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哲学意义上的需求论读后感摘抄


  《哲学意义上的需求论》是一本由庞庆利著作,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9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哲学意义上的需求论》读后感(一):一本值得深思的书籍
  本书刚开始看起来就让人觉得想慢慢看下去,提出的哲学观点也是大家能感觉到,但是却没能总结过的,作者便是把其用文字总结,且加以深化,以事实,实据为依据,步步深入透析,让你真正了解并懂得什么是需求论,尤其是哲学意义上的需求论。
  《哲学意义上的需求论》读后感(二):未必需要最大的满足
  首先,我非常佩服作者庞庆利能够辞掉医生的工作,而投身入"需求论"的研究之中,而且一扎进入就是7年,在这7年里面"放弃了读书、思考、写作之外的许多欲望",按照作者的需求论,我想这里的"欲望"也是"需求",实属不易啊,能专心做好一件事情。作者受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所影响而开始研究人的需求,进而认为"需求性"是人的至极本性,我个人觉得这个观点有点把需求性拔高的感觉,而且作者还不满足于证明出这个观点,于是进而推导出植物界以及动物界等世界上的生命体都是具有需求性的,而且是离不开的,彼此都是为了需求而生存下来的,"需求性是物质的基本属性"。于是,在这里,我就产生了一个疑问,究竟世界上是生命体先出生,还是需求性还出生,他们之间是如何建立这种需求性的,根据作者的观点,这种基本属性是早已就有的了,但这与达尔文的进化论就了相悖之处了。为了不显得相悖,于是作者根据自己的思路提出了"物质的需求性创造了生物——生物进化的新假说",试图推翻达尔文的进化论,进而提出"万有需求定律",这种野心是比较大的。
  因为"需求性"不单是对物质的需求,还有对精神的需求,所以作者接着谈到了人类精神上的需求,如敬业精神、民族精神等等,其实精神的更高层次便是幸福了,作者认为"幸福就是需求的满足",然后用一个简单地公式:幸福=需求×满足度。对于这个公式,我觉得这样子把幸福简单地变成一条公式实在有点过于简单了,另外的就是需求的至高点是否和幸福等同,这个也是需要不断地验证的。
  最后,我想讨论的就是作者所提出的"以需治国"是否妥当,历史中的计划经济失败了,我们现在是宏观控制下的市场经济,也就是按需供求,但是我们也没有大胆到完全放开手去,而是需要政府的控制和监管,所以"以需治国"还是有点危险的,毕竟作者他的出发点是非常好的。我认为"以需治国"的前提是所有的人类都有高超的素养,这样子才不被物质的需求所控制,这样子才不会发生不理性的需求,但是作者所说的"人类的需求和欲望是趋于无限的,我们将人类的最大需求的满足状态成为美的极致"。对于这句话,我还是保持自己的观点,一个是人类的需求不能无限化,另一个就是最大需求的满足状况未必要成为美的极致,这显得有点过于理想了,另一个就是我们追求美的极致未必要最大需求的满足。
  y当当特约评论员 江焕明
  《哲学意义上的需求论》读后感(三):温饱而思哲学《哲学意义上的需求论》
  温饱而思哲学《哲学意义上的需求论》
  哲学是什么?是我们对自己,对世界,对一切事物进行的深入而抽象的思考。中国人历来重实际,很少有形而上的思考,中国的哲学家往往都是思想家,中国真的找不出一位有自己完整体系的大哲学家。
  如果要是评选的话,我会投老子一票,可是哲学家是能够经过评选而产生的吗?
  二十岁的时候特别着迷哲学,可是真正能够看懂的哲学经典几乎没有,哲学早已经不再是老子的时代了,也变成了象牙塔中的学问,有了圈里人使用的语言,外人想要弄明白,近乎梦想。
  不过这却阻止不了普通人的哲学思考,温饱以后,我们要面对的问题太多,诱惑太多,选择太多,标准宅男的我每天从单位到家,昨天下楼去买西瓜,看到很多人在散步,于是也加入其中,这才发现,才一年多,小区外面的新车就快停不下了,河边公园修得更漂亮了,里面的人比商场里还多,商场越来越多,人越来越少了,所以应该说比商业街上的还多。社会变化真的很快,于是有一些人开始思考那些抽象的,那些玄妙的哲学了。
  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医生,提出的需求论也并不复杂,简单的说就是一切都源于需求,也可以说是需要,或者是欲望。不仅仅人类如此,万物都是如此,物质也是有需求的,比如分子的化合,置换反映,有的分子就愿意和另一种分子化合,就和其他的没反映,这也可以叫做需求。听着有点勉为其难,在化学里面这叫做性质吧,作者论述的不是很深入。
  不过作者的这种思考还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作者也没少读一下书,把这些书都和需求理论结合起来,不过看了一遍以后,却发现这理论很空,多数的是在解释需求和各种理论的关系。论证的不是很多,这理论有什么应用也不是很清楚。
  书里面最打动我的有几个地方,比如其一,作者在讲述生命的进化的时候,说达尔文的进化论只能解释生命的进化,可是却无法解释生命的起源,适者生存是生物竞争的法则,可是为什么会产生出生物呢?那么起源正好可以用需求来解说。我心中的哲学应该都是这样论证的,不是从概念到概念,从引用到引用,而是举出你没注意到的例子,列出你没想到的思路,这就是我们想要读哲学的收获吧。
  我感觉作者的理论还是一个毛胚房,还需要继续的思考,装修完善,相信随着中国的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非哲学专业的人喜欢哲学,思考哲学,其实哲学的本质就应该是业余的,当业余的哲学家越来越多的时候,也许就会孕育出中国真正的大哲学家来了吧。
  《哲学意义上的需求论》读后感(四):哲学不是花窗玻璃
  我不知道现在国内的哲学界是否已经刮起了拼凑之风,仿佛一刹那,大家都喜欢把各门各派、各个学科领域里的主义、理论全都拼凑在一块儿,并"突破性"地发明创造出某个哲学术语或概念,打着"假象"、"假设"的旗帜来回答一些存在于人类社会千百年的问题。当然,答案若是换汤不换药,是会被人排斥的;那就给它们冠上个"创新性"、"首创性"的头衔来彰显这些内容在哲学界"新颖"和"精辟"特点。
  我不是哲学科班出身,更没有多年研读哲学的积淀。但我知道一派哲学体系的建立、一个理论的提出和论证、一个概念的定义势必要遵循一个严谨的过程,最忌讳的就是东拼西凑式的挪用。那么,当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谈论这本《哲学意义上的需求论》的时候,我们到底在谈论些什么?
  我的感觉是,谈论的太多了!从学科领域来看,这本并不算太薄的专著交叉横跨了哲学(光是所涉及的哲学种类,从时间上既有古希腊和中国各派各家的古典哲学,又有现代派哲学,自然也把唯物论、唯心论也都兼容并蓄了起来)、经济学、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Sociology)、生物学等等。不是说论证问题的时候不能引用其他学科,而是如此这般在大段大段地引用各路学说里的理论,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然后再总结说某个词、某个概念是我首创的假说,能普遍解释人和人性之本源的问题,我觉得颇有点像弄了个谁也叫不出名字来的"四不像"!
  那么我们是否就可以认定这是一种全新的理论呢?我看未必。比如作者津津乐道用自己的"人之初,性本需求"之说来解释人的自然和社会行为的模式,其实并不算创新。先不说佛洛伊德用性需求理论来解释人的心理动机,单是经济学大厦两大基础的假设之一——人是自利的,早在作者的"需求论"提出之前就已经发展得极其成熟了。但是,弗洛伊德也好、经济学大家也好,都没有认为有"人之初,性本需求"这一说,他们还是宁愿在善恶之间找到符合自己哲学观的答案?难道是他们太傻了没有总结出有关于人的这一至高奥义么?还是他们认为人的需求只是人性的一个表象?
  如果仅仅停留在人的层面,这一理论也还算得上是"有待商榷",但作者不遗余力地将这个理论推广至宇宙论的层面,认为万事万物皆为需求,世间存在着继"万有引力"后的新定律——"万有需求"律!至少在我看来是不可思议的。我不知道对于分子、原子这些没有脑子的"二货"来说,他们会有什么需求?是不是说在某个密闭的容器内,把激活了的氢、氧、氮原子放在一起,当氧原子A和氢原子A、B结合成了水,就说明这两个家伙是相互需求的;氧原子B和某氮原子结合成了另一种化合物时,有人问氧原子A或B能不能调换时,给出的答案是不能!因为氧原子A和B都有其特定的需求,只会对某几个氢原子和氮原子感兴趣!看来电子位移位置无法精确获得(只能描绘出运动轨迹)的难题也不外乎解释为电子有这个需求才到那个位置!看来1公斤钚-239为什么是这1/2而不是那1/2出现衰变,只是因为衰变的这1/2有衰变的需求!试图将"需求"这种明显带有人的主观意味的词汇,去作为解开量子力学乃至整个客观宇宙的奥秘的钥匙,我是无法接受的。
  我向来认为哲学从来就不是把一堆大哲人箴言、辞书释义、名著观点排列组合起来就能自成一派或是贴上"首创"标签的学问。哲学是一个结构严谨、系统完整的思想体系。哲学家们可以疯狂地提出仅你一家的理论,但哲学家也有义务去论证——不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信手拈来论点、论据,而是用还未曾被世人所见识过的新想法、新思维;你在证明自己正确的同时,你还得去证明别人理论不合理或谬误之处,同样地,你也不能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去反驳另一个你不信服的大家,你也得用自己的理论。以彼之矛攻他人之盾,绝非"哲学"所为。
网站目录投稿:雁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