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y525.cn 今年高考已经结束了。高考期间,家长、老师、社会对考生关怀无微不至;高考过后,从过往经验看,高三毕业生容易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一时段,仍然需要注意对他们加强心理和行为指导。 有资料表明,从高考结束到发榜期间,考生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较之高考前与高考期间,常常有增无减。高考结果,关乎考生个人前途与家庭幸福指数。这时,考生与家长,期待中有焦虑。由于高考成绩可能与一些考生的期望值出现差距,他们可能产生突发性的心理冲突和生理紊乱现象;一些考生则不断地咀嚼自己失败和痛苦的情绪体验,产生自卑、麻木、失落、内疚等心理;有的考生因为担心考试成绩不理想,整日忧心忡忡,闭门不出;还有的高中毕业生,高考结束之后一下子不知该做什么了对考后生活无所适从。还有一些考生,因为在高中三年压力过大,高考一结束则容易放纵自己,他们通过上网聊天、网络游戏、同学聚会、外出旅游等方式让自己"尽情释放"紧张情绪,这其中有的甚至会出现意外事故。考生在经历几个月紧张迎考之后,各种心理需求在高考后会一时"井喷",加上家长、老师、社会对考生"后高考"大都不像"前高考"那么关怀,很多潜伏的心理危机很容易出现。在这个时刻,家长和社会需要对学生加强自我认识教育。首先,对能够考入大学的学生,学校和家长要教育他们认识到大学只是人生旅途的"加油站",必须珍惜来之不易的深造机会,充实自己,学好本领,肩负起新一代有志青年的光荣责任。高考后,学校可以邀请有经验的老师开设一些讲座,或者请一些往届的毕业生现身说法,讲他们进入大学后的感受,讲大学里的一些学习方法、课程设置、授课特点等,帮助学生做好各种物质和心理上的准备。其次,在关注成功者的同时,学校、家庭不要冷落了落榜生。考试过后,学生有了"人生分水岭"。那些考了高分或被重点大学录取的考生会得到鲜花、掌声以及亲友的祝福,而那些考试不理想的落榜生则容易受到冷落、歧视和冷眼,由此产生的倦怠、放纵、焦虑等心态,最需要心理安慰和心理救助。大人要用细化的、人性化的心理抚慰,化解他们的情感危机和失败危机,使他们早日走出失败的阴影。高考只是选拔人才的一种方式,但成才的路却万千条,考不上大学照样可以去做适合自己的工作,照样可以奉献社会。高等教育不再是精英时代,而是步入了大众时代,我们对待高考生的态度应更加宽容。另外,社会对"后高考"的关怀,可从社会资源上充分体现。把图书馆、公园、青少年道德教育基地、著名旅游景点,尽可能地对更多考生免费开放,利用假期让他们在"读万卷书"的基础上,继续"行万里路",达到人生观、世界观的本质提升,培养他们感激社会造福社会的崇高品质。针对性强地进行"后高考"关怀,帮助学生心理平稳过渡,将会使考生受益匪浅、终生难忘。这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工程,必须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 作者简介: 王丹 已帮助过 1.3万人 入驻年限 11.5年 预约咨询 私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