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的妈妈知道我是学心理学的,都会问我一大堆的问题,都想知道自己这样做对不对,那样做对不对。我只能回答,没有对或者错,只看是不是足够好。 一个足够好的妈妈意味着,不仅要对孩子好,还要足够,太多、太少的好对孩子的发展都不利。太多的好,意味着母亲始终不能对孩子放手,而太少的好则意味着母亲不能给孩子带来安全感和信任感。 刚出生的婴儿内心中,是没有外部世界的。这时,有一个足够好的母亲去照顾婴儿:婴儿饿了,一个乳房恰好出现在他的面前,他就可以立即满足 自己的需要。于是婴儿就会产生一种错觉,这个乳房是他自己创造出来的,他可以任意控制这个乳房的出现和消失,通过乳房来满足自己的需求。在这种错觉下,婴儿会有一种无所不能的夸大感受。同样,他也带着这种全能感和外部的世界接触。一个足够好的母亲恰好给自己的孩子创造了这样的机会和环境。有了这样一个令婴儿感到温暖、信任的"抱持性环境",婴儿的需求能够得到即时的回应,他才能建立起足够的安全感去自由地表达自己,才有能力去应对成长中的挫折。 "足够好的母亲,在开始的时候几乎完全适应她的婴儿的需要,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她会逐渐地撤退。"所以足够好的母亲了解自己的孩子,了解孩子增长的能力,也信任自己的孩子,因而也有能力对孩子慢慢地放手。有了这样的了解和信任,在听到婴儿的哭声时,母亲不再是匆匆地跑到房间去抱起婴儿,可能会回应一声"妈妈听见了,就过来了",然后让婴儿听见自己的脚步声……再来到婴儿的身边。这时,母亲和孩子之间不再是密不可分的了,这中间出现了一个空隙,对孩子来说,另外一个空间被打开了,在等待妈妈过来的过程中,孩子感受到了挫折,因为乳房不再是即时就到,但同时他又感觉是安全的,因为他听见了妈妈的回应脚步声,所以他开始注意到了身边的环境:微风吹过、小鸟飞过……外部的真实世界对他来说慢慢打开了,孩子开始学习把母亲作为客体与自我分离,并在这基础上慢慢成长,趋向独立,接近独立。 温尼考特对"母亲的挫折"的诠释是,首先这种挫折建立在安全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孩子在等待中感受到的挫折是恰到好处的,不会超越孩子的能力给孩子造成创伤,这就需要母亲始终能读懂和跟随孩子成长中的"信号"。当孩子紧紧地抓住你的手,或者急于挣脱你的手的时候,都需要去感受到孩子的这些信号。 另外温尼考特认为母亲是直觉性地了解孩子的需求。这个直觉性非常重要,也就是说这不是由母亲的意识来决定的,不是母亲经过理性的思考来决定:孩子,这个东西有营养你要多吃,那个东西不好你要少吃;这个东西好你要多多学习,那个东西不好你不要去摸它……经过母亲的理性思考而决定给予孩子的一些东西更可能是出于母亲自身的焦虑,是父母为了安慰自己内心的不安,他们害怕孩子不能象自己期望的那样成长,这是从父母的需要出发的,而不是根据孩子的成长需要,更不是根据孩子自身的需要,所以更可能给孩子带来不信任或不安全。父母从理性层面提供的只是他们认为孩子需要的。正好一句网络流行语所说的那样,"有一种冷叫你妈妈说你冷"。而在温尼考特眼里,母子关系是最自然的一种互动和沟通。 所以足够好的母亲不仅能在婴儿生命早期给予其全然的照顾,而且随着孩子的成长会根据他们的需要适时地改变和调整,当孩子开始成长并且独立性增加,母亲自己也独立起 来,逐渐重新开始她自己的生活。 而现实生活中很多的母亲在孩子走过婴儿期,进入儿童期甚至青少年期后,仍然不肯放手让孩子自由地生长,而是给他们诸多的限制,比如在家庭中过多使用否定词,这个不行、那个不许,这个不要,那个不可能,"不乖"、"不可以"、"不聪明"天天挂在嘴边……母子关系就象警察与罪犯一样压抑而紧张。在这样的环境里,家长不断地指责,孩子越来越无能。还有的妈妈在家庭中常常使用"应该"、"必须",强调家长的主观愿望,完全忽视了孩子的客观存在,用生硬的态度对孩子进行规范,按家长的意愿来设计修剪孩子。这样的家长没有尊重到孩子的独立个体,使孩子成为了自己的附属物。在这样环境里成长的孩子,会常常陷入不知所措之中,常说的话是,"随便"、"不知道","你选吧",不仅极大影响孩子的思维发展,也使亲子关系出现越来越严重的问题。 更有甚者,有些家长挑剔起孩子来无所不能,不停地去发现孩子身上的缺点,并及时拉出来进行施教。最常用的词就是"太笨"、"不成气"、"太差劲"等等,这些消极的词语,完全是一种负信息,强化了孩子的弱点,最终使孩子以否定的态度对待自己,对自己失去信心,自暴自弃。 父母常常说的"我是对的"、"我是为了你好"、"你什么都不用做,就好好学就行",不让孩子去有更多的体验,凡事包办代替……这些都是用爱的名义捆绑孩子,那不是真爱,那是害,它否定了孩子的个体存在感,阻碍了孩子的发展。足够好的母亲,是需要先有一个敏锐的觉察能力,能迅速地觉察到自己情绪的变化并加以调适,还能敏感地捕捉到孩子的需要,给予孩子真正的、用心的陪伴。给孩子的爱不是有条件的,而是,我爱你,就要无条件地接纳你、认同你。接受你的一切,最终使得孩子能够逐渐地达到整合,成为一个身心完整的人。其实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培养孩子如其所是,成为自己。 作者简介: 王洁 已帮助过 23人 入驻年限 4.8年 预约咨询 私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