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老员工激励非货币员工激励


  在激励的道路上,有着各式各样的红绿灯管理着"交通"。企业的激励方案能否顺利通过并且有效实施,关键在于你是否真的看清了红绿灯。 企业财富vs.个人收益激励机制的实施方是企业,参与方是激励对象。这两大阵营的利益成为审核激励方案的第一关。 企业的背后无非是企业家、国家,即财产的拥有者。他们希望能够激发高管的工作热情,推动企业高速发展;
  同时,他们也不希望因激励计划而造成企业财产大量外泄,阻碍企业正常发展。因此,"钱"、"股"结合就成为比较合适的激励方案。在企业中,实施高管激励计划无非是用现金或者股份。现金,提自企业的利润,过多会使企业遭受现金流压力,影响到正常的运作和发展。股份,则是来自财产的所有者,多拿出一份就意味着多卖一份家当。实施时间久了,控制少了,回头再看的时候才发现,眼前的企业已不再跟自己同"姓"了。既然用钱和用股都不宜过多,那么就实施"1+1>2"的方法,两者结合起来取长补短。
  讲了那么多激励方法,哪一种是最好的呢?
  美国企业生产率低下,经济增长停滞。相比之下,日本企业生产效率高,而且经济增长率高。当时美国学界都在研究"为什么日本企业效率高","为什么日本增长世界第一"。于是有经济学家和管理专家到日本考察日本企业。他们发现,日本企业普遍采取了分享制这种激励方式,这种制度把员工的利益与企业整体利益联系在一起,有效地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美国人认为,分享制是日本企业高效率的秘密武器。他们回国后宣传日本的分享制。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魏茨曼曾写过一本名为《分享经济》的书,认为分享经济是最有效率的经济。该书当时被称为"自凯恩斯以来最好的经济思想"。在这些专家的倡导之下,个别美国企业也试行分享制。结果却出乎这些专家意料之外,试行分享制的企业无一成功。 为什么在日本成功的分享制在美国并不成功呢?原因在于两国的文化与制度背景不同。
  日本是东方文化传统,崇尚集体主义,企业员工都有一种企业荣、个人荣,企业发展、个人受益的思想。这时分享制就可以把员工个人利益与企业整体利益联系在一起。同时,日本企业实行终生雇用制,员工相信可以等待到分享企业成功的好处。
  美国则不同。美国是西方文化传统,崇尚个人主义,以个人利益为中心,同时企业实行合约制雇佣制度,员工的流动性大。在这种背景之下,员工不会等待企业成功之后再分享利益,要求即时回报,效率工资就比分享制有效得多。分享制在日本的成功和在美国的失败说明,某种激励方式的成功在相当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环境。这就是桔生淮南为桔,生淮北则为枳的道理。 激励机制的原理是共同的,简单的,即从人是利己的这一前提出发,把个人利益与个人业绩联系在一起,按贡献付酬。
  1. 强化努力与绩效的关系员工努力了就一定能得到高绩效吗?大多数时候答案是否定的。很重要的因素是他们努力的方向不一定对,缺少必要的指导和技能。不管他们多么努力,绩效也不可能很高。此时,需要管理者优化业务流程,对作业进行适度标准化,让员工按照标准动作和规范努力工作,就能获得一个还不错的结果,从而获得非常强的安全感。还有一种更常见的情况,很多员工因为被放错了位置,往往是在用其所短,此时自然也难以让努力得到合理绩效。此时,主管及时帮助其调岗非常必要。
  2. 不断提高绩效评估的透明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建立非常明确的考评标准。要让员工相信他们做出的贡献,一定可以反映到绩效评估中去。即使是价值观这样的定性考评标准,也需要尽可能采用可衡量、可执行的评估标准,而不要采用很模糊的标准。例如价值观上只是强调员工对公司的"忠诚",而没有明确的评价标准,就会让员工觉得努力再多也不一定能得到更好评价。此时导致的结果,要么就是向主管投其所好、逢迎拍马、小团体主义盛行,要么就是洁身自好、远离纷争,实在看不惯的就干脆离职了,眼不见心不烦。与此对应的是,把对公司的忠诚分解成评价要素,例如客户需求导向、注重团队协作、积极维护企业品牌声誉、敬业乐业,就让"忠诚"落到了实处,而不至于让"忠诚"评价沦为弄权的工具。为了进一步减轻主观因素的影响,每个部门都可针对每个考核项进行典型行为定义,只有做到了这些行为并达到指定结果的才算是真的达标了,才能获得相应的考评结果。
  3. 强化绩效与报酬的关系要让员工相信高绩效必然带来高回报。如果公司大部分员工认为绩效与报酬之间没有直接关系,而是主要取决于主管意志,低效就成了必然结果,而且会逐渐形成"劣币淘汰良币"的状态。
  发奖金的确很重要,物质激励不仅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而且为公司实现战略目标提供了人员稳定的保障。
  奖金不同于绩效工资 有研究表明,奖金与绩效挂钩会使利润提高,奖金增加10%,则企业的资产收益率会上升1.5%,但所有的报酬都遵循收益递减规律,是奖金的形式而不是奖金的数量决定奖金的激励功能,在奖金发放方面,很多细节也许看起来并不重要,但在员工眼里,他们会把这些感受作为对自己和企业的评价,而且褒奖每一个人等于没有褒奖任何一个人,所以选择合适的奖金发放形式是奖金发挥功效的关键所在。
  将奖金与员工的个人行为联系在一起会导致更好的个人绩效和组织绩效。个人奖励中的绩效衡量指标一般是客观的(比如销售额),它的奖金额主要取决于决定其工资的那种绩效单位的数量,因此易于拉开差距。此外,个人特殊绩效奖一般发放给创造了特殊绩效的员工,有利于体现公平性,平衡那些因职位得不到的晋升的优秀员工留在企业里继续努力;由于目前工作过程及性质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团队作为一个基本工作单位,工作的相互依赖性以及对合作的需要意味着奖金必须对共同工作加以强化。
  团队奖励就是针对产出是集体合作的结果,而且无法衡量出个人对产出贡献的情况而设计的。团队奖励标准一般都根据生产率改善、客户满意度指标以及财务绩效或者产品服务质量等来确定,由于这种奖励是在群体内部平等地分配报酬,所以很容易出现搭便车问题,另一方面团队奖励又比个人奖励更容易建立绩效衡量方法。至于选择个人奖励还是团队奖励,这取决于需要完成的任务的类型、组织对团队的认可程度以及工作环境的类型。 短期奖金一般依据特定的绩效标准,根据在某种主观的绩效评价中所获得评价等级获得奖金。
  关键词:老员工激励,非货币员工激励
网站目录投稿:怜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