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谈民主不可被情绪绑架


  本想在微博发表观点,不过寥寥数字难以表达全意,还是在博客上阐述为好。
  以进入互联网时代为标志,关于民主进程的全民大讨论成为趋势,数一数也将近十年时间,但到底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又是否带来较为清晰的方向感,甚至是落地的可行性成果。或许,关于这个问题在学术领域已有相当积累,但在民间却似乎不见进步。百花齐放是好,但共识必不可少。
  那么,到底我们应当怎么思考这个问题,才会获得更为清晰的答案?
  一、首先还是定义的问题,民主一词作为社会学领域的概念,对其界定就难以有唯一的标准。选取的角度不一,以及划分的阶段不一,都会带来定义的不同。
  这里先不给民主作出整体的定义,我先尝试从不同的学术角度,大致对其定义进行阐述:
  (1)政治学角度:民主是赋予公民以独立人格与相对权利的过程与结果;
  (2)管理学/经济学角度:民主或民主化是对员工进行层次化授权的过程,并以提升创造力为中间目的,最终提升生产力。
  (3)哲学/社会学角度:民主是意识形态在一定范围内的自由化现象。
  这是几个主流角度的解读,不完全严谨,不过尚算精准。接下来对这几个角度进行综合分析,从交集当中提炼构成民主定义的基本要素:
  (1)民主的定义应包含过程和结果,如要细化,可将过程称为"民主化"或"民主化进程";
  (2)对结果的定义决定了过程的方向,同时,结果可指终极的结果,亦可指过程当中的阶段结果。
  (3)民主是社会领域的必然潮流,也是公民对所行使权利的最大化追求,这是该定义最根本的着力点,因此可将民主的基本概念划归到社会学领域。
  (4)但是,因为社会是由政府管辖,社会进程由政府掌握,因此,民主也是政治学的子集,从政治角度来看,民主既是治国的工具,又是治国的目的。
  (5)民主的工具化,通过管理学与经济学的研究进行落地,政府或企业层面均适用。
  基于上述要素的分析,再总结出高于各学科领域的综合定义:民主是归属于社会意识形态层面、并以政治及经济的理论或实践为落地工具、依不同发展阶段以赋予公民相应权利最大化为目标的过程与结果。
  二、其次,过程化、阶段化的理解,有助于客观公正地看待进程问题。
  当下对民主的讨论,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方向问题,这是对概念理解不系统引起的,存在着绝对民主(本质是泛自由化)、相对民主两类认知;二是过程问题,即不存在方向的问题(都能认知相对民主),但关于相对的当量选择却出现偏差,主要表现为高于发展阶段的认知,有理想主义的倾向。
  思考以下几个问题,有助于较为客观的看待民主进程:
  (1)民主的终极结果,需要三个因素同时完备,即管理者(如政府)、公民(或员工)以及环境(包括制度建设、意识形态等)同时达到一定水平。这些因素的当下表现如何,我们借用身边的很多事实就能分析。
  (2)管理者的利益或价值取向,决定了其对公民权利的态度。如果这一方面存在问题,那一定是大问题,激起的反馈会非常大。
  (3)公民的素质以及环境的成熟度,决定了进程的缓急。这些方面是相对复杂的系统,但亦可通过建模进行分析。
  简言之,民主是个系统话题,当然不能只考虑其中的个别因素,如果对这一领域是真心实意的希望得出个所以然,还是希望我们能花更多的精力搞明白,千万别被一时的情绪化言论绑架。
网站目录投稿:香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