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信息技术学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现在的初中教育中,对信息技术学课的重视程度是远远不够的。作为提升综合素质的一环,信息技术课是不可或缺的。然而其教学模式存在很大的问题,学校不重视加上学生不感兴趣,让信息技术课常常成为一个虚设。本文将提出一些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策略并作简要探究,希望对改变当前信息技术的教学现状有所帮助。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在紧张的初中学习生活中,除了九门必修必考的学科外,其他课程常常要为了这九门课"让道":包括音乐课、美术课、信息技术等课程在内,都经常出现被占课现象。在课程安排里,信息技术课本就不多,一般一周仅有一节到两节。令人遗憾的是,这仅有的一两节还不能够得到高效利用。旧的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新的课程标准,我们需要有新的教学策略以应对现状。 一、教学策略的特点及种类 首先,信息技术学科是有其自身特点的,包括科学性、实践性、应用性、创新性、综合性、基础性等。信息技术的多种特点告诉我们信息技术课堂要注重系统化、整体性教学和实践创新,让学生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把握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运用好学习方法。 其次,正因为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多样,所以我们的教学策略也要多样。教学策略要具有明确的针对性、一定的灵活性,以及注意教学活动程序、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等的有序和合理。[1]众所周知,单一的教学策略是无法适用于所有的教学情形的,具体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做不断的调整。 教学策略种类繁多,常见的主导式教学策略是指以教师为主导,学生按照教师提出的目标和任务,依照教学顺序,学习课程并完成考核。放在过去,这种常见的、传统的教学策略可以说是一个好方法,它的教学效率较高,使学生能在短期内学习到较多的知识。但是放在现在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却是远远落后于新课程标准,学生的投入较少,对知识点的深入了解不够,无法培养一种学习积极性,因此这种教学策略需要被改变。较新的教学策略有自学式教学策略,它能解决被动学习的问题,让学生有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但是要花费学生太多时间,比起其他九门需要参加中考的学科来说,学生没有这么多精力可以放在这门学科上。 基于具体的教学任务和要达成的教学目标,以及上述教学策略的种类和特点,再结合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们要确定好教学策略的使用条件和适用范围,做到省时高效,从而让自己教得轻松,学生学得轻松。 二、新教学策略 1、设计合适的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一般都是由问题导入,再顺理成章地引申出所要讲解的知识点。设置问题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从对问题感兴趣开始,对接下來要讲解的知识点也能感兴趣。[2]因此,问题出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到学习效果。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考虑合适的教学情境,一个有趣的教学情境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快理解问题所要表达的含义,还能在自己的思考之上了解知识的应用方向。由此可见,设计合适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显得至关重要。 2、依据教学内容,明确学习方向。教师为学生定下教学内容,是要给学生一个学习的方向,对比教学内容,明确自身的不足,不断填补空缺,缩短与成绩优秀学生的差距。可以说,学习方向如果不明确的话,学生即使花费很多时间也收不到良好的成效,只是白费功夫罢了。 3、发挥指导作用,提供学习资源。教师依据自身的教学经验,能够给学生提供很多学习资源,辅助学生学习。教师作为教学的指导者,要给学生安排好教学内容,最好是能说明清楚各个内容的难易程度,便于学生学习。这门学科是要教给学生信息技术知识,而不是要为难学生,因此考核上并不会太难,还是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去学习其他九门学科。教师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既能节约学生的时间,资 源又比较可靠。[3] 4、积极交流,及时评价和反馈。教师如果能与学生经常交流,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还能了解到学生的不足。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地评价,再给学生提一些适当的意见和建议,能够让学生取得进步,让学生更有前进的动力。 5、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有些学生比较经常接触电脑,他们的基础比较好,学起来相对比较容易,而有些学生基础比较薄弱。每一个学生都是平等的,教师的工作不是让一个人成为最突出的那个人,而是要让全体学生都达到预期目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因材施教和分层教学,提高整体学生的水平。 三、结语 总而言之,既然旧的教学策略有问题,我们就要做及时的调整,让教学策略适应于我们的教学,辅助我们的教学,而不是成为教学进步的阻碍。即使在初中教育中,信息技术并没有被作为重点学科对待,但是其作用也是很大的,我们要将信息技术的作用广而告之,让学生们知道学好信息技术对生活也有一定助益。教师也要注意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调整教学策略,力求效率最高,成效最大。 参考文献 [1] 李月生,信息技术创新教学设计,南方出版社,2011.03 [2] 郭启儒,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新解,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05 [3] 尚云,信息技术教学策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