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谈过"节日风俗的形成原因及其特征"诸问题,只是就其风俗的基本特征而言。那么有人要问"风俗的形态是什么样子呢?"众说不一,有人说:风俗的"形态"不可捉摸,是一个有影无形,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这话似乎是对的,但还不能完全说明"风俗"的真实作用。 风俗固然是人们思想意识的综合反映,在人们的思想上是固有的存在,而且是生动活泼,记忆犹新,永恒不忘的。但它究竟是意识形态的东西,不像一件物体,有体有形,可以看得见,摸得到。 要谈风俗的"形态",必须先从风俗产生的基本结构谈起。风俗的最"基层",也可以说是最"底层",是宇宙万物,以及人类生灵的存在。按照唯物主义的观点,存在决定意识。即一定的自然环境、物质基础、人类生活水平产生一定的人们公认的风俗事象。 约定俗成,形成法规,共同遵守。既成风俗,就要经其历史年代的变迁,永远地传承于后世。风俗虽然不是一个有形的"实体",但它在人们的思想意识中,却是一个永恒难忘的"形象"。这种"形象",具备了风俗"形态"的特征,它就像人的心脏,永远伴随人生;风俗的影子(形态)也永远伴随人生。人的生命离不开心脏,人的生存也离不开风俗的制约,否则就是一个脱离了人民群众的人,脱离了社会的人,一个孤立的人。 儿千年来,传承下来的良好风俗,是要继续传承,而且要移风易俗,与时俱进,发扬光大之。不可否认,传统的风俗由于受着时代的局限性,也有糟粕,有些传统风俗,在今天看来,是和新的时代,格格不入了。这就要依据"批判地继承"的原则,正确对待之。 风俗既然在人的心目中,有如人的心脏一样的重要,它在人们的头脑中,形成了一个生动活泼,主宰生活的能动形象。其核心内容是团结一致,勇往向前,追求美好生活的未来。它的外形即外壳不是由肉体的组成,而是由其本身的"七性",围绕在外壳的周围活动。 一、群体性:形成一代人的共同风俗,是众人之事,即大多数众人要求之事,而不是某个人的一件事,或少数人的事。它是聚众成群的人,反映众人的愿望,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团结起来,拟成原则、条例,共同遵守,共同制约,约定俗成而产生。它是众人的共同法律,神圣而不可侵犯。 二、自愿性:风俗是人民群众自愿形成的,它是代表人民亲身利益的,而不是任何国家命令或某权威人士强加形成的。如各个朝代的国庆节,那只是国定节日,而不是民间的传统风俗节日。 再如"国际五一劳动节’、"情人节’、"愚人节"等,都不是民间的传统风俗节日。 三、永恒性:风俗己经成立,年复一次,循环不已,久传不衰,有一定的永恒性。它和某个时代发生的一件偶然事件不同,今天发生了,以后就不再重复了。在人类生活中,人一走茶就凉的事,多有发生。但它只是偶然的,不是必然的。只有一两次,没有更多的重复性。只是盲目性,没有规律性,也没有循环性。这样的事或许有一定的纪念意义,但时过境迁,就会自然地消失了,因而也不能称为民间的传统风俗。 四、固定性:大凡民间的传统风俗,无管葬丧嫁娶、养老送终、会社活动等,都有一定的固定风俗事象和主要的活动方式。传统风俗节日也是一样,如清明节主要活动是祭祖、踏青、纪念先烈等;端午节主要活动是赛龙舟、跑旱船、吃粽子、吃油糕等;中秋节主要活动是拜月、赏月、吃团圆饼、送月饼等。非固定的风俗事象,是不能称为民间的传统风俗。 五、传承性:风俗的生命力在于流传,凡是良好的风俗,都是当时时代的精华,才能代代相传,流传于后世。风俗是历史的一面镜子,它照射着历史的兴亡和变迁。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亡发达的记录。它记载着管理天下的经验,是人民群众生活的导师良友,这就很自然地流传不衰。 六、变异性:风俗作为时代的精华,代代相传,永传不衰。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基础的变革,有些风俗在当时看来是精华。但是由于时代的局限性,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在现实生活中有些旧有风俗,就与时代格格不入,甚至阻碍社会的前进。因此,就不可避免地有所"变革",发生了风俗的变异现象。 七、民族性:人的生存,由于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有山川有平原,水土气候差异,生产种类不同,生产方式也不同。日积月累,年复一年,逐渐形成了语言不同,性格相反,肤色差异的各个民族。各民族之间有相同的风俗,也有截然不同的风俗,它直接反映出不同民族各自的特色。如年节风俗,汉族春节有过年、拜年、庆丰收的风俗活动。而蒙古族很讲究过"大年"和"小年"这两个节日,居住在牧区的蒙古族,在腊月十五以前,要把牛宰好,把洁白的哈达放在肉上,送给亲友。过"小年"之后,要清扫蒙古包内外,开始"调马"做新蒙古袍、蒙古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