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高效学习的重要诀窍问题让人专注


  文/高冷冷:北大中文硕士丨哈工大化学本科
  ——"我每次进行抄写还有看网课的时候都会跑神,有时候一跑思想就基本不在线。有什么办法可以改善啊?"
  ——"可能是:只是机械地抄写或者单纯地听课。一个建议:带着问题去抄写/听课。问题让人专注。"
  这是昨天在电影发布会上,我的答记者问。哈哈哈好吧是答后台的一个胖友问。
  这个学习/阅读的技巧很小,可是好重要,那就是"问题让人专注"。
  悬疑电影会让人更专注,因为它有"问题"
  先打颗八竿子打不着的栗子:
  我超喜欢看悬疑推理片,如果有此类观影经验的胖友,会明白,这类电影特别扣人心弦,与其他类电影相比,更容易全神贯注。
  为什么?
  一个原因在于,看的过程中,我们内心是有"问题"存在的。比如《看不见的客人》: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么?越看越觉得困惑,越想继续看下去;《天才枪手》:这个作弊方案会成功吗?啊会不会被抓到?(当然,问题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
  真·学霸·琳(《天才枪手》剧照)
  对不对?问题真的让人超级专注,带着困惑的大脑,总是会把精力留给寻求答案。
  在听课/做笔记/学习/读书/工作中,"问题"是同样重要的。
  如果没有想学习的问题,大脑就会想别的问题。
  1、
  先谈谈这位记者胖友说的抄写/听网课,如果只是机械地抄写,手速跟不上大脑腾挪转移的速度,大脑的精力空间(谁有更好的专业术语,来解救一下词汇贫乏的我)没被占满,很容易就会想别的,而且其实不太影响抄写任务的顺利进行。
  大脑一定会想一些事情的,如果没有想学习的问题,就会想别的问题。
  听(网)课也是如此,只是单纯地听,很容易跑神,网课可没有设置悬念,不会引人入胜。
  对于这种枯燥的任务,带着问题去完成,是非常重要的。抄写的时候,可以试试用自己的话复述下来;或者看几眼,然后试图用短期记忆,默写下来。这样大脑就不是闲置状态。
  听(网)课,可以想想他为什么这么说?可以用在哪里?诸如此类的问题。听课时候记笔记也是,不要机械地重复一遍,而要有所筛选、变化。
  神说,要有问题,然后才有了答案
  2、
  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个问题好像无解?
  是先有问题,还是先有答案?我觉得是先有问题,不然不会有答案。
  比如我写文章,先想到某个选题,然后带着这个选题(问题),继续阅读、思考、观察,或者和别人交谈,会不断遇到可以用到的素材、灵感等,答案慢慢浮现。
  带着问题,去找答案,这样写作的效率,是更高的。当然,问题也要建立在对内容的一定了解之上。
  说来有趣,我昨天下午写出了这篇推送的初稿,晚上看《把时间当作朋友》时,发现李笑来这么说:
  他们不见得一定是什么都知道之后才写出来的。很可能是为了写出来,才去搜索、积累,才发现了那些令我们惊奇的内容。
  素材积累固然非常重要,然而,如果提前确定一个方向或者目标,那么就甚至可以积累很多原本不可能想象的素材——惊喜连连。
  我写这篇推送这一事件,就立刻印证了我的观点,真的十分神奇。
  记住,先有了问题,才会有答案。
  你要先知道你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并且试着解决
  3、
  再比如说看书,如果只是什么都不想地去读(读小说基本上都会是这样,享受阅读快感,也很好),最后总会感觉什么都没看。
  还记得我在考研坚持不下去了,怎么办中,提过一个建议:一开始就要用真题进行检测。
  这是问题的另一方面的重要性,它指出了前进方向,而不是你看见什么都往兜里塞、脑里记,这种学习方法,一般都是囫囵吞枣。
  我考研时候犯了大错,想着先把所有的书看完,肯定就会答题了。其实并不是,你要先知道你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并且试着解决,才知道你学习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什么以及如何思考。
  考研背单词也类似,单纯地背单词,效率超低。结合真题记忆单词,过程中会有无数问题:这个单词是什么意思?这个单词原来是这么用的啊?效率高得多。
  其实记忆也是如此,要想高效地记忆,也是带着问题,对自己检测、回答等等。(这个我之前文章写过高效记忆丨论摄影机记忆是怎样炼成的)
  在记忆这篇文章里我写过一句话:懂了,很难记住;用了,就记住了。"懂"是基本任务,"用"是更重要的任务。时刻带有问题思维,就是"用"的方法。
  总结:学习/读书/记笔记/记忆/听课,都要时刻带着问题思维去做,问题让人专注;先有问题,才会有答案,这样做事的效率更高。
  //end
网站目录投稿: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