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之水,大河水舒舒缓缓悠悠扬扬, 白石凿凿①。只见水底白石鲜明得发光。 素衣朱襮②,当年穿着素净的红领衣裳, 从子于沃③。我送他当兵在沃城的道上。 既见君子,要是战火停息他回转家乡, 云何不乐? 彼此相帮我怎不欢喜若狂? 扬之水,大河水舒舒缓缓悠悠扬扬, 白石皓皓④。只见水底白石皎洁而透亮。 素衣朱绣,当年穿着素净的红袖衣裳, 从子于鹄。我送他当兵到鹄城的营房。 既见君子,要是战火停息他回转家乡, 云何其忧? 彼此相帮我哪会夜夜忧伤? 扬之水,大河水舒舒缓缓悠悠扬扬, 白石粼粼⑤。只见水底白石清澈如冰霜。 我闻有命,传说王爷还下令扩充武装, 不敢以告人! 有苦说不出使我痛断肝肠! (采用蓝菊荪译诗) [注释]①凿凿:鲜明洁白的样子。②朱襮:红色的衣领。③沃曲沃,今山西省闻喜县。④皓皓:晶莹洁白。⑤粼粼:清澈鲜明的样子。 [赏析]这是一首征妇思夫的诗。此诗约产生于春秋晋昭侯时代(即公元前745年),当时战争频繁,史书有"春秋无义战"之说,可见当时社会各种矛盾尖锐复杂,战争连年不断,给人民带来无穷灾难。本诗写一征妇希望战火早日停息,渴盼征夫转回家乡,在希望不能实现的时候,她是日夜忧伤,痛断肝肠,再也无法从痛苦和悲伤中解脱出来,从而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当时战乱不已的现实。但是《诗序》却说:"扬之水,刺晋昭公也。昭公分国以封沃,沃盛强,昭公微弱,国人将叛而归沃焉。"朱熹更进一步解释说:"晋昭侯封其叔父成师于曲沃,是为桓叔,其后沃盛强,而晋微弱,国人将叛而归之,故作此诗。"(《诗集传》)这是附会史实,似不足信。 诗的第一章,是回忆送夫从军至沃城的欢乐场面,以及盼夫回乡的愉悦心情。诗从"扬之水"入笔,是描写环境,烘托气氛,让人从水的源远流长和常动不息之中,体会出征妇思夫之情的绵密悠长和激动不已。"白石凿凿",则是形象地描绘水底白石嶙峋之貌。下面由景及人,直接描写"素衣朱襮,从子于沃"的情状。当年她的丈夫穿着素净的红色征衣,上前线去打仗,而征妇不是"牵衣顿足拦道哭",却是送了一程又一程,直送到战士们去的前线要塞沃城。作为征人之妻,她的无限诚挚之情,已从行动中表露出来了。此时她的善良的心灵深处,总认为丈夫去打敌人,保卫家乡的安全,是荣耀的,因此,心绪也较好。更想到打完仗,很快就能回转家园,所以欢乐之情也就溢于言表。接下去"既见君子,云何不乐?"便是此种心情的生动写照。 诗的第二章,是回忆送夫从军至鹄城的经过情景。以及久盼未归的惆怅心情。开笔还是从"扬之水"写起,显示了诗歌循环往复之美。但在描写水底状貌时,却起了一点变化,说是"白石皓皓",即白石在清澈的水底,映出洁白无瑕的样子。按照传统的解释,亦似有昭然若揭之意。其实这还是写景,以河水之清,白石之晶莹,衬托战士们的高洁行为和英武气概。"素衣朱绣,从子于鹄",在内容上没有不同,但语句变换了形式,显示了诗歌的变幻特色。朱熹说:"朱绣,即朱襮也;鹄,曲沃邑也。"(《诗集传》)可见"朱襮"与"朱绣"同指一衣,"沃"与"鹄"同为一地,意思是完全相同,形式的改变,则是诗歌形式的需要。最后说"既见君子,云何其忧",意即要是战火停息,丈夫凯旋还乡,彼此朝夕相伴,哪里还有什么忧愁? 可是现在事与愿违,战争烽火还在燃烧,根本没有停战的信息,前方士兵的死活,正是吉凶难卜,也许"可怜无定河边骨",仍然"犹是春闺梦里人",多年在外,音讯杳然,叫人怎能不忧心如焚呢? 诗的第三章,是写征妇听到扩充军队的消息担惊受怕,以及为夫担忧的内心苦楚。"白石"用"粼粼"修饰,体现了诗歌的奇幻手法。景物依旧,词语更换,足见其时语汇已相当丰富,表现手法亦多种多样。语式姿态横生,自然产生诱人魅力。这中间省略类似"素衣朱襮,从子于沃"的二句,看来不是行文的疏忽,而是因意念更换,有意这样做的。 本诗是三章连唱,感情回环往复,语言富于变化,各章歌词基本相同,只是文字稍有差异,充分体现了民歌的特色。诗歌基本以四字句为主,兼有三、五字交错,读起来琅琅上口,铿锵和鸣,既符合语言的自然节奏,又自铸伟词而激发高吟,形成了生动活泼的语言美。特别是"不敢以告人",成为大家的口头谈助,至今已演化为"不可告人"的成语。据传在封建社会中,若有甲乙二人互相谈心,甲方如问及某种隐事,乙方便说:"我知道的,就在《诗经》的‘扬之水’末句。"表示自己不敢轻易泄密,用《诗经》的语言为自己解围。这虽是趣话,但也能说明《诗经》语汇丰富,进而证实孔子"不学诗,无以言"的断语,是卓有见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