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不但铸造了中华文明古国的民族灵魂,而且也极大地影响着现在的每一个中华儿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炎黄子孙产生民族自豪感和形成民族文化素质的力量源泉。如何在小学德育和课改工作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这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我校在加强国家课程执行力,确保国家课程有效实施的基础上,优化基础型课程,细化校本课程,挖掘校本课程资源,构建出了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 一、教师引导横向探究,广泛收集民族传统文化资料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意蕴深厚,学生必须经历一个从无到有、由浅入深的探究过程,才能对其形成一个粗略的总体印象,然后才能选择其精华进入比较细致的学习和研究过程。所以,在开课之初,老師首先是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广泛收集有关中国传统文化各个层面的资料,并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整理。横向收集这些资料的目的,是让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有比。 二、自编教材,促进诗文诵读普及 校本教材的修订与编写是实施校本课程常规教学的基本前提和文本保证。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实施诗文诵读校本课程教学,全面培养学生个性特长,提高学生古文化底蕴,我校加强了校本课程实验教材的修订和编写工作力度。在大量搜集材料的基础上,学校组织校内语文教师精心筛选,选取了历经岁月淘洗而沉淀下来的经典文字编集成册,并通过几年的学生诵读活动的实践,对诵读篇目不断地删减、调整,以期将最优秀的作品奉献给孩子,用经典去拨动孩子的心灵琴弦,用经典叩开孩子的天赋之门。 三、培训师资,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教师作为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主体,需要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超越自我,发展自我,提升自己专业化水平。学校充分调动其内在动力与追求,努力营造个人实施的环境,鼓励创新、求异、个性化。我们采用走出去、请进来、校本自培等途径确保师资的落实、到位。自开展诗文诵读校本课程以来,我校一直与其他学校的古诗文诵读课题组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并邀请知名专家来我校讲学,对学校领导和老师进行培训指导,提升了活动的层次和水平。同时,我们不忘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如派诗文诵读课题组成员参加市级同类研究交流会,组织教师参加全国及市、区级经典诵读交流会,扩宽思路,从而真正提高辅导老师的教学水平。 四、开展活动,调动诗文诵读热情 将古诗文诵读活动与学校其它校本课程及各学科进行整合,是我校古诗文诵读校本课程的一大亮点。比如:与书法课结合,开展古诗书法比赛;与德育校本课程相结合,开展以养成教育为主题的班会;与计算机课整合,上网浏览古诗文网站,获取古诗文知识。特色教育和古诗德育相得益彰,交相辉映,学生在直观的画面、美妙的古韵中,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此外,学校采取多种措施,为学生搭建诵读的平台。如每学年举行一次全校性的古诗词诵读比赛活动,形式有阅读欣赏、唱诗、诗配画、看画诵诗、配乐诵诗、古诗接龙、办手抄报等;将学诗诵诗与校内外实践活动相结合等,比如春游过程中,看到山、水、花、草等就有意识地组织学生诵读相关的诗,让学生对诗文产生兴趣。 五、联系生活,弘扬"民族传统树文化" 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内化,要经历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和过程,这个内化过程,需要有相应的活动为载体。为此,师生一起讨论,策划一些切实可行的主题活动,如办"我们身边的传统文化"板报和展览;组织"我与传统文化"演讲赛和辩论会;利用学校"文化艺术节"表演"传统文化香飘校园"节目;举办"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和"我心目中的传统文化"征文活动??这些活动收效良好,涌现了不少让人心动的好作品。一段时间下来,档案柜里学生活动的原始资料会摆放得整整齐齐,陈列室中分类装订的精美成果集也会越堆越高。不少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把自己参与活动的体会和收获整理成一篇篇探究论文踊跃投稿,让自己的活动成果变成铅字飞向四面八方。 六、从小事做起,在成长中践行传统文化 为了使学生学习到的传统文化得到强化,老师在本课程中设计和开展很多贴近学生生活的活动。比较典型的活动如:"母亲节"组织学生参加书信比赛,与母亲进行心灵对话;寒暑假倡导学生为父母做几件力所能及的事,表达对父母养育的感激之情;平时生活和学习中将文明礼仪落到实处;组织以"珍惜光阴、勤奋学习"为主题的演讲活动,激发学生的斗志,让他们学会用最好的成绩报答母校和老师的教育之恩??这些富有生活气息与情感体验的活动,为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提供了广阔的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