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多年前,在若羌县米兰河道边屯垦戍边的古人是怎样生活的?他们和中原地区有着怎样的来往?近日,新疆考古工作者通过米兰遗址出土的36间民居和200余件文物,正在向人们还原米兰古镇的生活场景。 5日,记者致电若羌县文物局了解到,为抢修受风沙侵蚀较重的新疆米兰遗址,近期,国家专项拨款700余万元人民币,开始对米兰遗址进行加固维修和清理发掘工作,这是继1973年新疆考古所之后,对米兰遗址的第二次发掘,此次发掘,米兰遗址出土36间民居和200余件珍贵文物。 据若羌县文物局局长焦迎新介绍,民居全部是泥土结构,平均面积在15—20平方米之间,最深的可达两米多,屋内保留有灶台、石磨、烟囱等生活用品,"基本再现了古人屯垦戍边的生活场景"。 负责此次发掘工作的新疆考古所专家党志豪介绍说,清理出土的200多件陶器、青铜器等文物,以及大量吐蕃木简和文书,也生动地再现了当年古丝绸要道上的米兰重镇与内地的政治、文化等方面交流。 据了解,米兰古城遗址位于若羌县城东80里处,由唐代吐蕃古戍堡和周围分布的魏晋时期的古建筑群遗址,以及汉代屯田水利工程设施和伊循城遗址所组成,是著名的古代西域名城鄯善古国伊循城遗址。19世纪,斯坦因在此发掘时,盗走了对西域古民族宗教、绘画艺术极具研究价值的"有翼飞天像"壁画,米兰遗址由此轰动。