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培养具有人文素养的公民是靠文化熏陶来达到的,农村作为文化欠发达地区,也是人文素养较低的地域,要提高其整体的人文素质,主要从学生入手,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又是语文课程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农村;语文;人文素养 语文素养指最基本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以及各种文化信息的积累、思维潜能的开发和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在课改的新形势下,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除了要注重课本教学,还要注重各种外因的烘托、渗透和发挥创造思维的主观能动性。但经过我的努力我觉得农村小学难以形成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是社会的个体。 一、多读、熟读,感知人文知识 语文教材无不积存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无不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精神贯注和文化熏陶,为人的终身精神发展打好精神底子。如《爱迪生》的勇于冒险、坚韧不拔的品质;《一定要争气》的进取心、求知欲;《将相和》的宽广胸怀、团结协作;《回声》好奇心、求知欲;《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可爱的草堂》、《林海》等文全方位使学生了解祖国丰富的资源;《参观人民大会堂》、《山间又响马铃声》、《南京长江大桥》让学生了解到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变;《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狼牙山五壮士》、《我的战友邱少云》这些为民族解放、为祖国富强而立志献身的伟大人格和情感;《八角楼上》、《一夜的工作》这些老一辈革命家,为民族的独立、国家的昌盛而做出的无私奉献、感人肺腑的事迹??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好素材。在教学中必须指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和品读、凭借语言文字再现人物形象和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画面,唤起学生情感共鸣。在不断地读与评中感知人文知识,感受其中心境、人品,从而接受熏陶,接受任人文精神的教育。 二、珍视新教材,挖掘教材人文素养的内涵 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精神,新版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内容将视角广泛地投向家庭、社会,关注亲情、友情等真情,引导学生联系自身实际,感悟种种人生哲理。面对小学语文教材的这一改编,我们教师应主动去挖掘课文的人文内涵,由原来的"课堂指导者"变为"课堂促进者",让语文课成为"大语文"的舞台,洋溢着文学的气息。以小学语文六年级为例,六年级的第一单元所选择的课文均蕴涵着很多深刻的人生哲理。第二课《匆匆》是告诉学生:要珍惜时间、利用好时间、把握好现在。不要空度人生后,再来不断地感慨,这是毫无意义的。这一课对于我们山里的孩子更是有着重大的意义,从小生活在山里的他们,也特别向往着走出山沟沟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却整天得过且过,这有利于鼓舞他们抓紧时间认真学习。《桃花心木》一文,则告诉了孩子们:不要畏惧不确定的情况,要懂得在不确定中寻找机会、资源适应现实,克服现在的困难,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这些都能使学生的意志品质得到了熏陶。相信只要肯去挖掘教材,认真分析,就能很好地利用教材中的人文素养去感染学生。 三、充分利用学校课程资源,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1、结合实际,开展丰富的课余活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多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可见,新课程强调学校要以活动教学为手段,由教室移向生活,使学生在主动参与的全体性活动中发展自己的情感、态度、知识和能力,在实际的环境中学语文、用语文。如我校积极创造条件,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多种多样的语文学習活动。"少先队实践基地"就是其中一项特色活动,其包括"少先队小记者队和少先队导游队",为学生开拓了施展个性的空间。 2、激发热情,激活教材"再次生命"。学生们想象力非常丰富,独特的思维,独到的见解,已获验证的成功的学习方式,自己的游戏等都有可能成为教材"再次开发"的契机。如《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学完后,有个学生不解地问:"青蛙什么时候出来呀?"对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他们并不熟悉青蛙,但在农村青蛙是常见的"有益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于是,教师给学生布置课外兴趣作业:搜集有关"青蛙"的资料,可以亲自去田里看看,可以问爸爸、妈妈,也可以找找有关"青蛙"的图片、文字、故事、歌曲等。经过搜集,同学们不但了解了青蛙的生活特点,还知道了青蛙小时候是蝌蚪,是人类的好朋友,要好好保护它等等的知识。 四、引导学生体验生活,让学生"爱生活" 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言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顾黄初先生在《语言教学要贴近生活》一文中指出:"要谋求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老是把思想封闭在四壁合围的教室里,把眼光死盯在篇幅有限的课本上,恐怕很难求得突破性的进展。语文是在生活的广阔天地里频繁运用的重要工具,要教学生掌握好语言工具,我们的思想工作要向广阔的生活审视。"他同时强调:"语文教学的改革,关键在贴近生活。"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但学生的语文学习却没有生活的气息。综观农村孩子的生活,虽然生活背景广阔,但生活却很单调枯燥。父母不让孩子涉猎农活、家务活,不舍得放手让孩子独立自理,不重视和孩子沟通。孩子的自我意识、生活积累都较差。他们的生活除了上学,就是看电视,或是独自在家和玩具玩(现在农村孩子多为独生子女,缺少玩伴)。语文教师要有开发语文资源的意识,要大胆开放语文课堂,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参与生活、体验生活、享受生活。 人文素养的培养一直都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小学语文中的人文素养也不例外。笔者在文中论述了我国小学语文人文素养的发展现状,并结合自身工作经验,从三个方面提出了提高小学语文教师人文素养的方法。希望此文可以对自身工作的进步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也可以为我校小学语文教学做出一点贡献。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2). [2] 郑国民,马新国主编.新世纪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实践与探索[J].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