管理科学与国家治理"学科群,成为四川大学重点建设的12个一流学科(群)之一。法学专业建设以四川大学"双一流"建设为契机,服务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需要。近年来,在学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支持和系统谋划布局下,法学院围绕"一流学科、一流专业"建设,牢牢坚定政治站位,齐心协力、凝聚共识,锐意进取,切实增强改革创新意识,强化责任担当,将全面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坚持高质量内涵式发展道路落细、落小、落实,奋力为"全力推进一流法学学科建设"和全面推进学校"两个伟大"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人尽其才,激发教职员工"内生动力" 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和高校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加强高校人才队伍建设,努力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制度环境,迫切需要进一步转换高校用人分配机制,不断深化高校人事制度改革。 由于学校地处西部,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不强、人才梯队搭建未能与时俱进,加上分配制度的局限,人才激励机制滞后于学科发展等,一些管理人员和老师满足现状、缺少争创一流的勇气和决心。 法学院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内培与外引相结合、个人发展与团队建设相结合、重点培养与全面提升相结合,院内教师与校外专家相结合"的思路全面推进人才强院战略,坚持把打造一流的师资队伍作为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法治人才"的根本保证,严把入口关、职称关、考核关,坚持教学科研并重,多措多举,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努力打造符合"双一流"大学建设需要的德才兼备、学术精湛、教学优秀、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一是加强高端人才引进与培育。以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为导向,建立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加快引进国内外一流人才,激励、培养和扶持优秀教学人才。二是加强青年骨干教师队伍的培育。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加快引进国内外优秀青年学术骨干,着力培育青年拔尖、青年长江等优秀青年人才,加强学术梯队建设,培育青年学术骨干快速成长。三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强化"教师是第一身份,上好课是第一要务,关爱学生是第一责任"的意识,促进教师爱教、善教、乐教。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引导法学院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明确法学教育中为谁教、教什么、教给谁、怎样教。严格执行《四川大学教职工师德师风规范》,实施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四是加强教学科研师资团队建设。以省校共建为契机,在"法治四川"高端智库、人才交流机制、教育培训基地等方面深入推进与实务部门的合作,积极引入实践经验丰富的校外专家讲授实践课程,整合资源,加强法学教育、法学研究工作者和法治实际工作者之间的交流。五是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强化人才激励机制,建立了以贡献和业绩为导向的激励机制,激发了法学院教师投入教育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增强荣誉感和使命感。六是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转岗分流的调级调岗管理制度。开展人事管理制度探索,激发教职员工干事创业热情,有效开拓教职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 利用校院两级改革契机,法学院稳扎稳打、多举措并举,深入实施人才强院战略,以培养高素质法治人才为重点,以提升师资队伍能力和水平为核心,坚持内培外引,努力构建一支与一流法学院相匹配的高层次师资队伍。通过改革,2018年教师承担教学工作量在不增加人员的情况下不减反增,科研方面也获得承担国家级重点项目、高水平论文和著作均获得重大突破。近年来,法学院专任教师在发表学术论文、申报研究项目、成果获奖以及出版专著等方面均取得较大突破。2018年科研项目达历史最好水平,获国家重点研发项目(1项)、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国家社科专项重大项目(2项)、国家社科项目(5项)、教育部项目(3项),完成多部学术著作,发表高水平论文多篇。 强化成本核算,统筹经费使用 一个优良的符合高等学校实际情况、使得高校教育机制良好运行的财务管理制度,犹如高等学校教育机制运行的润滑剂和添加剂, 能够有力推进教育事业快速、平稳地发展。 因此,对财务管理制度进行及时革新,使之为学校的教育事业服务就显得尤其重要。 在学院发展建设中,现有的财务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往往与现代大学管理制度不相适应,缺乏成本核算意识,学校统一安排经费预算等,未能有效发挥其对学科发展建设的保障作用。 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试点中,法学院严格按照学校财务管理制度的相关要求,严格执行学院经费预算,认真落实经费执行和提高经费使用效益的主体责任,更加科学合理配置经费资源,完善以目标为导向的预算分配机制,提高经费使用绩效,激发了办学活力。主要开展了一下措施:一是增加经费投入,扩大科研奖励支持力度,鼓励广大教师把自由探索与国家重大需求相结合,开展引领学术发展的前沿性研究,激发全院教师创新活力。二是完善以业绩贡献度为导向的考核奖励办法,强化竞争性财务资源配给机制,在常规资源配置基数的基础上,对学科发展亟需的特殊人才和团队给予优先支持。三是加强成本核算意识,学院统筹预算。增强自主理财能力,坚持"超出不补、节约归己"的原则,实行更系统科学的财务管理模式。四是建立健全事后评估机制,完善学院经费预算审批及事后评估机制。五是积极筹措发展资金,以更好地服务和支持法学学科建设。学院广泛凝聚各方资源,大力筹集发展资金,广泛动员社会捐赠和校友捐赠,推动四川省委政法委与四川大学合作共建四川大学法学院,积极促进多项合作项目。 法学院充分发挥学科优势, 搭建高水平科研团队,赋予学科带头人在学科建设方面更大权力、更多责任,充分调动学术骨干积极性,保障专职科研人员潜心学术,推动学科快速发展,充分发挥了财务制度在学院人才培养、科学研究、 学科发展、队伍建设等方面的保障作用。 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办最好的法学教育 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根本在培养一流人才,加强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既是时代发展的强烈呼唤,也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迫切要求。 在全面推进"双一流"建设中,法学院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工作与世界一流大学法学院和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A类高校的法学院相比,还存在差距;少数教职员工没有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最根本的任务;教学投入与效果不够突出等。 学院班子成员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强化顶层设计,推进工作落实。学院党委牢牢把握办学方向,党政协调全面统筹人才培养工作。近来,一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立德树人。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统领人才培养全课程、全过程,构建"三全育人"大格局,充分发挥全院教职员工办学主体的作用,着力培养学生的崇高理想、独立人格、家国情怀和健全心智,使培养的学生对推动国家法治建设发挥积极作用;二是进一步强化本科教育的中心地位。牢固树立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理念,把本科教育作为最基础、最根本的工作,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在领导精力、师资力量、资源配置、经费安排、工作评价等方面全面体现以人才培养为中心,通过制度创新营造重视本科教育中心地位的良好氛围与环境;三是构建社会共建、多学科交叉合作机制。汇聚多方资源,创新省校共建一流法学院的发展模式;利用川大多学科优势,组建与数学、计算机、基础医学与法医学等学科交叉的教学科研团队,提升办学能力和教学科研水平,共同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精英人才。 法学院一直致力于培养具有深厚人文底蕴、扎实专业基础、强烈创新意识、宽广国际视野、良好职业伦理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推动法治进程和建设法治中国所需要的高素质法治人才。近来,学科竞赛成果获得了突出的成绩。在2017年第十五届"理律杯"全国高校模拟法庭竞赛中获得季军,在2017年第五届"公安杯"全国大学生模拟法庭竞赛和2018年"瀛和杯"第六届全国大学生模拟法庭竞赛中获得冠军,成为唯一蝉联该项赛事冠军的学校。 此外,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深化依法治国实践的重要战略部署,促进政法部门与法学院之间的良性互动,四川省委政法委统筹协调省级政法各部门,与四川大学合作共建四川大学法学院。从合作共建法治宣传阵地、"法治四川"高端智库、人才交流机制、教育培训基地、法学实践教学基地、法学院图书馆(四川省法律文献信息中心)、法学专业学术刊物等七个方面,全面落实法治四川建设各项工作任务,实现法学教育与司法实践有机结合,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四川风格的合作共建法学院机制和"双一流"建设机制,为推进依法治国、加快法治四川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利用效率 制约高校改革的关键因素是资源配置。高等教育资源是以开展高等育活动为目的而投人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要素。而教育资源配置的目的就是通过组织制度安排和管理运作协同提高高等教育资源的效用,提高高等教育的服务水平。 法学院办公用房、实验室在软硬件资源的整合、优化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和优化,实验室资源和公房资源存在闲置与紧缺的两重问题,专职管理人员较少,对公共资源设施设备等利用度不够高。 通过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建立健全公房资源和实验室资源等资源的分配制度和管理制度,实现对公共资源的动态调整,提高资源利用率。一是建立健全办公用房和实验室规范化、智能化管理制度,加强动态调整,最大限度地提升实验室的开放共享程度。二是加强量大面广的实验课程群、探究式创新性实验项目等方面的建设,扩大实验室开放程度,提升实验教学的先进性和创新性,提高实验设备的利用率。三是积极筹建法学院图书馆,为广大师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研究、工作条件。四是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不断开拓教学资源,加强与立法机关、法院、检察院、司法局、监狱、律师事务所、仲裁委、公证处等不同类型以及不同地区的与法律工作有关的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机构的长期、深度合作。 通过优化创新资源配置,以发展聚人心,继续保持学院各项事业的良好发展势头,让改革成效看得见、摸得着,让广大师生员工共享学院改革发展成果。以文化聚人心,继承学院学风活跃、治学严谨的优良传统,构建完善学术道德和学术诚信体系,营造醇厚浓郁的学术氛围。 当前学校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征程,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是学校作出的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举措。法学院将以最好的状态和实干精神,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不移、蹄疾步稳地推进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为早日实现"两个伟大"宏伟蓝图和培养高素质法治人才、推动法治进程和建设法治中国贡献川大法学院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