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的坦克装甲极为薄弱,甚至战史中有被捷克式轻机枪打穿装甲的神奇战例,那么就这样如此薄弱的日军装甲部队为什么可以纵横半个中国。 反坦克的手段有很多,但都不是当时军事工业能力几近于零的中国能用得起的。 1 对地攻击机和装上炸弹,充当攻击机的战斗机。自1937年抗战爆发,中国空军迅速损失殆尽。全靠苏联和美国的援华航空队支撑。在1943年,美国陆航的第六航空军完全控制中国战场的天空之前,中国空军抵抗日军对重庆,成都的战略轰炸就已经很吃力了,根本抽不出力量来对地攻击。此外,即使到了1943年之后,因中国军队无线电配备比日本还不如的情况,部队就算受到坦克攻击,也无法及时呼叫空中支援。 2 坦克和坦克歼击车。……哪怕是BT那样的轻坦克,甚至BA那样的重装甲车,对当时的中国来说也是奢望。自上海全面战败,国内的中国军队就再也没有成建制的装甲力量。 3 牵引式反坦克炮和高射炮。当时中国有少量的37炮(即所谓的战车防御炮)和88炮。在台儿庄战役中,37炮有不俗的表现(曾在一次防御中摧毁6辆日本坦克中的4辆)。但中日全面进入战争状态之后,德国就不再和中国进行军火贸易——希特勒正忙着重建军队,物资缺的都喊"要大炮不要黄油"了,自己都不够用,怎么可能再卖给中国。37炮和88炮只能是毁一门少一门,炮弹打一发少一发。就算买的再多,大战一起,消耗的速度也快的惊人。 而且,由于中国道路情况很差,卡车数量也不足(半履带车根本就是没有),37炮和88炮等重武器很难撤出战场,损失速度很快。 最后由于工业实力薄弱,反坦克炮弹无法自行制造,只能购买。珍贵的炮弹根本不可能用来进行实弹训练,加上中国军队的高伤亡比。就算有火炮,炮手素质低下也无用。 4 反坦克火箭筒,火箭助推榴弹,破甲手雷。这些东西都是1943年之后的产品。那个时候中国已经全面打了6年了,战局已经有了相当缓解。美国飞行员和华侨志愿兵辛辛苦苦把巴祖卡运来,但当时中国的两派对打日本都不怎么卖力,只是坐等胜利。 5 炸药包和燃烧瓶。炸药包+自杀攻击是中国军人最常用的反坦克手段。由于日本坦克皮薄,5KG的炸药包就能造成致命伤害。但这战术有个前提,就是本方的火力能把步兵和坦克的联系切断。中国军队很难做到这一点。面对有步兵掩护的坦克,大多数情况下只能白白牺牲。 燃烧瓶的使用条件更加苛刻,往往只能在巷战和极近距离上才能发挥作用。别说中国军队当时舍不得做燃烧瓶(中国当时石油产品都要从驼峰航线和中印公路运来),就算做了,也很难发挥作用。 向美国人买也不太现实。当时美国人有什么专用的反坦克武器呢?在全面参战前着实没有。 向其他国家买?1937年人人都能嗅到全面战争的气味,除了在大洋彼岸自保无虞的美国,谁舍得把军火卖给中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