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包装如何定量界定,商家和消费者持明显相反的态度。一些专家认为,包装物的价值超过被包装产品价值的1至2倍,就称为过度包装。中消协就曾明确指出,凡包装体积明显超过商品本身的10%、包装费用明显超出商品价格的30%,就可判定为侵害消费者权益的"商业欺诈"。那么问题来了,商品过度包装的问题有哪些?小编想大家一定是非常想知道答案的吧? 近年来,一些企业为了追求更高的利益,过分夸大包装的功能,出现包装物价值远远超过内容物价值的商品过度包装,容易给消费者带来一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感觉。商品过度包装现象对国家、社会、企业和消费者造成很大危害。 被调查的消费者认为过度包装的依次是:月饼30.24%;补品25.45%;保健品15.91%;名酒12.53%;化妆品11.85%;茶叶10.83 %;名烟6.21%。 某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公布的2017年一季度商品包装的监督抽查结果显示,以保健品为代表的冲饮类方便食品包装抽样不合格率达20%,不合格项目均为包装空隙率。 一位业内人士介绍,近年来,商品包装抽样合格率连年上升,但保健品包装合格率一直"拖后腿"。虽然国家对保健品的包装有明确的规格要求,但对于生产商而言,规定的约束力有限。近两年来,一些知名品牌都曾登上"黑名单",有的品牌甚至上榜不止一次。 比如饮料酒的过度包装问题就很突出,记者在抽查结果公示中看到,即便是一些知名品牌也曾登上包装不合格产品的"黑名单"。 以上内容有本站提供,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关于商品包装欺诈行为有哪些的问题,将在下期的商业欺诈安全小知识讲座和大家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